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遗址 近代的工厂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3433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古代的遗址 近代的工厂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3433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古代的遗址 近代的工厂

2019-03-11 14:53 | 来源: 长春日报

 

  2018年,历经四次修复,修缮一新的辽塔。

  1952年的农安辽塔。(资料图片)

  长春建城迄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伊通河,却将长春的历史延展到千百年前。长春境内的伊通河两岸,在解放后的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大量古代文化遗存,说明这里曾经有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到了近现代,伊通河同样凝聚着老长春人的浓烈情感,那一座座建在伊通河沿岸的工厂、留在长春人记忆中的老桥,正是长春近代文明的见证。

  人类文明历来被河流所孕育,正如长江和黄河孕育了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一样,伊通河也孕育了长春境内的古代文化。很少有人知道,在长春市建成的高楼中,隐藏有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的古遗址;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内,有大约春秋战国时期的聚落遗址;沿伊通河往南,一直到上游,还有诸多青铜时代及辽金时代的遗址。

  古代遗址 见证 长春先民们创造的文明

  记者曾随同踏查长春团队,在长春市南关区家苑路以北、亚泰大街以东,虹馆小区和好景山庄之间,踏查过一处绵延百米左右的土包,这处土包就是长春市内的刁家山遗址。掩映在一片高楼中的土包,在上世纪50年代,以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为主的考古人员曾两次对其考察,发现了大量陶片和原始先民生活过的痕迹。这处遗址所在地毗邻伊通河,是古人类的理想居所,遗址文化层堆积明显,根据发现的考古学材料,推测其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距今约3500-4500年。此外,遗址文化层的上层还堆积了辽金土层。可见,伊通河两岸一直是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今天的长春市区,除刁家山遗址外,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内,还有一处马家岭遗址。伊通河在其东面南北穿过,这里,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约70米,所见遗物多为夹沙红褐色陶器残片,由于烧制火候不均,有的陶片黑褐斑驳,质地疏松,制作粗糙,地表可见锥形鼎足、圆锥形鬲足等,考古学者据发现器物,确定这是一处青铜时代的聚落遗址,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1985年,遗址被长春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伊通河往南,有一处上书 “东岭地遗址”的石碑,据碑文记载,这里也是青铜和辽金时代的聚落遗址。再往南,伊通河上游的红石砬子遗址,是上世纪50年代沿伊通河流域的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址出土有石镰、石磨盘、石臼、石磨棒、石戈等,种类也很丰富,石器工具分明是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尽管广大的东北区域里,远古先民是以渔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伊通河沿岸的考古学文化,已经呈现出渔猎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融合。

  近代工厂 留下

  长春近代的发展脚步

  到了近代,伊通河两岸也留下了诸多的工厂遗址。这里有我们之前报道过的老长春三大面粉厂:裕昌源面粉厂、福顺厚面粉厂、天兴福制粉厂,还有伪满时期的几处砖厂遗存,此外,还有伪满洲帝国印刷厂、长春商埠地电灯厂等。

  在今天的吉林大路535号,很多人都注意到这里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印刷厂——长春新华印刷厂。这里就是曾赫赫有名的伪满洲帝国印刷厂旧址所在地。

  1937年,伪满政府将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营膳需品印刷科和伪满中央银行印刷厂合并,成为“满洲帝国印刷厂”。当时,由日军中将小泉三郎任厂长,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岗位均由日本人担任或控制,中国工人无法接触到印刷核心技术。印刷厂设备先进,是当时东北最大型的印刷企业之一,全盛时期拥有工人1200余人,占地91952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伪满洲帝国印刷厂当时主要负责印制《政府公报》、《商标公报》、《官民录》。同时还负责印制伪满洲国和河北地区流通的汪伪政权钞票,以及各种有价证券,因此,也称“帝国铸币厂”或“帝国造币厂”。

  此外,在伊通河边,还有长春第一座由中国人投资兴建的电力生产工业企业——长春商埠电灯厂,这是长春民族电力事业发展的发端。位于东大桥街3号的长春商埠电灯厂旧址现归长通路变电所使用。

