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长影:从“满映”到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91655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溯源长影:从“满映”到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9165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溯源长影:从“满映”到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2019-07-11 10:29 | 来源: 长春晚报

  自1992年开启的中国长春电影节,到2018年,已经是第十四届。眼下,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正在举办,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长影的历史。长影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是全国著名的电影城,这一切发端于何时?长春电影业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中国电影的?

  上世纪30年代之前,长春已有电影放映,但并不生产影片。长春最早出现的可以生产影片的机构是“满映”。伪满洲国建立后,日伪当局为文化侵略的需要,多方筹划建立电影统治机构。首先由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实业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电影国策研究会”,主要负责研究电影政策和建立电影机构,“电影国策研究会”为“满映”的建立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满映”——日伪全力打造的远东电影基地

  1937年8月2日,伪满国务院通过了《电影国策案》,决定投资500万元伪币设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同年8月21日,“满映”成立,首任理事长由伪新京特别市市长金璧东兼任。

  今天,坐落在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就是“满映”的旧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可以代表长春电影文化的标志性景点。但“满映”成立之初,总部并不在此。当时的“满映”总部设在伪满新京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日本毛纺织品商店二楼,暂借宽城子二道沟的一座铁路仓库(今长春机车厂院内)做临时摄影棚。

  位于今天红旗街的“满映”旧址,其办公楼和摄影棚于1939年11月竣工,这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电影制片厂,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有6个面积为600平方米的摄影棚,4个录音室。当时的“满映”,设备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从拍摄、照明、编辑、洗印、录音、放映到银幕合成,设备质量精良,性能优异。崭新宽大的6个摄影棚,可以同时容纳很多摄制组拍摄内景使用,为各片种的生产创造了便利条件。再加上先进的拍摄设备,使电影效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39年11月,“满映”迁入现红旗街的“长影”旧址,理事长换成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甘粕正彦。此时“满映”的演职人员由100人增至690人。

  “满映”生产的电影,多是宣传“日满亲善”、“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的殖民统治思想内容,为日伪政权歌功颂德的。随着“满映”的不断扩大,各种“国策片”大量生产,无疑对奴化和毒害东北人民的灵魂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客观上,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中国演员、编导、摄影师、音乐指挥家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新中国建立后,大多数人都成为“长影”和国内其他电影厂的业务骨干。

  艰难创业

  成绩斐然的东影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自杀身亡,“满映”解体。这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筹备工作,在甘粕正彦自杀后的第二天,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与当时的“满映”职员张辛实接触,召开形势座谈会,向“满映”进步电影工作者讲述抗战胜利后的全国形势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8月下旬成立了“东北电影技术者联盟”和“东北电影演员联盟”,后张辛实牵头,将两个联盟合为“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9月下旬,在刘建民、赵东黎主持下,“联盟”召开了全体中国人大会,讨论中国人自己管理电影厂的问题,宣布10月1日成立东北电影公司。东北电影公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一座正规电影制片厂,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影生产基地。

  其后,为开辟东北解放区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央从延安等解放区抽调10万名干部来到东北。在延安大批干部到东北解放区的时候,延安电影团也向领导机关——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提出了到东北接收原“满映”的设备,建立电影生产基地的报告,这个报告很快得到批准。八路军总政治部决定结束延安电影团的活动,将其成员全部派到东北,参加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建设。

  1946年4月14日,苏联红军撤离长春,国民党东北保安第二总队迅即接防长春。几天后,东北民主联军经过激战,一举解放长春,其后,东影接管了原“满映”的设备器材。这时,国民党大批军队运抵东北,并大举进攻营口、本溪、四平等城市,内战局面一触即发。为适应形势变化,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接收的器材运往后方,并动员职工一起前往。

