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长春的新兴工业(上)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6044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清末民初长春的新兴工业(上)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6044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清末民初长春的新兴工业(上)

2021-10-11 16:14 | 来源: 长春日报

  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列强全面入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的内外压力下,清政府接受了改良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改革官制、开办新式教育和实业、创办新式军队、实行司法改革等等,史称“清末新政”。长春全面推行新政的时间稍晚,陆续开始于日俄战争之后,但由于长春地处东北平原中部,周围是广阔的平原和半山区,农林资源极其丰富,加之日俄势力此时已进入东北,地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连接点的长春迅速进入了“华洋杂处”的状态,蒸汽机、化工等西方近代工业机器和技术很快传了进来,与长春本地资源及原有的手工业相结合,迅速形成了长春的新兴工业,如火磨、火柴、电力、烛皂等等。

  民国成立后不久,一战爆发,欧洲各国受战事影响,对华“洋货停运”。农工商部鉴于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棉纱停运而我国江浙等省纱厂均有大发展的例证,要求工商各界“乘机扩充”,这样“既免利权外溢亦可安插失业工人”,一举两得。在这一要求下,整个一战期间(1914年~1918年),不仅全国各地政府大力倡办实业,还有不少有识之士积极呼吁并身体力行。长春的新兴工业在此背景下继续发展,形成规模,有力地推动了长春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时期长春的新兴工业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长春原来没有的、完全仿照西方创办的工业,如电力、火柴、烛皂、化学印染等。这类工业的特点是,从设备、技术到管理,完全向西方学习,甚至连企业也是由外资开办或中外合资开办的。

  另一类是长春原有的,如制粉、油房(亦称“油坊”)、印刷、纺织、服装等,这些行业在这一时期引进了一些西方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使原有的生产手段或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较大地提高了产品数量和质量。这类工业的特点是,企业的生产工序和管理都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核心设备或关键工序上使用了西式机器或技术。

  从清末到一战结束的十几年间,长春的新兴工业企业有的快速发展,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如火柴和火磨;有的发展参差不齐,稍快些的如榨油、纺织、化学印染等,发展慢的或因克服不了一些客观困难而夭折的亦有,如烛皂。但不管如何,长春的工业化进程由此拉开序幕,开始融入整个东北工业兴起的大潮中。

  壹 动力机械进入制粉、榨油行业,出现火磨、机器油房等近代工业企业

  当时,东北有三大传统工业:烧锅、油房、磨房(即制粉)。这些工业都以人、畜为动力,依靠简单设备、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生产,属于手工业范畴。清末光宣年间,随着蒸汽动力机械进入长春,这三大传统工业相继发生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嬗变为以动力机器为生产工具的近代工业。

  首先使用动力机器进行生产的是制粉行业,新式“火磨”直接代替了传统的磨房。

  在历史上,长春的民食是以米为主的,少有面食,“面饼之属为食之上品”。因此,磨面的磨房在长春不太多,即便有也不是专门磨小麦面粉的,一般会同时加工各种粮食。

  当时,长春的磨房多与粮栈、油房等兼营,以石磨为工具,产出的面粉均在当地销售。由于工具粗糙,磨房磨出的面粉较粗,而且产量不高,如欲得到精粉,还需多遍过箩。这些磨房的生产规模一般处于1个班至3个班的水平,1个班是由1台碾子、2至4头牲畜、2个劳动力构成。清末日俄势力进入长春,俄国人和东欧人习惯吃面粉,加之长春人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磨面利润立见丰厚,长春的磨房才多了起来。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9年-1911年),仅长春城厢区域的磨房即达到40家左右,日产面粉约4000公斤。此后至民国元年(1912年),长春城厢有39家磨房(拥有6盘磨的有19家、3盘磨的12家、2盘磨的8家),每年约加工原料3万石,能生产出450万公斤小麦粉和120万公斤麸子。计算下来,日产面粉达1.3万公斤左右,达到了传统磨房生产能力的最高值。

  就在传统磨房幸逢其时、快速发展之时,一种以蒸汽机为动力、高效能的磨面大机器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只是许多磨房主不知道而已。它,被称为“火磨”。

