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写作中,与故去的亲人重逢 对谈•名家-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0025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对谈•名家

冯丽:写作中,与故去的亲人重逢

2017-01-06 | 来源: 天津日报

  冯丽《如归》封面

  冯丽 作家、教授。现任职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笔名皮皮,出版有长篇小说《渴望激情》《比如女人》《爱情句号》《所谓先生》,短篇小说集《全世界都八岁》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

  印 象

  从皮皮到冯丽

  冯丽很酷。网上有张照片,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她活脱一个女朋克。她的说话方式也很酷。问她:“您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呆着。”接着又说:“哪儿也不去,谁也不爱,啥也不干。”语气中透着干脆。

  实际上她也是个干脆的人。她曾经的笔名叫“皮皮”。“这个名字是童话《长袜子皮皮》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我很喜欢。”这个笔名她用了二十几年,但是她的新书《如归》里面,连作者介绍都没再出现“皮皮”两个字。冯丽说,因为现在这名字给她带来压力了,“因为它要求我年轻。”所以她向皮皮说再见。

  最初的写作是因为童年经验。她很早就对写作有兴趣,所以高中毕业后报考了辽宁大学中文系。1985年大学毕业后,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她去了西藏,在《拉萨晚报》做了四年的记者。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她写了近百万字,但发表第一篇小说《全世界都八岁》的时候已是1987年。然后又有了一篇同样童年视角的精彩中篇——《有天井又带回廊的房子》。

  离开西藏后,她回了沈阳,在艺术研究所工作。生活的繁琐使她陷入瓶颈,有四年时间没写小说。后来她调到春风文艺出版社做编辑,一位同行对她说,你写书吧,写得要好看些,写都市男女的爱情。她便尝试着写。于是有了《渴望激情》。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由徐静蕾、王志文、江珊等当红影星担纲主演。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皮皮的小说受到广泛关注。这个曾与余华、格非、苏童等人一起被称为“先锋派”的作家,转型成了一名畅销书作家。“那时我是假先锋,我懂的文学比现在少多了。”她常这样自嘲。

  写作曾经给她带来名声、收益,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当她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之后才发现,这种生活让她感到痛苦。“写作带给我许多无奈,不写又不行,已经干不了别的。”上世纪90年代,冯丽去了德国,“想开开眼界”。结果德国也没呆住,又回到了沈阳。

  2012年,冯丽的父母相继去世,皮皮的写作再度陷入危机。她开始思考父母亲人离世带来的启示,同时反省自己过去创作中的沉积。在新的视角下,她发现了老年人世界另外的真实,某种日常中大家因为习以为常进而忽视的真实。从自己的父母亲人,到身边所见所闻,她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简单和沉重。这让她找到了新的出口,她把视角转向养老问题,细描垂临人生尽头的种种姿态。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特别是,当你老了,如何好好活着,如何活得明白、活得精彩?冯丽用一本书的篇幅告诉你答案:“除了内心真正地面对,我们没有别的出口。”

  通过书写进一步理解了父母

  理解了我自己与他们的感情

  记者:您最早动要写《如归》这本书的念头,是出于怎样的原因?

  冯丽:2010年前后,我开始写一部关于老人、晚年、临终的长篇小说。内容与我那时的经历有关——父母病重等。到了2012年,我父母相继去世,我自己也立刻开始了一种危机的状态,无论身心,还是写作。重新面对已经写下的那些文字,感觉无法更改、完善,于是放下了。之后“陷”在一种心灵的危机状态中,无力自拔。

  作家一贯过于强调的自我,一旦弱下来,也有好处。可以看见以往创作中的问题。总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2015年前后,我开始重新创作,先是拿起了已经完成的长篇,想改,结果,都扔了,重新写了。

  记者:在这次写作过程中,是否对您逝去的父母有了新的理解?

  冯丽:通过书写,我确实是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我的父母,理解了我自己与他们的感情,百感交集。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时间,需要被等待。我是被动理解这一点的,要是没有危机,也许,我就与这样的机会擦肩而过了……我十分感谢这个机会,重新书写这些,过程中,重新面对故去的亲人。

  记者:这本书写您的亲人,写您的亲身经历、感受,完成这样的一部作品时,您考虑过写作技巧吗?对您来说,它是小说还是散文?

  冯丽:对我来说,它首先是真实的。我说的这个真实,表现方法虚构与否,我想,对作者和读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到达是真实的,能发出真实的回声,才是根本。也是在危机中,我意识到文学表现方式的锈蚀和斑驳,许多传统意义上的表现方法,已经不具备昔日的表现力,为什么还要以它为标准或参照呢?!我尝试过很多形式,寻找新颖,结果,每个找到的形式都不能陪我走得远一点儿。最后,我对所要表达的内涵有了新的面对和认知,这个形式自动出现了,类似水到渠成。它是小说,也是散文,放到一起,表达了我的内容。《如归》,是一本书,写了与死亡有关的事情……可以当散文读,也可以当小说读,这就够了。

  记者:您这本书里面专门有一部分讲别人的故事,占了很大篇幅,这些故事从何而来?为什么要穿插进来,采用这种交错的结构方式?

  冯丽:其实,我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垂死·童话》,所讲的故事,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是围绕迟暮和临终。把这些“虚构”的故事穿插进来,展现了一个断面,从自家那里蔓延开去,变成画幅更大的景色。这是目的所在。故事的来源是道听途说和想象。

  记者:其实从读者角度来看,《如归》还是有现代派小说的影子,您怎么看?

  冯丽:这说明我的目的达到了。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