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沙家浜》中经典角色的生活原型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7808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探寻《沙家浜》中经典角色的生活原型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7808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探寻《沙家浜》中经典角色的生活原型

2020-03-06 14:16 | 来源: 解放日报

  第一次读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是在一本手刻油印的《抗日战争时期稿件》中,那是我父亲与崔叔叔等在原南京军区所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作品。标题叫人想起陈毅执笔的《新四军军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作品取材父亲所在20军,其59师175团前身为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新四军6师18旅52团。

  1958年,父亲所在文工团战友陈荣兰转业到上海人民沪剧团任党支部书记。她与编剧文牧准备创作抗日剧,从南京带回崔左夫等人的征文。文牧说,“崔文使我想起抗战初期,在沪郊生活经历中遇到的许多敌、伪、顽及传说中的英雄形象。”由此孕育了沪剧《芦荡火种》,后改成京剧《沙家浜》。1975年,59师换防商丘,当地欢迎会上就演豫剧《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中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些人物背后的原型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36个伤病员

  众战士: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沙家浜》

  1939年,“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5月,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游击司令部”(“江抗”)之名东进。团长叶飞化名“叶琛”,任“江抗”副总指挥和东路党工委书记。东路是指长江以南、沪宁线两侧、武进以东,直到上海的狭长地带。

  经黄土塘、浒墅关和虹桥飞机场等战役,部队增至5000多人,装备焕然一新。10月,部队西撤,伤病员留在后方医院,实际在沦陷区常熟。伤病员中职务最高的“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回忆:“我们的病床,都设在大大小小的渔船上,这里既是医疗室,也是交通工具。”

  常熟县委把伤病员隐蔽在阳澄湖的芦苇荡里,约定不能生火、唱歌和出港。这芦苇疗养院,晴天才能孵太阳,铁嘴花蝇专叮伤口,只能用苇叶包遮。夜晚降温,草垫给重伤员盖。吃的要等天黑后送来。为充饥,战士谢锡生给每人挖了芦柴根,但到滩外大规模挖又会暴露。

  秋天多雨,湖水淹没伤病员所居的小洲。入夜,伤病员手拉手不敢瞌睡,怕被水卷走。水退后,发现一人被卷走,也不知姓名。这时,原六团参谋夏光召开首次会议。先登记伤员姓名,共36位,其中有被俘日本商人高桥。在《沙家浜》里,伤病员数缩减一半。其实,在唱“要成为十八棵青松”的第五场,亮相只11人,加上“改装划船到对岸”的林大根和张松涛,也不过13人,只因舞台空间有限。

  11月,东来茶馆来一茶客,传达上海指示。当时,宁沪杭一带农村党的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由在沪的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接指示后,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民抗”)司令任天石当晚赶到张家浜,向夏光传达县委重建东路抗日武装决定。“江抗”二团政治处主任杨浩庐也找到他们,叶飞要他带3个连营干部回来重建部队。叶飞说:“苏常地区的基础好,留下的伤病员中有红军骨干,还有武器。”

  11月6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在常熟东塘寺成立。夏光任司令员,杨浩庐为副司令员(实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江抗”先建以伤病员为骨干的特务连,连长吴立夏。

  1940年,新“江抗”首战梅里,并在2月8日阳沟楼一战成名,与偷袭的昆山日军警备队激战大半日,击退敌人并击毙队长斋藤。4月25日,在徐市成立东路军政委员会,原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化名“林俊”主持。“江抗”东路司令部更名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谭任司令员兼政委和政治部主任。1941年,部队整编为6师18旅。

  六团作战参谋夏光

  郭建光: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沙家浜》

  指导员郭建光是《沙家浜》主角。文牧说,起这名是“为了纪念一些健在的或已牺牲的同志,尽可能把他们和剧中人名字联系在一起。如郭建光就用了夏光同志的‘光’字”。

  夏光是湖南武冈县人,1927年,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入党。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为六团作战参谋、“江抗”第五路参谋长。病愈后,为新“江抗”首任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6师18旅参谋长、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华东海军学校校长等。1955年转业到地方,2012年病逝。

  有记者问夏光:你是否就是郭建光?