  1909年12月,满铁长春发电所(现为长春热电一厂)建成并开始为长春“满铁附属地”供电。长春商埠局为解决商埠地内照明用电问题,同时为掌握发电事业这一新兴工业的主导权,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创设长春商埠电灯厂。长春商埠电灯厂虽名为电灯厂,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

  长春商埠电灯厂原设在今长春七马路(吉长道尹公署旧址东北90米处),1919年9月随着300千瓦新发电机设备陆续引进,原有厂房出现水源不足问题,不能满足发电生产需要。遂于伊通河西岸选址重建。当时的长春,满铁附属地由满铁长春发电所供电,长春城内和商埠地则由长春商埠电灯厂供电。当时长春形成以七马路日本桥为界,以北属长春发电所供电范围,以南属长春商埠电灯厂供电范围,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河上老桥 凝结

  老长春人的情感枢纽

  今天的长春市,伊通河上有十几座现代化的桥梁,但对老长春人来说,那些从他们出生就已经存在的桥梁,才是最亲切的,而南关大桥和东大桥则是最常被人提及的两座老桥。

  至今,老长春人还记得老长春南门外的“南关大桥”,也就是今天的长春大桥。这座桥曾是南门外出城的必经之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关大桥是长春通往吉林的要道,为两地调兵需要,日本关东军在1931年年底就开始筹建新桥,于1932年初基本完工。解放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长春市建设局土木工程队对大桥进行了扩建,在桥的南北两侧各加宽了一条慢车道和人行道,工程在1951年11月竣工,并正式更名为长春大桥。随着岁月更迭,大桥在世纪初已显出老化的迹象,无法满足通行需求,于是,于2004年,对长春大桥进行了爆破拆除,同年,新的长春大桥开工建设并于当年9月竣工通车。

  此外,东大桥也是长春市跨越伊通河的重要的桥梁之一,在老长春人当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位于长通路、二马路、东天街3条主干道与河东岸四通路相连接的汇合点。东大桥名称起自光绪年间,据《长春县志》记载,“东大桥建筑在旧城大东门外伊通河上,长二十一丈,宽一丈五。”1911年,伊通河水成灾,当时东大桥里的龙王庙一片汪洋,水深四尺多,大桥被冲毁。而这一年,吉长铁路长春站建成,为了能将伊通河东岸的吉长铁路城区和长春老城相连接,长春市内集资重建木桥。大桥建成后,货物运输过桥要交“过桥钱”。当时长春市区最大的一家面粉厂是裕昌源,裕昌源需要通过东大桥运输大量的小麦、面粉,因过桥缴费太多,就在既设木桥一侧又建一座木桥作为该厂专用桥,于是原东大桥旧址形成“双桥”。 1932年,双桥被拆除,建成了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如今的东大桥是1982年扩建完成的。

  结语

  伊通河水从古到今,滋养着长春这片土地以及流经的地域,两岸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据吉林省民俗学家施立学的研究,在历史上,伊通河流域经历了三次大开发,这从长春地区发现的古遗址分布可以看出。

  第一次是在战国秦汉时期,当时,这一区域内以游牧为主,兼有农业。施立学介绍,伊通河流域是东北境内农业开发较早的一个区域,从秦汉时起,这里就生活着夫余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等华夏族群,他们和历史上不同时期从河北、山东等地迁来的农民一起,创造了这一区域灿烂的古代文明。

  第二次开发是在辽金时期,长春周边遍布辽金时代的古城址和村落遗址,今天长春城区小城子等有辽金遗址20多处,农安县东卜尔墩等有70余处。可见,辽金时期是伊通河流域在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发。第三次开发是在清朝初年,当时关内经历战乱,大批农民失去生机,加上自然灾害,使山东、山西、直隶等地的大批民人涌入东北觅食。这次开发,也成为清廷修筑柳条边,保护其龙兴之地的诱因。但到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朝廷在汉人聚居区设长春厅,置理事通判,管理流入蒙地的汉人,准许“流民”开荒垦种的范围。这也是长春城最早的起源。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