  5月23日,电影厂迁往合江省的兴山市(今黑龙江省鹤岗市),在一所小学校里搭设“厂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将东北电影公司改称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袁牧之任厂长。东北电影制片厂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东影”创办时条件十分艰苦,但成绩却非常突出,从1947年到1949年,他们创下了中国人发展电影事业的六个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的长春,以“满映”为基础,成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制”),著名电影演员金山任厂长。金山还有一个隐蔽的身份是中共党员,早在1945年,他得知其姐夫潘公弼将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东北特派员,到东北接收文化设施后,就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周恩来副主席,周恩来决定利用这个关系,派金山前来东北接收“满映”。事实上,金山也不负众望,经过半年的准备后,在1946年5月26日,带领一批电影专业人员抵达长春,代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接收了“满映”厂房及东北电影公司搬迁后留下的机器设备。金山一行到长春后,广泛接触国民党军政首脑人物,先后同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新六军军长廖耀湘、国民党吉林省主席梁华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郑洞国等人结识,并通过举办舞会、观摩影片等活动,密切了与这些人的关系,在政治上增强了保护色。“长制”建立后,金山还派人接收了伪宫内府乐队,成立了交响乐团,还接收了唱片厂和唱针厂,找到一些机器和唱片。“长制”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东北特派员办公处领导,该办公处设在沈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东影派人接收该厂。

  脱胎于东影

  长影创造辉煌

  从东影(长影前身)建立到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作为解放区唯一一个正规的电影制片厂。中国共产党对东影的建设发展非常重视,从全国各解放区、特别是延安,调集来大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工作者,充实东影,到东影进行创作活动。为培养新中国的电影人才,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东影先后举办4期干部培训班,培养专业干部650多人,使东影干部力量大为增强。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1200多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也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

  1949年春,全国解放在即,为接收北平、上海两地国民党统治区的电影单位和建立全国电影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从东影抽调干部280多人,支援各地电影部门。当时全国和各主要城市电影单位的领导都是由东影的干部担任的。1949年8月,东影将新闻片组调给北影,1950年2月将美术片组调给上影,1951年,将机械厂分出一半,调给南京,组建了南京电影机械厂。一直到今天,全国各地的电影厂,还有不少人是从长影抽调来的。

  从解放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影的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上粗狂豪放的风格,是人们对长影故事片的一贯印象。与北京、上海两大电影制片厂分别设置各专业制片厂不同,长春电影制片厂以生产故事片为主,它曾拍摄过数百部故事片,尤以农村题材和战争题材的影片为长。此外,它还生产科教片、美术片、译制片。

  长影生产的故事片,在上世纪50年代占全国故事片生产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约占全国故事片生产总数的四分之一,到80年代在全国电影制片厂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长影生产的故事片仍占全国故事片生产总数的六分之一。

  解放初期,除了新中国第一部工业题材的长故事片《桥》之外,革命战争题材和农村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华女儿》、《赵一曼》等塑造了抗联的女英雄形象,影片播放后在国内外受到好评。赵一曼的扮演者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平原游击队》中,游击队长李向阳,经过演员郭振清的表演,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郭振清被人们称为“李向阳”。1950年农村题材的《白毛女》上映后,可谓万人空巷。《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与此同时,解放以来长影拍摄的故事片《白毛女》《钢铁战士》《董存瑞》《吉鸿昌》《人到中年》《男妇女主任》《开国大典》《灯塔世家》等多部影片获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政府奖、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重大奖项。

  除故事片外,长影译制片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长影在译制外国电影方面有很大的贡献。1949年,东影完成了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的译制,又译制完成了《俄国问题》和《伟大的转折》,为后来大量译制前苏联影片奠定了基础。1950年,东影译制了32部影片,极大地丰富了全国的电影市场。

  1951年至1960年,是长影译制片生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长影译制前苏联、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埃及、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等25个国家的影片433部,平均每年44部。长影译制片在全国译制片中占很大的比重,截至1953年的统计,全国共完成译制片180部,长影为153部,占总数的85%。1977年到1988年,长影共译制25个国家的影片128部,生产数量较少,但首次译制的国家较多。

  除了占主导地位的故事片、译制片外,新中国最早的美术片也诞生在长影,《皇帝梦》和《瓮中捉鳖》揭开了美术片生产的新的一页。1950年,由于长影美术片组全体20人调往上海,从此美术片生产转移到上海。1958年长影重建了美术片机构,生产的木偶片《自作聪明的小驴》、《人参姑娘》等也都受到好评,但此后美术片的生产一度停止,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长影才再次恢复了美术片生产。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