  夏光答:“戏剧中的郭建光是许多新四军指挥员的一个缩影,而我只是占了一个光字。”

  伤病员里,营以上指挥员有刘飞、夏光和黄烽。刘飞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入党。1938年调新四军,翌年在江阴顾山战斗负伤,一颗子弹打入右胸。因无法取出,秘密到上海美国圣公会同仁医院,化名“王福祥”,住外科大病房第4床,说在湖北种田时中流弹。住院三月,终因弹头被结缔组织包裹,手术有险未取,直到1984年10月24日逝世后才取出。历任新四军6师18旅旅长、华野一纵副司令员、20军军长等,1955年授衔为开国中将。

  黄烽是六团总支书记,福建福安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并入党。康复后,任新“江抗”政治部副主任、29军86师副政委、空军11师政委、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1964年晋升少将,2001年9月1日去世。

  与《沙家浜》里排长叶思中同姓并名字音近的叶诚忠,福建周宁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翌年入党,为新“江抗”二支队一大队大队长。1944年宝应大官庄战斗牺牲,时任新四军6师18旅52团1营副营长。为纪念烈士,大官庄乡改名“诚忠乡”。

  东来茶馆老板胡广兴

  阿庆嫂: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

  ——《沙家浜》

  戏中阿庆嫂的公开身份是春来茶馆老板娘,实为联络员、沙家浜的党支部书记。

  实际上在伤病员藏身的董家浜,有个东来茶馆,为常熟县委秘密交通站。老板胡广兴是任天石的同学。文牧说:“陈荣兰说,戏里男角太多,是否把茶馆老板改成老板娘。”

  文牧为她取名:“阿庆嫂原叫‘阿兴嫂’,想把胡广兴的‘兴’字挂上。后来觉得‘嫂’这个音是朝下缩的,那么,当中一个字必须要着重、有力。‘兴’字显得平,改成‘庆’字便显得音重、有力,也叫得响。”

  老板改女性后是牵一发动全身。首先动她“老公”,留着这个角色会抢戏,阿庆就到上海跑单帮。原型胡广兴,后来也去上海。他入党后,组织说:党提倡一夫一妻制,要他处理好妻妾关系。崔左夫写道:“他对大老婆不忍离异,对小老婆情感甚笃,最后终于决定退党离乡去上海做生意。”

  崔左夫说胡广兴,“他机智勇敢地帮助伤病员们离开险境,为当地人所赞许,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接转移任务第二天傍晚,一无人小船漂离岸。日伪军追问,回答是风刮断绳。敌人要人下湖拉回船。胡广兴首先下水,游不远就喊“救命”,下水的都装出水深游不出去的样子,敌人只得作罢,小船漂远。天黑后,船底钻出来胡广兴的侄子、党员胡小龙,小船连夜把伤病员转至澄西张家浜。

  胡老板胆大又细心。任天石离开茶馆时,胡广兴给他日货“野猪牌”蚊香。敌人对用日货的人,看作“良民”而盘查马虎。

  改动较大的还有胡传魁。文牧道:“老板走后,只剩老婆,年纪又不大,胡司令、刘副官、天子九不会动邪念吗?这样,必须把老板娘与胡传魁的关系摆得更亲近、合理一些。”于是,原本护士蒋淑芳用被单遮住躲在水里的叶诚忠的情节,变成阿庆嫂把胡司令藏水缸躲日军。这样,司令的恩人谁敢碰。

  改动的第三人是胡小龙。文牧觉得,“茶馆里只有一个老板娘,身边有一个成年的侄子,少妇、男囝住在一起,也不很妥当。”就加了沙奶奶,原型胡小龙成了沙七龙,并成新四军家属、阿庆嫂的助手。

  关于茶馆这个重要舞台,文牧说:“南方茶馆生活,我很熟悉。我写‘摆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灶,全靠嘴一张’是得心应手的。”

  任天石:司令本良医

  程书记:草药一剂保平安。

  ——《沙家浜》

  程谦明是《沙家浜》中的中共常熟县委书记。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有两人改名:沙七龙改沙四龙,说沙奶奶七个孩子太多,不利于计划生育宣传。另一个是陈天民改程谦明,也不知何因。文牧取名“陈天民”有讲究:“陈天民是由任天石同志的‘天’字、‘民抗’的‘民’字凑拢来的。”任天石当过“民抗”司令。

  任天石,常熟梅李塘桥人。191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1932年考入上海的中国医学院,1936年回塘桥挂牌行医。1937年变卖全部家产,收购国军丢弃的武器弹药,组织起四五十人的抗日武装。1938年组建常熟“民抗”,任副大队长、大队长。1939年“江抗”东进,“民抗”总部成立,其为司令并入党。

