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民间“非遗珍珠”重放光华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74046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散落民间“非遗珍珠”重放光华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74046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散落民间“非遗珍珠”重放光华

2018-10-08 16:55 | 来源: 解放日报

  曹素功“金陵十二钗”套墨 资料图片

  黄浦区是上海老城厢所在地,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且极具典型特色。

  如何让这些散落于民间的“珍珠”重新绽放光芒?黄浦区近年在非遗保护上进行了多种形式探索:从首个传承工作室起步,至今4个传承基地、27个传承点在区域内有序分布,辐射人群数万;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场,让整个城区浸润传统文化。如今,老技艺在黄浦区又活起来:何氏灯彩、海派剪纸、上海里弄风筝等国家、市、区级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后,已经成为青年学生与年轻白领欢迎的活动项目,也吸引与培养了一批有潜质的年轻匠人。

  灯彩、盘扣等非遗项目作为拓展课走进淮海中路小学的课堂。学生们与老师们一起参加传习课程,非遗传承人根据学生与老师动手能力的区别,亲自设计同一项目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同堂授课,引发学生与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黄浦区,非遗分布广泛,极具特色,涵盖了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非遗”项目67个(国家级 13个、市级 14个、区级 40个),“非遗”传承人 69名(国家级 8人、市级 36人、区级25人)。黄浦区近年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场,让非遗在这里“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青少年是传承非遗文化的新生力量,黄浦区的“非遗进校园”以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体验、传习、传承非遗,更是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在学生中发扬光大。

  布艺、柳编、文房四宝、风筝、五谷杂粮等,敬业初级中学每周五下午,内容丰富的非遗传习课堂给了孩子们丰富的选择。文房四宝课程最受敬业初级中学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在课堂上体验澄砚制作、镇纸雕刻、笔毫选取等中国优秀传统工艺的魅力,感悟民间艺术的神奇,香囊和金丝楠木书签制作课程则颇受高年级学生的喜欢。

  除了非遗项目,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还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送进校园。每周三下午,格致初级中学的教室内欢声笑语,原来是孩子们在上“沪语情景会话课程”。沪语作为上海海派文化的标签,带着浓浓的韵味,但目前本市中小学生的日常习惯用语为普通话,沪语则处于弱势地位。大世界传艺中心特邀沪语老师进学校,把沪语加入学生的日常课程中,通过趣味问答、情景对话等方式融入“海派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上海方言、标志性建筑以及民俗文化等,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黄浦区“非遗在社区”工作启动早,传承效果好。从2011年开始,经过黄浦区文化局的牵线搭桥,“何氏灯彩”市级传承人吕协庄就开始在五里桥社区授课,迈出“非遗在社区”第一步。如今,黄浦区10个街道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非遗传承项目,如打浦桥街道的上海细拓、淮海街道的埿金彩塑等项目,传习内容丰富多彩,深受社区居民欢迎。近3年来,黄浦区“非遗进社区”开展传习课程达1600场,受众3.2余万人次。今年,黄浦区文化局与全区10个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传承人还签署了三方协议,商定自今年6月起,在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传承传播活动,让非遗传承常态固化。

  2017年,上海大世界修缮后重开,上海人与外地、外国游客来了,照照哈哈镜、听听大戏台的小戏,再去各个展览厅看看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非遗项目展示。重开后的大世界定位为非遗活态传承,给了优秀传统文化更广阔的展示与发展空间。

  周虎臣曹素功

  将“小众市场”做到极致

  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位于福州路290号,店面不起眼,推门进去却是另一番天地。外行看热闹,黝黑的墨锭泛着光泽,上面雕刻着金色的图案,各种粗细不一、长短不同的毛笔,分门别类摆了满满整面墙壁;内行看门道,懂经的人初到这里,也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因为“宝贝太多了”,光毛笔就有500多种,很多墨锭都是外面看不到的。

  周虎臣、曹素功,一个制笔,一个制墨,均是国家级非遗技艺,最悠久的技艺距今有300多年。两大技艺都起源于外地,但在黄浦区传承、发展与成熟,这与黄浦区历史、文化深厚不无关系。