  20世纪初,中东铁路建成,大批俄国人包括一些东欧人陆续来到铁路沿线附属地内定居,其中有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商人、工人等,也有驻军。为了满足这些人的生活需要,俄国利用国内资本,向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引进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制粉工业,通称“火磨”。这种火磨最早出现在哈尔滨,随后出现在长春二道沟宽城子站附属地内,时间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中东铁路工程师、塞尔维亚人苏伯金(音译)投资100万元(羌帖)开办。该火磨名称叫“亚乔辛”,使用的机器由德国生产,厂址在当时的宽城子站西北800米处(原长春机车厂厂区内),厂区占地4万平方米,厂房占地近2000平方米。亚乔辛火磨是长春最早的外资工厂,也是长春最早使用蒸汽机的近代工业企业。

  火磨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当时长春没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的原理,所以火磨进入长春之初就像一个怪物。它怪就怪在:烧起一个大炉子,就可以让成百上千斤的面粉从一堆钢铁中流出来,而且速度极快,这让使惯了驴拉石磨的人着实吃了一惊。就在包括地方官在内的许多长春人都对它敬而远之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荆山的长春人却近距离地接触了它,并由此发迹,成为此后近半个世纪中长春最大的实业家之一。

  王荆山(1876年~1952年),祖籍山东,生于长春大屯,幼时家境贫寒,少年辍学(私塾),21岁时到俄国做小买卖,学会了俄语,后来被逐回国,此后一直在长春经商。亚乔辛火磨开工时,他便给苏伯金当起了买办。日俄战争发生后,苏伯金逃往哈尔滨,王荆山承担起护厂任务。战后亚乔辛火磨重新开工,苏伯金为报答王荆山的护厂之恩,便将火磨所产的面粉全部交给他包销。于是,王荆山就在长春城北门外开设了裕昌源粮米铺,销售亚乔辛面粉和其他粮食制品,获利甚丰。

  由于没有相关资料保存下来,我们对亚乔辛火磨的产量不得而知。不过,当时的长春位于北满小麦产区内,面粉加工原料供应充足,又可以直接利用中东、南满两条铁路线发货,保证面粉销路,由此可以推断,这里的面粉加工生意肯定不错。没几年,这样便利的地理位置便又吸引了俄国人和日本人前来办厂,加工生产面粉。来长办厂的俄国人叫赛米扬科夫,投入资本金8万卢布,生产能力不高,宣统二年(1910年)开工生产;日本方面则是设在铁岭的日商满洲制粉株式会社开设的长春分工厂,额定资本金100万日元,实投50万日元,使用美制机器(250马力),一昼夜能加工小麦9万公斤、生产面粉2400袋。满洲制粉株式会社长春分工厂1912年建厂、1913年开工生产,一跃成为长春最大的制粉企业,并持续多年。当然,两厂都设在各自的铁路附属地内。

  看到了火磨巨大的生产能力和面粉的广阔市场,王荆山这时也动了办火磨的心思。他于1914年春集资3万元购置机器,在粮米铺添办了火磨,生产面粉,当年就获利十几万元。此时恰逢“一战”爆发,亚乔辛火磨厂主苏伯金急欲回国,便于1915年以4.9万卢布的低价将火磨兑给了王荆山。

  王荆山在开办裕昌源火磨和接兑亚乔辛火磨时,正值“欧战发生,洋粉之输入完全杜绝”,同时参战的俄国为补充军需而在中国东北大量收购面粉。于是,东北的面粉价格连连上涨,使裕昌源火磨的生产非常兴旺,当时有60名工人,每昼夜加工小麦4.4万公斤,日产面粉800袋,行销长春、哈尔滨及东北其他地区。

  为了运输方便,同时受日本满铁附属地内基础条件的吸引,王荆山在接兑亚乔辛火磨的同时,在头道沟满铁附属地内购得土地7000坪(每坪约合3.3平方米),修建了厂房、道路和住宅,将两处火磨机器迁来,又新添了一套德国的先进设备,建成新厂。新厂1917年投产,共有15台动力磨,每昼夜可加工小麦5.2万公斤,日产面粉1200袋~1500袋。新开工的裕昌源火磨,产量虽然仍低于日商满洲制粉株式会社长春分工厂,但却是长春首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火磨和近代工业企业,引领了长春民族工业的潮流。此后至东北沦陷前,他又先后买下吉林桓茂火磨,在哈尔滨设分工厂,在长春增设碾米厂、烧锅,通过大连出口粮油,投资整理益通商业银行,出任长春信托公司董事长等,成为民国时期长春实业界的重量级人物。

