“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传承·线上展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3947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传承·线上展馆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2017-02-23 10:27 | 来源: 解放网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被老北京俗称为“江米人”的面塑,历史悠久,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曾出土面制女俑头和面制半身男俑,是距今最早的面塑人物。岁月流转,面塑手艺人挑担提盒,“做于街头,成于瞬间”的场景已不复见,但面塑在吸纳西方雕塑等各种技艺基础上,却正以新的姿态重新书写着这份源自民间的馈赠。

  提起传承百年的海派面塑,上海的“面人赵”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话题。在“面人赵”家里,从外公赵阔明、母亲赵艳林,到外孙陈凯峰,三代人就只认准了“捏面人”这一件事。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陈凯峰。他目前是上海市北郊学校的美术老师,学校成为他传承海派面塑的阵地。在陈凯峰的办公室里,几个大柜子功能分明,要么摆着已经捏好的面塑作品,要么堆放着五颜六色的面团材料。陈列的面塑作品中,既有传统京剧人物,也有大白、龙猫等卡通图像。就在这里,一个关于面塑家族的历史故事被娓娓道来。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蒋平盗印》 陈凯峰作品

  第一代赵阔明:博采众长成就了“面人赵”

  面塑,有着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多种别称,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一直被视为“不入流”的民间小玩意。“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捏面艺人走街串巷,卖个面人,为的是糊口饭吃。工具也简单,依据个人习惯自制的“拨子”、“滚子”,加上小剪刀、梳子、竹签、毛笔、搽手油,行当就齐全了。

  “面人赵”的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

  陈凯峰的外公赵阔明出生于北京,家境贫寒,做过堂倌、小贩、轿夫、车夫等多种职业。19岁去天津谋生的时候,遇到第一个面人师傅韩亮英,便跟着他学了几个月面塑。“外公天生喜欢面塑,他读过几年私塾,有点知识,觉得这就是艺术。”陈凯峰说。没过多久,韩亮英在饥寒交迫中过世,把面塑的工具、材料都传给了徒弟。赵阔明白天打短工,晚上研究琢磨怎么捏好面人,短短几年,便小有成就,25岁时与北京东城“面人汤”(汤子博)齐名,32岁时在天津当地被誉为“面人大王”。

  上世纪30年代,赵阔明与后来的“北京面人郎”郎绍安一起来到上海卖艺,郎绍安后来回了北京,赵阔明就一直留在了上海。“外公不单面塑捏得好,还会讲故事,他喜欢《三国演义》,边捏边讲,大人、小孩都会围着他。”永安公司经理觉得这是个招揽生意的牌子,就邀请赵阔明在永安公司设立专门的柜台卖面塑。

  不久后,赵阔明结识了当时已在上海小有名气的雕塑家潘树华,人称“粉人潘”,进了在他的手工艺传习所当起了学徒。“粉人潘”看中赵阔明的勤奋和心善,干脆招他为婿。

  赵阔明吸纳“粉人潘”的雕塑技巧,用于面塑创作,与北派面塑风格泾渭分明。“以长江为界,北派面塑传承了泥塑色彩的运用,喜欢大色块,大红、大绿、大黄,给人的冲击力特别大,并且头大、身体小、胳膊粗,造型夸张。”陈凯峰说,“外公的南派面塑,注重人物结构比例,讲究柔和、协调与色彩的过渡。”

  新中国成立后,赵阔明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专注面塑技艺的拓展。作为海派面塑的创始人,赵阔明开创了“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使面塑得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的相貌形态。传统戏剧人物创作是“面人赵”的绝活,其人物形象逼真灵活,面部刻划细致,衣纹简练概括,神态生动,有“立体的画,无声的戏”之美誉。这与赵阔明爱好京剧、习武不无关系。

  第二代赵艳林:在继承基础上创造微型面塑

  陈凯峰的母亲赵艳林继承了“面人赵”的衣钵。1959年,赵艳林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随赵阔明学艺,“揉面团、蒸面粉、煮面粉”成为日复一日的工作。

