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畔魁星楼 长春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12389
伊通河畔魁星楼 长春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1238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长春文史

伊通河畔魁星楼

2022-08-02 08:28 | 来源: 长春日报

  今天,我们在亚泰大街旁、距离伊通河不远的长春文庙内,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古朴的魁星楼,门两侧悬挂着“笔下龙虎榜,阶前状元郎”的对联。这座建筑虽为近年复建,但是此前有详细记载和影像留存的魁星楼却建成于两个甲子之前的1902年,而第一座魁星楼的修建则要更早。魁星楼的初建、移建和复建,不仅寄托了长春先民对文运昌盛、文化繁荣的殷切期盼,也凝聚着今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追忆之情。

  受科举制影响,魁星文化在我国十分普遍,全国各地都曾建有魁星阁或魁星楼。100多年前,长春老城东南方也有一座魁星楼,是当时名符其实的“地标建筑”。它的兴建被时人寄予厚望,它的损毁则令人惋惜不已。

  

  长春最早的魁星楼

  奎星本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后被尊为主宰文运之神,俗称“魁星”。魁星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东汉时期的《孝经援神契》中就有“奎主文章”的记载。

  传说魁星是文昌帝君的侍神,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一旦被他手中的朱笔点中名字,便会文运亨通、金榜题名。魁星虽然主管文运,但古人却将其塑造得面目丑陋、表情狰狞。他赤发环眼,头上长角;左手持墨斗,右手握朱笔;左脚凌空翘起,右脚站立在鳌头之上,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在我国古代,各地多建有魁星阁或魁星楼,尤其是各级儒学中,几乎都有此类建筑。

  由于清代统治者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长春建城时间较晚,到嘉庆五年(1800年)才设立厅治。根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第一座魁星楼建于关帝庙中,始建年代不详。关帝庙原址位于今天长春市南关区伊通河边的高地上,“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建祠宇及禅房五间,道光(1821年~1850年)时添建六楹”,除了大门、正殿,配殿外,还有魁星楼等建筑。遗憾的是,这座魁星楼只在史料中留下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对于其规模和样式,目前尚未发现详细的文字记载。

  

  魁星楼的移建

  代表文运的魁星楼,建在有“武庙”之称的关帝庙中,这种状况因为一位地方官的到来而改变,他就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就任长春知府的王昌炽。

  王昌炽到长春任职之时,正逢多事之秋。他在积极处理内政外交等各项事务的同时,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希望借此移风易俗。他在这方面首先启动的两项工程就是“复建魁星楼以开启文运”和“购买杏花村,建课农山庄,以教民知稼穑”。其中,魁星楼的移建工作在他到任后不久即着手进行,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完工,足见其重视程度。他还以与客问答的形式,撰写了一篇《移建魁星楼记》,详细记述移建魁星楼的时间、原因和目的。这篇文章被《长春县志》收录,成为研究长春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

  王昌炽到任后,认为长春“人烟辐辏,富且庶矣”,“亦不乏彬雅温秀可敬可爱之材”,可是“登金马步玉堂者盖寥寥然”。也就是说,当时科举高中的人数与地方经济发展不成正比,因此要大力提倡文教事业,让更多的人通过科考入仕,使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在他看来,“文运之振兴,以兴学为权舆”,除了“整顿书院,严定课程,以兴实学;聘儒之有行者,朝夕宣讲《圣谕广训》”启发民智之外,“犹虑地运之未灵也”。即在兴办学务之外,还要有“气脉”加以辅佐,而“魁星为天府之文明,兹之建楼,所以为文明之标志也”,他希望通过魁星文化来彰显文明、开启文运、涵养“气脉”。但是,当时长春的情况是,“旧有魁星楼立于武庙中,位置既觉非宜,观瞻亦形不肃”。这位新上任的知府将目光投向了长春城东南方,决定将寄予厚望的魁星楼移建到那里。

  在我国古代堪舆文化中,东南方属“巽地”。巽,八卦之一,代表风,亦指东南方。古人认为,东南方向为生气、秀气之所,主文运。因此,我国很多古城的东南角建有魁星楼(阁),魁星阁因此又称“巽阁”。有的城市即使魁星楼(阁)建于其他方位,后来也移于城市东南方。比如山西平遥古城南面的魁星楼,建于清康熙年间,于同治年间移建于东南隅。

