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从清朝的“勇将”到民国的“福将”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7420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吴俊升:从清朝的“勇将”到民国的“福将”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87420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吴俊升:从清朝的“勇将”到民国的“福将”

2019-05-10 09:13 | 来源: 吉林日报

image.png

  吴俊升

image.png

  《吴俊升旧居展》场景

image.png

  郑家屯博物馆

image.png

  吴俊升大帅府内景

  推开位于双辽市的郑家屯大帅府大门,当年的情景仿佛闪现在眼前。修复后的大帅府现存房舍32间,占地2120平方米。正面为硬山出廊式门庭及耳房,东西两侧各有垂花门一座,正门内一进四合院,月形拱门与东厢跨院相连,镂花彩绘,虽昔日盛况已逝,仍不失为古镇郑家屯一道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郑家屯博物馆是我省第一家县级博物馆、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奉系军阀吴俊升的私宅,民间俗称“大帅府”,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吴俊升的私宅始建于1921年,1924年竣工,原为复式四合院,仿清代民宅建筑,占地3800多平方米,有房舍140余间。前有辕门,东、西两厢带跨院,四角筑炮台,高墙广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曲径回廊,集方城府第为一身,融官厅民宅于一体,蔚为壮观。现“吴俊升旧居展”部分,设有吴俊升及其夫人、副官、侍女的蜡像,活灵活现;“吴家祠堂展”部分,内有吴氏家谱、吴俊升部下阵亡将士灵牌,还有反映吴俊升戎马一生的壁画;“光绪大铁锅展”部分,陈列着百年前在郑家屯铸造的一口大铁锅,上面铸有五族文字及精致饰纹。

  吴俊升(1863-1928),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原名兆恩,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17岁入辽源捕盗营。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本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部予以沉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张作霖返奉。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一起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岁。

  辛酸的青少年时代

  吴俊升祖籍山东省历城县,世代务农。清咸丰末年,山东年景欠佳,吴家为生计所迫,外出谋食。祖父吴天福渡海到了关外,落户于今辽宁省昌图县。清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863年10月11日),吴俊升出生于奉天昌图府兴隆沟村(今辽宁省昌图县老城乡长青村兴隆沟屯),父亲吴玉、母亲李氏,生有3男5女。吴俊升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吴俊升幼时憨痴,涕唾盈握,父亲很不喜欢他。5岁时,他随父迁居昌图府郑家屯,在蒙古马市上当马贩子。受父熏陶,吴俊升长大后也以贩马为业,并喜欢赌博,成为不服管教之徒。吴俊升生长在一个贫苦农家,因而失去了只有富家子弟才能享受的就学权利,七八岁就开始给当地王大店家牧放牛马,一年挣得白银一二两,以补贴家用。每天晨曦微明他就要驱赶畜群在草原上放牧,夜幕降临时,才能收拢畜群回到主人家。这个穷马倌衣衫褴褛,鼻涕“过河”,开饭时伙计们都不愿与他同桌共餐。他仅有一条露肉的裤子遮体,换洗时只好躲在水泡子里遮羞。吴俊升很会殷勤服侍主人,主人也非常喜欢他,并收为义子。吴俊升发迹后,高兴时常讲起那段穷困潦倒的生活,博大家一笑。由于他长期牧放而熟知马性,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马上功夫,使他后来贩马和当骑兵做得比别人更加得心应手。

  吴俊升的牧童生涯一直持续到13岁。邻村有个叫李润的老人,与吴父交好,劝吴父让他学习经商。后来经人介绍他进入老四平街的“庆丰当铺”学徒,其间因性情顽劣、桀骜不驯,经常惹事生非,数月后被主人解雇回家。随后吴俊升又来到昌图县兴隆泉村(今昌图县太平乡兴隆泉)李财主家做“半拉子”。旧社会东北农村未成年的长工被称为“半拉子”,出力不少,挣钱不多,一切脏活累活都要做。夏季农活很累,吴俊升晚上常常露宿在大车的铺板上,李财主出外解手,天黑看不清,误以为车上趴着一只大黑熊,吓得拔腿就跑。从此,“黑熊显相”的讹传不胫而走。这就是吴俊升发迹后有人说他是“黑熊转世”成为福将的起因。

