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大地先民考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73986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白城大地先民考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73986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白城大地先民考

2018-10-08 08:51 | 来源: 吉林日报

 

  东胡人资料图

  夫余族

  东胡族

  鲜卑族

  白城,八百里瀚海,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夫余、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先后在白城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同时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物。

  日前,原白城市博物馆馆长宋德辉带领记者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白城的历史,追寻这里古代先人的足迹,领略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

  北方古老东胡族

  东胡族是我国北方古代富于创造、颇有建树、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印迹的民族之一。目前,白城市境内发现的东胡族遗存分布较广,在洮北、洮南、镇赉、通榆等地都有发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洮北区的双塔墓地遗址,洮南市的四海泡渔场遗址,镇赉县那其海北山遗址,坦途北岗子遗址,通榆县团结乡的长坨子遗址等。目前,经过科学发掘的只有洮北区的双塔墓地遗址。

  双塔墓地遗址位于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的北沙岗子。2007年8月至10月,吉林大学考古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白城市博物馆联合对双塔墓地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7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近千件。从双塔墓地的墓葬形式和出土的器物可以看出,这是一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遗址,具体可分为3个历史时期,即:距今6000多年的昂昂溪文化类型,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类型和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族文化类型。在同一遗址出土3种文化类型,说明在历史上白城地区是一处适于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这次发掘开探方60个,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清理墓葬30余个,墓葬形制多为土坑墓,双人合葬,头向西北,仰身直肢,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器、骨器、蚌器等近千件。这次考古发掘对研究白城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分布,研究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白城及周边地区古代文化编年序列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东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进入科尔沁草原的民族。东胡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一个部落联盟,囊括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东胡族在商代初年就居住在商王朝正北,西周初年居住在周王朝的北方正东。春秋时期,东胡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发展阶段。战国时期,东胡族在北方草原地区逐渐强盛,势力所及已达燕的北部及其东北的广阔地域,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以北的滦河中上游、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人口达百余万。由于东胡族主体是游牧民族,狩猎、放牧的生活使东胡人民风彪悍,崇尚武力,经常通过战争掠抢财富和奴隶。战国前期,东胡人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东胡人铸造的铜剑、铜镞、铜刀、铜戈、铜盔,不但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而且非常锋利实用,特别是铜制双侧曲刃青铜短剑和长剑,堪称当时的战争利器。尤其是东胡人的牛角弓,由硕大的牛角和牛筋、鹿筋制造,既短小又强劲有力,杀伤力极强,配以用雕翎、红柳杆、青铜箭头制成的羽箭,轻便灵活,非常适用。这种角弓羽箭,一直到唐宋时期都是较为先进的武器之一。《战国策》中记载的齐国民谣,形容东胡人:“大冠若箕,修剑过颐。”可见,当时东胡人的帽子像个簸箕,使用的青铜剑,竖在地上长度可以到人腮部。东胡族还创造出了一系列让后人敬仰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胡服骑射、秦开质胡、李广射虎、屡辱匈奴等许多精彩的故事。此外,东胡人还在宗教、文化、音乐、舞蹈、饮食、农业等多方面创建了辉煌的文明。东胡人崇尚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水、火等自然万物,以熊,虎、鹿、狼等动物为图腾。在游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东胡人创造出了以“旋转”为主要动作的舞蹈体系,这种舞蹈一直被后人称作“胡旋”舞。东胡人还擅长制作烤制食品,特别是“烤肉”“烤饼”等,一直流传至今。现代烧饼就是由东胡人烤制的“胡饼”演变发展而来的。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统治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部落发生了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的事件。东胡王认为匈奴软弱可欺,先派人索求了冒顿妻子、良马,又打算讨要两国边境的土地。冒顿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遂兴兵伐东胡。东胡人不备,被打败,东胡国就此灭亡,分出乌桓、鲜卑两支。从目前白城地区发掘出土的东胡遗物,可以认定这部分遗址应为东胡人败于匈奴后向北迁徙的证据。西汉时期东胡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只能从其直接后裔乌桓、鲜卑及契丹、蒙古族去寻觅他们的足迹。