  此外,知府王昌炽相信的“堪舆之理”认为,一座城市如果东南洼则地轻,地气外溢,难出人才。而长春府城东南方是伊通河,正是地势低洼所在,常遭水患。如果把魁星楼移建于此,既能振兴文运,又能镇治水患,可谓一举两得。当然,把发展文教和治理水患的双重重任寄托在一座建筑上,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则是现实条件和文化传统使然,反映出地方官员和人民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期盼。

  

  魁星楼的样式

  根据《长春市南关区地名志》记载,王昌炽此次主持移建的魁星楼,为3层塔式楼阁,高3丈,砖木结构,楼内有魁星像。据当时的报纸《盛京时报》报道,此楼地处长春东南隅,“高若干丈,其内柱梁非常高大,上架楼板数层。”发行于民国时期的一张明信片上,印有长春魁星楼的全貌。这座建筑颇显巍峨,底部有基座,向上逐层收缩,形似宝塔,为重檐彩绘六角攒尖顶。第一层为青砖砌筑,上有圆形窗洞;二层、三层外侧有环形柱廊,柱头有斗拱、檩、枋,檐下雕梁精美。二层环廊内有砖制内墙,墙上有窗洞。另外,魁星楼的周围砌有围墙。

  除了这张明信片,在《盛京时报》刊登的一系列东北风景照中也有这座魁星楼的照片,与明信片出自同一张底片。此楼在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魁星楼建成之后,成为长春府城东南方的最高建筑。站在魁星楼上极目远眺,沃野千里,伊通河蜿蜒如带。为此,王昌炽在《移建魁星楼记》中感慨地描述:“斯时也,膏雨时澍,熏风徐来,清溪环流,万山遥映。”当时,长春学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都要到这里参拜,祈求金榜题名。

  

  魁星楼的位置

  关于魁星楼的位置,《移建魁星楼记》只提到“将移建魁星楼于城之东南隅”。长春历史研究专家于泾先生在《长春史话》中说:“和长春文庙有关的,还有一座魁星楼。这座建筑物,原在关帝庙里。”一些研究者认为魁星楼就在长春文庙内,近年复建魁星楼时,也将其建在文庙内。笔者根据现存史料认为,历史上的魁星楼位于文庙南侧的伊通河畔。

  首先,现存的魁星楼废墟照片显示,该建筑独立成院,位于伊通河边,正门前就是水流平缓的伊通河。其次,通过对长春市档案馆收藏的《长春府城厢区域图》等历史地图进行比较印证可知,文庙与魁星楼中间隔着东二道街,最少相距100余米。笔者根据地图比对推断,魁星楼大致在今天全安广场派出所东南方向的伊通河岸高地上。不过,经过近百年的开发,这里已经找不到魁星楼的任何痕迹了。

  

  魁星楼的损毁

  移建后的魁星楼虽盛极一时,却命途多舛,数年后即因科举制度的废除而风光不再,15年后更是毁于一场大火。对于发生在1917年7月12日19时的这场火灾,当时的《盛京时报》进行了详细报道:“城东南隅旧有魁星楼一座……乃昨十二号晚七时,天降大雨,忽然雷震一声,移时该楼起火。由上层烧下,奈四围皆系砖镶,欲救不得,竟烧至次日午后,尚未熄灭矣。”《盛京时报》在火灾发生一个月后的报道中,推翻了之前关于火灾原因的说法,称“本埠魁星楼前被四区警察失慎燃烧”,也就是说,魁星楼被烧毁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当时应当有修复的打算,因为文中提到,警察厅长田伯海“已允赔偿小洋一千五百元,为建筑整理该楼之资,俟此款如数交付,即兴工修造”。至于后来赔偿与否,目前尚不得而知。而当时长春财政困难,无力出资再建魁星楼。从此,长春府城东南方失去了曾经的最高建筑。

  在长春历史上,与“魁星”有关的还有长春商埠的一条街路,名叫“魁星街”。这条小街至今仍然存在,位于大经路东侧,与永春路垂直交会。成书于上世纪20年代的《长春县志》和1926年的《盛京时报》都曾提到过这条街,可见其历史已达百年左右。不过,魁星街距离魁星楼很远,二者应当没有必然联系。

  2011年至2012年,长春市政府出资在长春文庙东南角复建了魁星楼。对长春人来说,魁星楼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也凝聚着先人为发展文教事业、移风易俗而作出的努力。(杨洪友)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