  曹素功墨锭发源于安徽徽州。清末民初,中国近代艺术史的重大流派“海派书画”崛起,“徽墨”手工产业由徽州向上海迁移发展,集中于上海县城厢一带。周虎臣发迹在江西临川,发展在苏州,但周虎臣制作的“湖水名笔”最终形成是在上海完成。特别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涌现出一批大文豪,如蔡元培、鲁迅、邹韬奋、郭沫若等,周虎臣制作的“湖水名笔”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

  300多年的技艺能流传下来并持续发展,最离不开的是手艺人的代代相传。

  曹素功制墨第14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鲁建庆,今年67岁,入行近40年,他擅长高级油烟墨的制作,制作的墨锭平整、墨面纹理清晰、质坚如玉,色泛紫光。出自他手中的墨锭曾多次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并作为我国外交部定制的“国礼”墨赠送给外国友人。

  鲁建庆说,曹素功制墨与别家不同,在于使用的“胶料”少。制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炼制出来的炭黑,行业内叫“烟”,为了“烟”凝合起来,要加入“胶料”。“胶料”加得多,“烟”易于凝合,但使用起来不容易发墨,所以曹素功的墨锭严格控制“胶料”的用量,促进“烟”的凝合就全靠制作人反复对烟胶进行捶打,促进它们拌和均匀。一块一斤重的原料,用8磅重的铁锤要反复捶打烟胶近300下,绝对是力气活。烟胶融合后再经过成型工艺就成了“墨坯”,然后就要晾晒,全过程采用自然阴干,整个过程需持续4到12个月。制作者要根据天气阴晴、季节变换等判断晾晒的时间长短,这就要凭借多年的经验。“从原料到成品,有5大工序100多道全由手工完成的操作技艺。其中有的关键技艺,无法量化和通过实验手段剖析验证,甚至难以言传和形诸文字,因此全靠口口相传,通过长期实践,感觉体会,才得以掌握‘绝活’。”鲁建庆说。

  曹素功的墨锭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收藏价值也极高。鲁建庆给记者看了几块“镇店之宝”,墨锭上描绘着或金或银的纹样,文字、花草、山水、人物皆有,精美绝伦。鲁建庆说,通过雕刻技法和图案饰色等技法赋予墨锭更高的艺术价值。原来到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的消费者,都是奔着周虎臣曹素功笔墨的实用、好用而来,但这几年,随着曹素功墨锭的艺术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很多来笔墨庄的人并不懂书法,就是买回去收藏。

  周虎臣制笔第11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庆春如今有个新身份——企业的质量总监,负责试笔。“笔好不好用,不是制笔人说了算,而应是消费者说了算。”吴庆春很早就有了现在互联网企业常说的“用户体验”的思考方式。18岁进厂的吴庆春,一边跟着师傅学制笔技艺,一边跟着书法名家学书法,在写字中感受制笔技艺中难以言传的精髓,凭借悟性与对技艺的坚守,在同辈学徒中脱颖而出。

  传人的个人风格往往能折射出技艺的发展轨迹,近年的周虎臣制笔创新很多。比如,一般人去笔墨店买毛笔,无外乎两种选择——羊毫笔和狼毫笔,一个柔软一个硬朗,但在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会有几百种选择,行书、草书、隶书等各有可选的毛笔,就单拿一个行书来说,也有诸多毛笔的细分,名家名笔、名帖名笔,全看写字人要模仿谁或者哪个字帖。写字者本就是小众圈子,周虎臣制笔将这个小众市场做到了极致,拥有一批拥趸。

  如今,在两位大师的精心传授下,周虎臣曹素功已有了新一代传人,有的是90后,有的已经做这行有10多年。两位大师认为,做这一行,勤奋、悟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喜欢,愿意用心用情,才能坚守下去。