  看到长春发展火磨的条件得天独厚,国人投资办厂的热情也分外高涨,至一战结束前后,又有亚洲兴业(1917年投产)、福顺厚(1919年投产)、天兴福(1919年投产)、同源(1919年投产)4家火磨相继投产,都设在头道沟满铁附属地内,使长春的火磨总数达到7家(中资5家、日俄资本各1家),一昼夜总产量可达一万五六千袋面粉,成为长春近代工业的代表。

  有了快速发展的火磨,长春传统的磨房虽未被完全淘汰,但已退至边缘地位。

  继火磨之后,长春最大的传统手工业——油房,也开始采用动力机械进行生产,步入了近代工业的行列。

  在人们传统的食品油结构中,只有动物油脂与植物油脂两种。长春一带原本居住的蒙古族人食用的是牛羊等家畜的动物油脂,后来以汉族人为主体的流民在这里开垦并定居后,食用的油脂主要是从豆、麻中榨取的植物油,同时辅以部分家畜的动物油脂。因为植物油的榨取较为复杂,不像磨面那么简单,所以一般都由油房专门制作。长春及周围地区盛产大豆,而且价格便宜,因而长春的油房产生得很早,至少在19世纪初就与酿酒的烧锅同时产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开港后,东北以大豆为主的“三豆”(大豆、豆油和豆饼)迅速商品化,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需要大量豆饼,加之日俄战争后铁路全部开通,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各地油房的兴起。长春的油房也随之增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长春有油房20余家,宣统元年(1909年)增至35家。其中较大的油房都是与杂货、粮栈、车店同营,主要有公升合、万发合、东发合、益发合等。

  在19世纪中叶,东北的油房全部采用手工操作的楔式榨油法。19世纪末,英商太古洋行将西方的机械榨油机器带入东北,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营口首次使用。这套机器实际上是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解决了油房生产中的两个动力问题:一个是动力滚轮,利用蒸汽机带动滚轮压扁大豆;一个是螺旋压榨机械,利用杠杆转动铁制螺旋机压榨油饼取油。人们将使用这套机器(包括只使用螺旋压榨机)的油房叫作机器油房。与楔式油房相比,其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日本人所著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记载,“机器油房与当时的楔式油房相比,平均每一名工人的工作能力成倍增长,生产费用也减少了三成左右”。

  20世纪初,机械榨油机器也进入了长春的油房。从当时报纸上的广告看,包括长春在内的东北各地油房购买的这种机械榨油机器,大多是日本川崎造船厂大连分厂制造的,“机器之大者,每日制出油饼数万枚,小者尚得饼三百枚以上”。当时长春城北门外有一家日商松永洋行,便代卖这种机器,长春人将其称为“机器油碾”,位于南关的成发栈油房是长春最早购买和使用这种机器的油房。《盛京时报》宣统元年三月十七日(1909年5月6日)报道称,长春“南关成发栈去冬购有机器油碾一盘,每天八班,用豆至三十石之多,每斗出油四斤有余,比之他家获利多矣”。

  继成发栈之后,又有多家油房购置“机器油碾”,其中购置全套机械的又被称为“新式油房”,不购置动力机器、仅装备螺旋压榨机的并不算新式油房,仍与楔式油房一样被归为旧式油房。日本人泉廉治1912年出版的《长春事情》载,宣统三年(1911年)时,长春城厢共有华商油房25家,其中新市街的2家,即信泰公司、福通栈,均为新式油房,分别拥有机械55马力、18马力;旧市街23家油房中,只有增升栈为新式油房,有机械18马力,其余22家为旧式油房。

  新式油房的巨大生产力有目共睹,不仅榨油效率高,而且出油率也高。1913年长春改县,次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有新式油房3家,合计动力91马力,年榨油81600公斤,出机制豆饼48000片;城厢旧式油房减至14家,年榨油67320公斤,出豆饼47520枚。据吉林省商务会调查,当时长春县新旧油房共34家,一半集中在城厢,新式油房则全部开在城厢。

  1914年一战爆发,虽然欧美各国向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减少,但中国的出口情况基本没受影响,尤其是东北“三豆”的出口还在大幅度上升。在长春生活过的日本人在《回顾长春时代》一文中说:“因爆发了世界大战而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除新开设了万发源、永衡谦等新油房外,原来开工不足或休业的各油房也都开满工了。”