  吴俊升的秉性难改,未几又离开了李财主家。为谋出路,浪迹于贩马市场,习相马业,充当马贩子、经纪人。吴俊升驰马试剑,膂力绝伦,当时曾为商家炮手,盗贼遁迹,举邑安之。由于志在从戎,遂投身军旅,光绪六年(1880)入辽源捕盗营为率伍,时年17岁。当时民间有句俗话叫:“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视当兵为无能之辈或宵小无赖所为。吴俊升为摆脱贫困,只好到为人厌恶的军营中混事。他先在捕盗营当伙夫,因既习马性又善骑射,所以不久又当了马夫,管理军马,20岁那年总算当上了一名正式骑兵。义父王大店家资助他一副残缺不全的鞍具,李财主家借钱为他买了一匹独眼马,吴俊升自己动手凿了一副木蹬,配齐了鞍具,这才具备了当骑兵的资格。当吴俊升出人头地后,曾为李财主家挂匾一块,以示不忘李家恩德。

  投身军旅累功升迁

  因善医马疾,吴俊升被骑兵营营官相中,先后升为什长、哨官。他在军中作战勇敢,在蒙境查干花、昭苏太子等地剿匪有功被多次提升。光绪三十四年(1908),官至奉天(今辽宁省)后路巡防营统领、候补总兵,与张作霖、冯德麟、马龙潭被称为奉天四大军事重要人物。

  吴俊升是双辽历史名人,是北洋军阀奉系的二号人物,曾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中华民国陆海军副元帅。他生逢乱世,置身行伍,剿匪平叛,东征西讨,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由清朝的“勇将”变为民国的“福将”,集大军阀、大官僚、大地主于一身,成为奉系军阀中仅次于张作霖的重要首脑,被尊称为“吴大帅”。作为军阀,他的一生毁誉不一,功罪难以评说。在其生平轶事中既有剿匪平叛、维护祖国统一的战功,又有捐资办学、赈济贫民的善举。

  辛亥革命后,日本人想利用“宗社党”建立“满蒙王国”。1912年6月,日本人向内蒙古喀喇沁王运送50辆大车枪械弹药,伪称运输农业机具。吴俊升闻讯后,指挥所部拦截,重伤日本陆军大尉松井清助,截获了武器、车辆。此后,日本人多次组织武装偷运军火,均被吴俊升率部击溃,使日本人策划的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遭受沉重打击而失败。

  1912年,俄国人勾结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图郡王乌泰发动叛乱。驻郑家屯的吴俊升部奉东三省都督赵尔巽命令前去平叛,在葛根庙重创叛军。吴俊升因平叛有功升任林西、经棚守备司令。1914年,升任洮辽镇守使。1916年,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7月,吴俊升领兵进剿内蒙古高层分裂分子巴布扎布的叛乱。突泉一战,重创叛军,吴俊升也身负重伤。因剿灭巴匪有功,吴俊升被北洋政府授予二等勋功,赏七狮刀,授“兴威将军”号。吴俊升剿匪平叛的事迹在本质上体现了其鲜明的抗日倾向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大局意识。

  在奉天军界中,吴俊升与张作霖、冯德麟、马龙潭并称“四大重镇”(镇相当于师),其中以吴俊升势力最大,而吴以正式军人出身,在政治上占有上风,加之素有勇名,声望在“四大重镇”中最高。1917年,张作霖部发生内讧,吴坚定地站在张一方,升任陆军第29师师长兼东北边防副总司令。张吴二人以政治投机和武力要挟手段,先后攫取黑龙江、吉林两省军政大权,张作霖成为“东北王”。同年,北洋政府授予吴俊升一等“嘉禾章”。民国八年(1919),在讨伐吉林督军孟恩远之际,吴俊升被任命为北路总司令,和东路总司令孙烈臣夹击孟恩远,令其屈服。民国十年(1921)3月,吴俊升被任命为黒龙江督军兼署省长,晋授陆军上将衔。上任后,在地方上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创造性地召开“乡老会议”,问计于民,寻找弊政之源,在黑龙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产生很大影响。

  清末以来,沙俄和日本先后取得了在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民国时期,东北铁路网完全控制在日本和沙俄手中,东北人民始终希望能修筑起中国人自己掌握的铁路,同入侵者的经济侵略做斗争。吴俊升当上黑龙江督军后,积极主张修建自己的铁路,主要的目标是修建“滨黑铁路”即哈尔滨至黑河的干线和嫩江县至齐齐哈尔的支线。日本、俄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地区的路权,美国此时也插手其间。北京政府和张作霖因惧怕外国人而加以干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修筑铁路竟遭到百般阻挠,使吴俊升的修路计划不断受阻。从1921年到1928年,仅修筑了几段铁路。其间,吴俊升备尝辛酸。