  戏里能见任天石影子,一是程谦明对刘副官自我介绍:“常熟城里,三代祖传世医。”二是不管陈天民还是程谦明,都以郎中身份出现在茶馆。在《芦》中,陈天民开藏头诗药方:“防风、水香与没药,当归、天冬不能忘。最要紧,寄生、红花与石蜜,村醪半斤赛高粱。”九味药名第一字连起来为“防水没,当天寄红石村”。在《沙》里,程谦明借替装病的沙四龙看病,趁刘副官进屋,传令“立刻转移红石村”。

  当年接头的任天石非郎中打扮。崔左夫笔下“来了一位脸孔清瘦、身着细布上衣的中年茶客”。坐临窗单人椅上,向胡广兴要了壶雨前。“一面从怀里掏出钱包来付茶钱,一面小声向对方说,‘蚂蚁爬,噼里扑’全部转移到澄西,否则他们会全部饿死。”“蚂蚁爬,噼里扑”是常熟小商贩一句缩脚韵,“蚂蚁爬(山)”,缩掉的“山”谐音“三”;“噼里扑(落”),缩掉的“落”谐音“六”;“三六”是县委给伤病员的代号。

  伤病员转移张家浜为25人,10人死于败血症,1人被水卷走。任天石决定成立医院,院长是他旧同行杨医生。新“江抗”成立后,以任天石为司令的常熟“民抗”并入。1947年,华中十地委机关迁上海。1月30日,任常委兼社会部长的他在沪被捕,翌年4月在南京被害。1982年5月20日,谭震林到常熟虞山,祭扫任天石等烈士墓。

  胡肇汉并非草包

  胡传魁:挂钩三方来闯荡,老蒋、鬼子、青洪帮。

  ——《沙家浜》

  “胡传魁。‘传’字也轻、缩,‘魁’字就突出了。再根据他这人的性格,有点胡搞,便让他姓胡。”文牧没想到,他虚构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对上了当年阳澄湖游击队司令胡肇汉。但这胡司令并非草包,阴险毒辣如刁德一。

  胡肇汉,湖南岳阳人。岳阳警官训练班毕业,当过江苏省第一区水上警察中队长、青浦县水巡队长等。八一三事变后,投奔太湖伪军程万里部任副官。1938年,应当地士绅陈味之的抗日游击队之邀,程部六支队司令何锡光带胡肇汉加入。胡在陈部发动兵变,杀陈并夺其队伍。

  因他举抗日旗帜,1938年,上海的八路军办事处派宫岳等到胡部做工作,促使其与常熟“民抗”合作。1939年,“江抗”东进,叶飞到太平桥找胡谈话,收编其为独立一支队,胡为司令。“江抗”西撤,他看苗头不好,请病假回阳澄湖,拉起旧部四五十人。

  新“江抗”成立后,夏光与杨浩庐几次联名写信给胡肇汉无回应。夏光说:“他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是该地区的地头蛇,棍子深。他在那里,其他土顽部队也不敢随便来,对我们恢复常熟地区的根据地较为有利。”

  后得知胡有家在阳澄湖北岸车渡,就派人到那里等到他。当晚同住一地主家,做他工作,委他新“江抗”副司令,不要求其部队与我们一起行动。翌日,胡说他部队在附近,请我军同志去训话。夏光说,一起开联欢会,准备饭菜,慰问两头肥猪。下午,双方部队在一起,演戏、唱歌、聚餐。此后,胡态度有变。

  1940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胡肇汉见风使舵,为国民党第二区保安第一团团长,又充当忠义救国军先遣队。制造摩擦,捕杀新“江抗”湘城办事处主任钱良臣等。皖南事变后,他参与袭击我阳澄县政府,残杀县长陈鹤。1941年,窜犯苏常太根据地遭我军打击。

  抗战胜利后,胡肇汉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吴县阳澄区区长。1949年先逃台湾,为“江苏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第二纵队”副指挥官,后潜回上海。1950年9月15日,在浦东被捕。11月28日,苏州行政区人民法院判其死刑,执行枪决。

  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开排文牧执笔的《碧水红旗》。翌年首演,改名《芦荡火种》。1964年,被北京京剧团改为京剧,毛泽东看后欣然改名《沙家浜》。

  20世纪80年代初,常熟横泾改名为“芦荡乡”,1992年,芦荡乡改名为“沙家浜镇”。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