  贰 火柴、烛皂等全新的民用轻化工企业在长春出现

  除硝碱生产外,在早期的长春历史上,化学工业一直是个空白。严格地说,长春的硝碱生产也未采用化学方法,只是简单地熬碱和刮硝,而真正用化学方法进行生产则始于清末的火柴、肥皂、蜡烛制造。

  这些工业最初都是从外国引进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载,在东北,“根据俄国人的需要,从1900年起,肥皂、皮革、玻璃、红砖等,都被引进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中东铁路沿线。这些技术的导入,对满洲工业的现代化起了重大的作用”。长春当时正是中东铁路沿线城镇,位于“北满”与“南满”分界点上,正是其“导入”的范围内。

  风声水起的火柴工业

  火柴是舶来品,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开港后进入东北,因此老百姓将其称为“洋火”。在火柴未传入东北之前,东北人的取火方式一般为使用打火镰、留火绳、留火盆,或邻里间互相借火。长春设治之后,还有一种设立公共火种场的取火方式,沿用了许多年。今天宽城区米沙子镇天吉村,在历史上就是一处著名的火种场。

  20世纪初,外国资本家已不满足于仅向东北销售火柴,而开始在东北设厂,利用东北丰富的林木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就地产销,长春由此诞生了火柴工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是日俄战争后日本接手俄国中东铁路南支线开办南满铁路,以及清政府大力倡办实业之时。这年年末,最早来到长春的日本人之一津久居右卫门,看到长春铁路便利,东边吉林等地又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于是联系本地的中国商人张松亭等5人合资,在长春城西门外、大西门内(今平阳街民康路口迤南)创设了一家火柴公司,取名“广仁津”,年产火柴3万箱。这是继亚乔辛火磨之后长春的第二家近代工业企业,也是长春最早的中日两国合资企业,更是东北第一家火柴工厂。

  广仁津火柴公司投产后,产品销路很好。于是,第二年(1907年)年末,日本人高崎翁助在长春和日本广岛筹股,又开办了一家火柴厂——日清磷寸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清火柴厂”),总社设在日本,在长春城内西二道街设支店进行生产。

  前后一年间,两家火柴厂相继在长春开工,分别雇用几十名中国工人到工厂做工,这给当时长春这座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小城带来了近代工业之光,让素有“闯关东”精神的长春人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工业力量的强大。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春),广仁津火柴公司失火,损失严重。日本人厂主便将该公司日股卖给日清火柴厂,中国商人的原股仍保留,然后两厂合一。

  合并后的日清火柴厂长春支店拥有70马力蒸汽机1台及带锯、大小圆盘锯、旋片机、旋梗机等,做火柴杆使用的原料是吉林和哈尔滨等地出产的椴木,生产的火柴为“来福牌”,日产量最初是45箱左右,后来达一百多箱,主要销售于长春及周边地区,也远销辽宁和黑龙江两省。日清火柴厂当时雇用工人约200人,后来规模最大时达350人左右,这些人与当时长春另一个大行业——砖瓦窑业的工人一样,成为长春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看到日清火柴厂在长春开办得红红火火,东北各地也纷纷办起了火柴厂,当时的省城吉林也有人尝试办厂。1914年4月,曾任广仁津火柴公司经理的佐藤精一与几名日本人合资,在吉林县城开办吉林磷寸株式会社,并于1915年4月来长春设分厂,产销“招财牌”火柴。两家火柴厂在长春十几年兴盛不衰。

  昙花一现的烛皂生产

  宣统元年(1909年)年初,在时任长春知府孟宪彝的支持下,由长春府人周晋生与怀德县人臧冠三发起并招股,在长春城内成立旭东烛皂公司,运用西方化学方法生产蜡烛(俗称“洋蜡”)和肥皂(俗称“大块胰子”),成立后不久就生产出肥皂数十箱。宣统元年五月,“因资本不济歇业收账”,臧冠三退出,周晋生不得不另觅股伙,断续开工。当年秋“由北洋运到洋烛模型、材料,即日赶造”,又生产出蜡烛,“物既精美,复廉价出售”。但是由于资金短缺,长春知府孟宪彝曾允诺资助的公款5000元迟迟未能兑现,一些股东的资金也不到位,宣统二年(1910年)年初,该公司关闭。长春新兴的烛皂工业存在时间仅一年,再次出现则要等到几年以后了。

  (作者孙彦平为吉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