  两汉时期夫余族

  从白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夫余族人在白城市的文化遗存分布主要在嫩江流域,延续时间较长,大安汉书遗址二期文化是夫余族遗留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属于这一遗存的还有镇赉县渔场遗址、南莫遗址、哈吐气南岗遗址、河宝吐东南岗遗址、后少力西岗遗址、喇嘛岗子遗址、丹岱北岗子遗址、大安市后地窝堡遗址、牛克吐遗址等。

  大安汉书二期文化遗址位于大安市月亮泡镇汉书村南岸。汉书二期文化是以汉书遗址上层文化堆积而命名的一种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范围北到黑龙江省的富裕县,东到巴彦、宾县,南到我省的农安县,西到洮儿河下游一带。经碳14测定,年代数据有两组:一组为距今2380年左右,经高精度树轮校正为公元前481至公元前213年,另一组为距今2127年左右。前者为春秋战国时期,后者进入了西汉早期。二期文化的遗迹有墓葬、房址和灰坑。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房址均为半地穴式,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石器、骨器、蚌器、铁器和陶器五类,石器普遍为磨制,器形有斧、配饰、鱼钩范等,骨器有凿、箭镞、牌饰等,铁器有刀,陶器有鬲、壶、罐、钵、杯、舟形器和支座等。

  夫余族是我国东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的秽貊族的分支,在典籍中,其族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丸、夫余,居住在今吉林松花江伊通河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与中原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是历史上东北腹地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它的兴起,是伴随夫余国的建立才为中原所知的。夫余一词,即为族称,也为国号。夫余居住地区,土地平敞,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但畜牧业也很发达,盛产貂皮、良马,有相当发达的冶金和金属手工制造业,善于酿酒。高句丽人据传说是夫余别种,语言、习惯都比较接近。夫余的刑罚非常残酷,一人犯死罪,全家都要被没收做奴婢。但是在政权形式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到由氏族组织向国家机构演变的痕迹。在当时,夫余人保留着部落的形式,夫余最高统治者是王,在王以下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组成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四大加之下的官职有大使、大使者、使者。夫余文化融合有中原文化、本族文化和邻族文化。夫余族人喜欢白色,平时穿白布袍、裤;出境时穿缯绣、锦。夫余贵族还加披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银器作为帽饰,兽皮为鞋。使用殷历,以殷历正月祭天,称“迎鼓”,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连日“饮食歌舞”。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活动也祭天,是为了解征战的凶吉。夫余族人均善歌舞,“通日声不绝”。无固定文字,使用汉文不普遍,有事派人“传译”,跪地以“手据地窃语”相告对方。会同、拜爵、揖让升降之礼,和中原相同。为了防御外敌侵略和野兽伤人,夫余人聚居的村落中多有护城栅,呈圆形。早期居半地穴式的木结构房屋。西汉时期夫余出现了阶级分化,有了军队、牢狱、宫室等,东汉初年,夫余人臣属于东汉王朝,由玄菟郡进行管理,连夫余王用的印章,也由汉廷发给,如汉廷送给每世夫余王死后随葬所用的玉匣,均事先存放在玄菟郡,其王死后来玄菟郡“迎取以葬”。北魏太和年间夫余国被勿吉所灭,夫余王率众投奔高句丽,夫余移民逐渐融入勿吉、豆莫娄、高句丽等族。

  夫余族是在历史进入秦统一后,以地方民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开创了东北民族文明发展史,在东北乃至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鲜卑山下鲜卑族

  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鲜卑人在白城地区的文化遗存分布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比较著名的有大安渔场墓地、通榆县毡匠铺屯墓葬、塌拉盖屯北陶窑址等。

  大安渔场墓地位于洮儿河与嫩江汇合处的月亮泡南岸。1974年,省博物馆考古队和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此墓地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清理古代墓葬14座。除两座墓外均为东西向,呈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陶器以侈口壶、大口罐为主。其中除一件细泥灰陶侈口壶为轮制,火候稍高外,其余陶器都是手制泥质红褐陶,其他随葬品有铁镞、铁削、铁甲片、骨镞、骨弓弭、桦皮器等,有的墓中有羊肩胛骨等动物骨骼。从这块墓地中采集到一例除下颌骨缺失外其余部分保存状况基本完好的人类颅骨,现收藏在吉林大学文物陈列室中。从主要颅面部形态特征中可以看出,这块颅骨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形态上的一致性,此外,在个别项目上也体现出某些与东亚类型较为近似的体质因素。在古代对比组中,与此标本在种系特征方面最为接近的是朝阳鲜卑组,其次为三道湾组和扎赉诺尔A组,这一研究结果从人种学的立场上支持了有关学者关于大安渔场墓地的族属应为早期东部鲜卑的推断。此墓地年代约在曹魏西晋时期。

