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道 彭祖述“松花石百砚”走进天津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77002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投石问道 彭祖述“松花石百砚”走进天津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77002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投石问道 彭祖述“松花石百砚”走进天津

2018-11-26 08:58 | 来源: 长春日报

  一个10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寻集寿山、青田、巴林、昌化鸡血等82块珍石,微刻60余万文字,创作了大型微刻《石头记》;又一个10年,他克服高龄眼浊,用家乡名石完成一套集书法、篆刻、微雕、诗文于一体的大型艺术作品“松花石百砚”……

  24日,“投石问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先生松花石作品及松花石谱巡展活动在天津博物馆启幕。此次跨地域巡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长春市文广新局主办,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彭祖述艺术馆承办,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协办。

  问道·闻声·铺路

  小石头承载大情怀

  “这块砚,我刻了近一年。刻到难心处,我就大喊两声,大哭一顿”。站在《论语》砚前,彭祖述回想起他将这部儒家经典呈现在松花石上的历程——通化葫芦套紫松花石材质坚硬,雕刻难度陡增,单手力度不够,就尝试双手刻;普通刻刀极易跑刀,就改用合金钢刀;一旦有地方没达到理想效果,就打磨重刻……正是对艺术的这种执着追求,才使彭祖述用10年时间,捧出百砚佳作。

  老人说,他想借此次巡展投石问道、投石闻声、投石铺路,寻找当今砚文化创新发展之道。“听听各界声音,以此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选料精·设计精·雕刻精

  文化交融珠联璧合

  端详每一方奇石珍砚,品读每一段对应说明,前来观展的天津市民马玉泰脚步移动得很慢:“现代人很少知道砚台还分宫廷砚、微刻砚、篆刻砚等8种之多。彭祖述大师刻的砚,把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来了。”

  古砚收藏家金彤特意从北京赶来观展,盛赞这部作品“堪称绝品”。他用“选料精、设计精、雕刻精”来形容个人观感,用“诗书画印全面,艺术精到”来解读彭祖述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并用“石色丰富,符合现代人情趣”来表达自己对松花石百砚传承之道的理解。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以收藏传世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馆藏中有一个大类别便是砚台。“这个展览到天津博物馆来举办,可以说与我们珠联璧合。从彭祖述的百砚中不难看出,砚已经不再仅仅是人们书写的载体,而是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进“码头”·亮名片·交答卷

  石砚分脉独树一帜

  “奶奶,这个黄色的也是砚台吗?可真精致!”小学生贾欣茹望着螭虎方章砚,喜欢得不得了。只见这长、宽、高均为5.3厘米的“方盒子”小巧精致,虽然未能将砚上微刻文字看个仔细,但通过介绍,小欣茹认识了一种松花石材质——金包玉。

  百石砚中,螭虎方章砚最小,《兰亭序》砚最大,楚魂砚上微刻字数最多……彭祖述所开辟的砚之分脉——松花石砚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获得点赞。

  “进‘码头’、亮名片、交答卷”,长春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鸣雨用9个字形象地诠释了彭祖述“投石问道”天津巡展的意义。近年来,津长两地开展了一系列对口交流合作活动,在文化领域先后组织开展了文化企业家交流互访等活动,本次展出更成为推进天津与长春跨区域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长春市委、市政府努力促成这次展览,把长春的文化名片引荐到天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文化答卷。”张鸣雨说。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