  1913年至1922年,郑家屯附近的西辽河经常泛滥成灾,两岸人民深受其害。1922年秋,吴俊升亲自批款为郑家屯修建了40公里长的河堤,杜绝了水患。当年修建的河堤至今仍存。1921年,吴俊升与夫人李助君回郑家屯家庙祭祖时,在万源栈烧锅的对面买了20间青砖房作为校舍,聘请校长1人,雇用教职员10余人,办起了有6个班级的小学校,开始定名为“助君贫民小学校”,后改名为“兴权小学”。一切经费开支均由吴府支付,小学办了五六年,总计招收了千余名学生。

  吴俊升在郑家屯还设立慈善机构“同善堂”,免费收容孤寡老人和无依无靠的孤儿,一些乞讨者也住宿同善堂。每逢青黄不接季节,吴府便在同善堂支起大铁锅,架起席棚,发放大锅粥,救济穷苦之人。吴俊升还和郑家屯有钱大户集资建设发电厂,使郑家屯有了电灯照明。直到如今,许多有关他的佳话仍在双辽市周边广为流传。

  与张作霖义结金兰

  张作霖是一个很讲哥们义气的人,他在东北称王的那段日子里,昔日的生死兄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不少人成为威震一方、独当一面的人物。尤其是他的7个结拜兄弟,无一例外,都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众兄弟中排行老二的就是外号“吴大舌头”的吴俊升。

  吴俊升虽然没有显赫的出身,也不是最早追随张作霖的人,两人在张作霖被张锡銮收编后才认识。吴俊升和张作霖属于相见恨晚的那种兄弟,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从小顽劣难驯、爱惹是生非;打起仗来都很勇猛,属于在战场上不怕死的猛将。

  吴俊升年轻时不怕死是出了名的。1912年,日本人为了控制东北,鼓动满蒙独立,结果反叛的蒙古王公军队很快被吴俊升的部队击溃。

  1915年,袁世凯复辟失败,吴俊升积极配合义弟张作霖把亲袁的段芝贵赶出东北,完成了张作霖独霸东北的第一步。同年,吴俊升的部队再次把蒙古反叛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而且还硬碰硬地和前来解围的日本军队打了一仗,击毙6名日军,击伤多人。虽然最后被北京政府责令道歉赔偿,但吴俊升对待日本人的态度可见一斑。

  吴俊升是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做事鲁莽激进。但他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男人,他烟、酒、鸦片一概不沾;作为兄长,他对自己的兄弟掏心挖肺、义胆忠肝。

  命丧于沈阳皇姑屯

  1928年,在对抗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争中,张作霖在关内军事节节失利。他原拟4月29日调刚刚镇压完大刀会返防的吴俊升率吉、黑两省军队到德州布防,后因张宗昌一败涂地退出济南,不得不改变计划,任命吴俊升为东三省后方总司令。张作霖鉴于大势已去,决定借口停战息争退守关外。5月2日,吴俊升护送张作霖眷属回奉,同时在榆关设后方总司令部,应援撤退奉军。

  6月3日,张作霖乘专列离京,吴俊升闻讯远迎至山海关,二人同乘一节车厢回奉。4日清晨,行至皇姑屯附近,列车触发了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车厢被炸毁,吴俊升被铁路道钉穿入脑部,当即丧命,时年65岁。张作霖受重伤,于当晚死去。

  吴俊升死后,遗体先在奉天厝寄,1929年8月埋葬于昌图县兴隆沟五龙岗。

  (本版图片由双辽市博物馆提供)

  专家简介:隽成军,男,满族,1965年6月出生,吉林省通化县人,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吉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先后参加考古发掘报告《后太平——东辽河右岸以青铜时代为主的文化遗存调查与试掘》《二龙湖古城址发掘报告》等书撰写工作,主编《中东铁路支线四平段调查与研究》《叶赫河流域先秦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等书,并在《考古》《东北史地》《满族研究》《北方文物》《博物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理论研究和文物普及文章近百篇。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