  位于通榆县兴隆山镇兴盛村毡匠铺屯西南一个沙岗的墓葬(兴隆山鲜卑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葬具,墓中出土随葬品378件,其中的金马牌饰、鸭形鼎、鸣镝等珍贵遗物,充分显示出鲜卑民族的文化特点,也隐约透出他们与中原文化的交往。

  2001年8月,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大安月亮泡水库南岸大坎子东北角汉书遗址发掘时,在距地表60厘米至90厘米处发现一座鲜卑墓葬,葬具已严重腐烂,墓呈长方形,为男性单人葬,随葬品有桦树皮箭囊、铁马镫、铁剑、鎏金铜碗。据专家考证为距今1800年的鲜卑族人墓葬,现保存在白城市博物馆。此外,白城市博物馆还于1978年在通榆县新华乡桑树营子村征集到一件金马牌饰,金马四蹄伏踞,昂首挺胸,造型十分生动,民族特色鲜明,工艺水平精湛。大安后宝石鲜卑墓地出土的铜质包金鹿形牌饰比例匀称,形态逼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属于东部鲜卑的遗存,在白城境内还有通榆县东憨头郎东地遗址、西力布克北岗遗址、保安镇北岗遗址、方家围子西南岗遗址和通榆县团结乡塌拉盖遗址等。其中,以塌拉盖遗址最为典型,是一处规模较大的鲜卑时期窑址。在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50米的范围内,散布着大量的陶片,至今村民在耕地时还偶尔能发现完整的陶罐等。

  鲜卑族是我国东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的东胡族的后裔。鲜卑即瑞祥、神之意,是一个吉祥的族名。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大破东胡,东胡一支退保鲜卑山,一支退保乌桓山,各自以山名号。鲜卑山,据张穆在《蒙古游牧记》中记载,认为是今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南30公里的蒙格罕山,此山当地居民也称鲜卑山。乌桓与鲜卑同俗,鲜卑距中原较远,中间又隔着乌桓,因此到东汉末年才出现于史籍。鲜卑族分为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活动在白城这一区域的是东部鲜卑。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以后东部鲜卑迁移到西拉木伦河流域,其后东部鲜卑一度占据漠北,经历东汉末年檀石槐和曹魏时期轲比能两次鲜卑联盟,到3世纪后叶东部鲜卑主要有慕容、段氏、宇文三部。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民族中第一个进入中原建立王朝的民族,先后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南燕、北燕、北魏等政权,入主中原,这些政权的统治者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以求得经济上强大、政治上巩固。

  鲜卑族以游牧为生,畜牧业是其经济主业,鲜卑人以穹庐为舍,食肉饮奶,以毳为衣,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鲜卑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牧歌、思乡曲、叙事歌、战歌等体裁。著名的《敕勒歌》已成为千古绝唱。东部鲜卑盛行对祖先的崇拜和信奉万物有灵。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随着鲜卑的汉化和各民族的大融合,鲜卑最终融入汉族,鲜卑文化成为隋唐文化的一个源头,鲜卑族为隋唐时期全国统一局面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江两河(嫩江、洮儿河、霍林河)在这里缓缓流淌,千百年来,白城历史上的古代北方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蒙古游牧记》等

  图片来源:本版图片由白城市博物馆提供

  专家简介:宋德辉,男,1954年3月出生,白城市博物馆原馆长,三级研究员。中国辽金史学会理事;吉林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考古学会理事;白城市文联副主席、白城市民间文艺家学会主席、白城市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合作出版《白城史略》《千年回眸——辽代春捺钵遗迹调查》《吉林省蒙古族》三部;出版反映白城地方历史专著《一江两河与白城古代文明》《白城历史文化之旅》《白城简史》三部。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