  “面塑有玩具特性、艺术欣赏特性与食用特性。”陈凯峰说,旧时民间风俗,每逢清明、寒食节,人们习惯用面做枣饽饽、小动物作为供品祭祀祖先,面塑承担着礼俗功能;而常见的寿桃包、玉兔包等中式餐点则作为食品而存在;孩童手中把玩的一个个面人,自然是玩具了。但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日本动漫文化的侵入,手办、塑料玩具等占据中国市场,面塑等原先的民间玩具日趋没落。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读西厢》 赵艳林作品

  材料的创新是第一步。“从我母亲开始,就专注研究面塑的出路。若要和日本手办竞争,面塑的保存时间要够长,必须不腐、不烂、不霉、不裂。”赵艳林和陈凯峰一起跑了多家化工厂,耗费数不清的精力,研究面塑原材料的革新。

  赵阔明时期的面塑“九分面,一分化工材料”,陈凯峰介绍,当时往面粉中加蜂蜜、甘油以便防裂,加食盐用以杀菌,基本都是纯天然的防腐剂。但受限于面粉易腐的特性,如果要使保存时间更长,只能“七分化工材料、三分面”。时至今日,“面人赵”的配方已研究至第四代,面塑作品可保存百年而不腐。

  面塑材料的变革使得雕塑型面塑成为可能。“为了黏合,以前在面粉里加糯米粉,材料有弹性,而弹性对于雕塑是大忌。现在把糯米粉换成了树脂,材料的弹性减小了,可塑性极强,所以可以根据雕塑的技法去做面塑。”陈凯峰说。

  陈凯峰的父亲陈恩华是象牙细刻艺术家,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父亲做细刻,头发丝上做文章,以小见长。”陈凯峰形容,外公赵阔明喜欢做大东西,面塑都是手掌大小,有北方人物的大气;到了母亲赵艳林,不仅京剧和戏曲人物做得好,又受细刻启发,创造了微型面塑,“可以在核桃核里做台戏”。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贵妃醉酒》 赵艳林作品

  第三代陈凯峰: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新的出路

  陈凯峰从小跟外公一起生活,外公赵阔明喜欢拿着小面人逗他玩,耳濡目染下,陈凯峰7岁就开始做面塑、玩面人。他说,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限于种种原因,很难觅到传人,自己是少见的“第三代”传承人。“现在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最大的年龄89岁,最小的也65岁了,许多非遗就断在第三代。”

  在这个面塑家庭里,陈凯峰和母亲赵艳林,天天在一小团、一小团面粉中钻研。很多时候,他和母亲各自手中在忙活着一个面人,谁也不干涉谁。“面人赵”的技艺就在这个家庭中悄无声息地传承着。

  “‘面人赵’的最大特点是不保守。”从赵阔明到陈凯峰,祖孙三代加起来,在少年宫上了近60年的面塑课,海派面塑的传人里,总有“面人赵”的影子。而陈凯峰自己是北郊中学美术教师,不仅编写了三本《海派面塑》教材,还经常去其他学校、各种场合给孩子们讲解面塑知识,让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传承下去。

“面人赵”祖孙三代,只认准了面塑一件事

  《杨家将》 陈凯峰作品

  和外公与母亲一样,传统戏剧人物面塑,也是陈凯峰的绝活。他的创作也不仅仅拘泥于传统。在办公室的书柜里,紧挨着玻璃罩内传统京剧人物面塑像的,是“Q版”的京剧娃娃,传承与创新在此碰撞。“我也做了很多‘卡哇伊’的面塑,动漫之所以打动孩子们,一定因为它有好的一面。我教学、上课面向孩子,所以作品一定要吸引他们,让他们觉得可爱,才会愿意去学。”

  作为“面人赵”第三代传承人,陈凯峰也关切面塑未来的发展。因为非遗“难传”,就难在如何利用传统技艺养家糊口。没有养家糊口的忧虑,愿意学面塑的人,自然就多了。他觉得,“食用”是面塑与生俱来的特性,未来以面塑为主的创业,可以考虑与“翻糖”结合,以精美的外观吸引年轻人,同时又具备食用价值,才有可能为面塑找到正确的生存道路。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