  李守白剪纸

  女承父业,剪出国际范儿

  田子坊,每天游人如织。“守白艺术”海派画廊就隐匿于弄堂内的一座二层小楼里,走进去,可见取材于石库门里弄生活的重彩绘画、海派剪纸和文创作品,别有洞天。

  “守白艺术”总经理名叫李诗忆,这位1991年出生的上海姑娘身份颇多:海派艺术家李守白之女、英国“海归”、海派剪纸传承人……一把剪刀一张纸,很快就能在她手中变成极具老上海风情的剪纸作品。她说,自己正尝试着走出一条推广海派文化品牌之路。

  记者见到李诗忆时,她正在教授海派剪纸。来上课的是一群来自美国芝加哥的高中生,他们在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里学习中文,这堂剪纸课正是学校向“守白艺术”特别定制的。

  李诗忆的课程从蔡伦造纸说起,带领外国学员们回溯了剪纸这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千年历史。随后她又拿起剪刀,向外国同学们演示如何剪出简单的图案:“剪纸有四种基本纹路:直线、弧线、锯齿纹、云纹,剪的时候手要握得稳定……”

  说罢,房间里就响起了外国学员们“咔嚓咔嚓”的剪纸声,他们很快就学得有模有样,颇得李诗忆“真传”。一堂剪纸课程不过两小时,既有鉴赏,又有动手,初学者也有不小的成就感。因此不仅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非常喜欢,不少企业、公司也选择将这样别致的剪纸课程作为员工团建活动。除了定制课程,“守白艺术”还推出了面向大众的公益课程,邀请各种手工艺人传授手工技艺,几乎场场爆满。

  “守白艺术”还和一家商业公司合作玩起了跨界,参加课程的学员能在品尝美酒的同时,鉴赏并学习书法、剪纸、水墨画等传统技艺,这种中西结合的手工艺课也很受老外们的欢迎。

  李诗忆生长于一个充满着艺术气息的家庭,她的爷爷李廷益是专攻绘画和剪纸的艺术家,父亲李守白更是一位出色的海派艺术家。他将石库门里弄作为创作灵感来源,创作了一批独具海派风格的重彩绘画和剪纸作品。

  6岁起,她就跟随父亲和爷爷开始学习这门“新潮的传统手艺”。在她心中,纸和剪刀的微妙组合,剪刀划过纸张的声音,是她至今留存的童年记忆。

  本科毕业后,李诗忆选择了远赴英国留学。她选择了攻读博物馆、画廊与当代文化研究专业。“读硕士时经常要做案例研究、公众布展、科普教育设计,我几乎每次都选择将海派文化作为主题。没想到,每一次都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好评。”

  国外的经历,让李诗忆意识到无论是海派文化和传统技艺,都是一片亟待深耕的沃土。如今,她还成为新品牌“忆想天开”创始人,无论是产品的设计、展览的策划,还是品牌的推广,公司的每项业务她几乎都要亲力亲为,团队中也增加了不少洋面孔。

  正如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李诗忆所传承的海派剪纸吸纳了南北两派的剪纸技艺和中西方不同的艺术风格,将原来传统剪纸的主题扩展到了石库门和里弄风情,创作手法和表现语言则从国际现代艺术中汲取灵感。另外还辅以刻纸、套色等技法,使得海派剪纸跳脱出原来单色、平面的传统剪纸风格。

  在“守白艺术”,展出的除了李守白创作的绘画和剪纸作品,还有各种加入了传统手工艺元素的文创周边产品。小到杯碟,大如桌椅、抱枕,每一件文创产品上巧妙地融合了李家父女所传承的海派剪纸风格。

  在李诗忆看来,传统手工艺只有突破固有的小圈子,才能真正在当代社会扎根生长。“国内大部分传统技艺需要专门扶持,这在国外很少见。”她说,“不少外国手工艺早已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不断有新作品吸引年轻人,它们有自己的生命力。”

  对于传统文化作品应当如何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现代的审美口味,她的父亲李守白有自己的 “三原色理论”:“如果红色代表原生态、黄色代表经典、蓝色代表学院派风格,尽管它们单独分开都可以成立,但把三者融合起来的作品才是最伟大的。”

