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不久便被拆除移建的长春 “大庙”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3107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竣工不久便被拆除移建的长春 “大庙”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3107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竣工不久便被拆除移建的长春 “大庙”

2019-03-06 10:35 | 来源: 长春日报

  长春般若寺旧貌。

  山门旧貌。

  大雄宝殿旧貌。

  山门现状。

  建筑 档案

  建筑名称:长春般若寺

  建筑时间:1932年—1936年

  地理坐标:长春市长春大街137号

  文物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驻足繁华的长春街头,如果您向身边往来的行人打听“大庙在哪里”,每每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回答您这个问题的人未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很有可能是一位刚来春城不久的外乡人。

  在车辆往来穿梭的长春大街上,有一处由青砖院墙环绕的四进院落,在苍天古木、佛香缭绕的氛围衬托下,这座院落显得格外肃静祥和,与青砖墙外喧嚣的街市景象迥异,这里便是前面提及的“大庙”。

  “大庙”,是长春人对位于人民广场东侧的般若寺约定俗成的称呼,这里曾是长春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般若”是梵文,意译为“智慧”。“般若”一词常常出现在佛教经典之中,如《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实际上,长春般若寺的得名确实与这两部佛家经典有着一段渊源。

  1922年7月,沈阳万寿寺高僧倓虚法师由哈尔滨途经长春返回沈阳。长春吉黑慈善联合会会长丁萌堂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诚意邀请倓虚法师在长春讲经。倓虚法师欣然受邀,在长春停留长达14天之久,并开坛讲授《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两部经书。讲经法会结束后,丁萌堂、张子清、张魁五、庄子孝、李鸿宾等长春士绅及吉林督军署马靖东等人倡议修建寺庙,以纪念此次讲经法会,寺名便定为“般若寺”。倡议一经提出,便得到当时长春众多地方士绅和官吏们的响应。长春士绅蒋洁珊将自家约20亩的土地捐献出来,作为建庙之用,吉林督军孙烈臣也捐出现大洋500元,其他如吉长道尹孙其昌、吉长镇守使诚明、长春商会会长孙秀山(一说孙秀三)等官绅也纷纷慷慨解囊,甚至连远在沈阳、素有奉军智囊“小诸葛”之称的杨宇庭也捐出了万余大洋。

  1932年初,从筹建到竣工耗时数年之久的般若寺却收到了伪新京特别市公署的拆迁通知。1932年3月9日,日本侵略者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成立,长春改名“新京”,成为伪满洲国的“国都”。不久,在日本关东军主持下的城市建设也开始实施,刚竣工不久的般若寺正好挡在了规划建设的“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道路中间,所以被下达了拆迁通知。伪新京特别市公署下达拆迁通知后,在西边的长春大街旁拨了一块地,用于寺庙重修(今址),另拨款11万元(伪币),作为补偿款。

  般若寺迁址重建工程由伪满国都建设局负责设计和监理,四先公司施工建设。重建的般若寺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174米、东西宽78.9米,总占地面积达1.37万平方米。作为当时长春最大的佛教庙宇建筑群,不论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从局部细节上看,般若寺都有着明显的北方庙宇建筑风格。寺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分布,由南至北分别修建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进而形成四进式院落布局。

  般若寺山门采用传统一大两小样式,门楼均采用歇山式屋顶造型。步入山门之后,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钟、鼓二楼,取“晨钟暮鼓”之意。钟楼、鼓楼均为二层楼阁式,屋顶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为复杂的屋顶样式——十字脊式四面歇山顶。

  作为第一进院落和第二进院落分界的天王殿,修建在一个宽15.45米、进深12.85米的台基之上。天王殿前部建有前廊,后部建有卷棚歇山式抱厅,屋顶为三开间硬山式,屋脊雕龙彩绘,正中竖立一宝瓶造型装饰。

  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也是整个寺庙的中心建筑,五开间式,面宽18米、进深12.9米。大雄宝殿修建在一个宽21.8米、进深21.66米的台基上,这种设计的意义在于凸显大雄宝殿在整个寺庙的中心地位。大殿正吻尺度较大,檐部和屋脊均有彩绘和龙形雕刻装饰,屋脊正中竖立七层宝塔造型。大雄宝殿殿后同样建有卷棚式屋顶的抱厅,为配合抱厅尺度,台基局部也向外略有突出。在第二进院落中,除大雄宝殿之外,还有观音圣殿、祖师圣殿等配殿,配殿前也同样建有抱厅或前廊。

  西方三圣殿作为第三进院落的主体建筑,采用了地上二层的建筑样式,一层为三圣殿、二层为藏经阁,屋顶为歇山式,一层建有木柱三开间式前廊,二层则为敞开式檐廊。

  第四进院落原有祖师堂、地藏殿等建筑,现为高僧塔幢所在地。

  1936年,傀儡皇帝溥仪将刚刚竣工的般若寺“敕封”为“护国般若寺”,成为了所谓的“皇家寺庙”。但是让日伪统治者意想不到的是,这座被他们封为“皇家寺庙”的佛寺之中却曾安葬过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高昂的头颅。原来,1942年般若寺住持倓虚法师为了保护抗日英雄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免受日寇残害,将其安葬在寺内,并严守着这一秘密直至圆寂。

  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般若寺周边发生了非同往昔的变化,一墙之隔已是高楼林立,山门之外车流日夜穿梭不息。未曾改变的却是青砖院墙之内的那份清幽,青松翠柏与红墙灰瓦相映衬,从香炉内缓缓升起的缕缕青烟更添加了几分肃穆气氛。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寺内的清幽会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香客暂时打破,这里变得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作者王新英 为吉林建筑大学寒地建筑文献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政协长春市委员会文史专员)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