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满族的八角鼓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92691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扶余满族的八角鼓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92691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扶余满族的八角鼓

2019-07-25 16:34 | 来源: 松原文化网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的满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框用檀木、乌木等硬木制作,宽约17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鼓框镶银边。边上形梅花孔,孔内穿有小铜钹。演奏时,用手指弹击鼓面发出鼓声。

  八角鼓既是舞具,又是击节领弦的指挥。鼓的八个角代表八旗。每个角上镶嵌铜山,这就代表满、蒙、汉三八二十四旗。鼓旁系双穗的,分为黄色、杏黄色,象征“吉祥如意”。也有鼓下垂着一条紫色长穗的,象征着“紫气东来”。八角鼓不仅在扶余满族盛行,而且在满族进入中原前已先传入北京。据明代沈榜著《宛署杂记》一书《卷二十•志遗八》,明嘉靖、隆庆年间有刘雄者,在北京击八角鼓,擅绝一时。
  八角鼓由击节乐器发展成为满族民间曲艺,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岔曲”。相传岔曲因歌的作者是随八旗军的幕府宝恒,又名宝筱槎,谐音小岔而得名。他编了许多由一人演唱的单支小曲,便称这种小曲为“岔曲”,最初军中的岔曲,出了写景写情外,多是颂扬得胜的吉利词,用以壮士气、减乡愁。因唱岔曲时,多用“八角鼓”伴奏,遂名“八角鼓”。演唱八角鼓,在民间广为流传。康熙、乾隆年间有了专业演员,并发展成坐唱形式。
  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扶余县的土著居民满族又较多,清初称伯都讷厅,光绪32年(1906年)废伯都讷厅,设新城府,长期有就驻武官副都统(二品)及知府等满八旗官员。扶余又一直是清代北方重镇之一,文化较为发达,所以,满族的民间艺术八角鼓也就在这里安了家,落了户。曾演唱过上百个传统曲目,其中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也有抒情小曲和风趣小段儿。曲目有《英台别友》、《宝玉探病》、《十字坡》、《断桥》等。曲牌有“耍孩儿”、“石榴花”、“四大景”、“柳青娘”等近三十个曲牌构成。其中包括前奏、间奏、尾奏等部分。民间演唱八角鼓时,原来是旗装,后来穿素服,一般不化妆上场,演唱分单唱、拆唱、坐唱、群唱几种形式。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衰落。
  解放后,扶余县的戏曲工作者,以八角鼓的曲牌为基础,发展为一个新剧种,叫“新城戏”。新城戏的曲调优美动听,委婉抒情,表演不落俗,别具一格。所以,新城戏作为少数民族剧种,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革”后,满族新城戏争艳怒放,他们创作演出的《绣花女》被评为全省剧本创作演出二等奖,并搬上了电视屏幕;1985年创作演出的满族大型新城戏《红罗女》,参加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评奖会,荣获戏曲演出奖和剧本创作“团结奖”。1992年他们在“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演出的《铁血女真》,荣获了组委会设立的全部十一项大奖,被称为“全能冠军”,并获国家级文化艺术大奖——文华奖。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