  李诗忆想继续以父亲的技艺为核心,对海派文化价值进行深挖。“‘守白艺术’的模式,是将原创的高度、文创的深度与教育的广度结合。我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国际最具代表性的海派文化品牌。”

  何氏灯彩

  百年精彩,留住上海年味

  金鱼灯、鲤鱼灯、公鸡灯、兔子灯……每一件灯彩都透出浓重独特的手工艺气息,每一个细小的点缀都巧夺天工,在灯光的点缀下,上海市中心的一间小居室仿佛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灯会。这些灯彩都出自“江南灯王”何克明之女何彩虹之手。“留住传统技艺,让灯彩融入百姓生活”,是80岁高龄的何彩虹的最大愿望。

  灯彩是过年的标志,挂上灯彩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又来了。说到上海灯彩,不得不提“何氏灯彩”。何克明人称“江南灯王”,是立体动物灯的创立者,“何氏灯彩”的创始人。他12岁开始扎灯彩,擅长吸收西洋雕塑艺术,以动物造型为骨架,用铅丝缠绕皱纸替代传统竹篾,动物造型更精准、姿态更传神。1986年,何克明获 “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灯彩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多国元首,灯彩《百鸟朝凤》《双龙戏珠》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收藏。

  何彩虹说,父亲出生于原卢湾区,自幼受古老灯彩的熏陶,他经常流连徜徉于灯市之中,细心揣摩。自己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在工作间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常扎到深夜也不休息。

  “何氏灯彩”制作工艺复杂,是其他灯彩工艺品所不能比拟的。如制作一盏龙灯,要嵌数千个鳞片,每个鳞片的制成又要经过三道工序;制作一件灯彩,短则数月、长则年余,费时费神。何彩虹拿近年自己经常制作的兔子灯为例,她说:“我将‘何氏灯彩’技法和兔子灯相结合,做这样一个兔子灯需要50多道工序、30多种饰品材料,花费整整一天,而普通的做法一天可以扎出好几个兔子灯。”

  “何氏灯彩”不仅需要高超的制作技巧,还要具备基本的诗文、画、剪纸、雕刻等技艺。“造型是基础,色彩是关键。自然界中动物千姿百态,每种动物都有它独特的习性和形态,只有很好地把握和了解各类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懂得动物的解剖结构,才能心领神会地扎制出形神兼备的立体动物灯彩;‘何氏灯彩’用色中民族色彩浓厚,暖中有冷,冷中有暖,保持灯彩色彩鲜艳调和。”有专业人士这样点评“何氏灯彩”。2008年,“何氏灯彩”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世界传艺中心负责人介绍,“何氏灯彩”三代传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如何克明长子何鸿志在师承父亲动物灯的技艺外,巧运匠心,发展了人物灯制作,他制作的“西王母赴宴”灯,牵引辇车的是黄龙、青龙和白龙,三龙的神情姿态不一,眼睛大小不一,龙头筋骨的位置也不一,但细细欣赏,便感到三条龙同样的矫健威严,出神入化;第二代弟子吕协庄在立体动物灯技艺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现代灯彩制作材料和工艺,着重在“色”和“神”上进一步凸显“何氏灯彩”的艺术特色,其大型立体动物灯彩作品《龙凤呈祥》被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第三代传人何伟福,27岁起开始跟随祖父何克明口传身教学习灯彩扎制技艺,1983年进入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何克明灯彩的学习制作,其灯彩作品“雄鸡”被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何彩虹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灯彩手艺,并努力发展创新。几年前,何彩虹摸索制作出只有鸡蛋大小的迷你兔子灯,精致小巧,配上透明灯罩,堪称艺术品。

  由于“何氏灯彩”为全手工制作,费时费力,经济效益却不高,近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不过,黄浦区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何氏灯彩”等一批非遗项目走近老百姓身边,推动着老技艺的传承。每到周一,位于五里桥街道的上海灯彩传承人工作室人头攒动,不少社区居民跟着吕协庄,有板有眼地制作小狗、小猫、熊猫等灯彩小作品;在黄浦区清华中学,不少学生已经跟随何伟福学习灯彩制作两三年了,还在市级评选中取得过名次。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