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心里盛满对孩子们的爱 对谈•名家-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3242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海伦:心里盛满对孩子们的爱 对谈•名家-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3242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对谈•名家

海伦:心里盛满对孩子们的爱

2017-06-19 10:10 | 来源: 山西晚报

 海伦_副本.jpg

  ■个人简介

  海伦,原名王琦,1972年生人,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希望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山西大学外语学院翻译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出版著作、译作20余册。儿童文学著作 《小城流年》获2015年冰心儿童文学奖,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5年12月 “中国好书榜”;《小萝卜双语故事 (5册)》获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奖,2010年中国首届童书金奖,版权输出国外。

  ■获奖对话

  记者:我知道您在希望出版社工作,还是山西大学外语学院的兼职硕士生导师。百忙之中写了一本书,获得了“赵树理文学奖”,谈谈您的感受。

  海伦:很偶然,很幸运,很感恩。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去获什么奖,就是有种酝酿良久、必须倾吐的欲望,这可能就是写作的积累要找到出口。获得赵奖,对我的儿童文学写作意义重大。获知得奖的那天天空飘着雪花,《小城流年》付印那天天空也飘着雪花。我想儿童文学创作是从容的,服从心灵的呼唤,就像天空飘着的雪花,安静轻盈、纯净美好。

  目前,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黄金发展期。我们迎来了儿童文学创作的好时代。获得 “赵奖”,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地创作。

  记者:您觉得这本书为什么能获奖?

  海伦:写《小城流年》,是一种童年记忆和童年感觉的全部打开。于我而言,多年的城市生活经历像熬粥一样,文火慢炖,以我认为最合适的形式呈现给记者。书出版后,得到中小学生们和一些60后、70后的喜爱,尤其是在太原生长过的记者们。我想,那种简单、质朴、童真的情愫首先打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打动记者吧。

  ■获奖作品介绍

  《小城流年》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70后作者用散文的笔调,以成人的视角回望童年,通过主人公“小青子”从出生到18岁的成长经历,讲述了记忆中一座城市及时代的变迁。6个章节彼此联系,又可独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绘就一幅恬淡、温暖、童趣的童年生活水墨画。中国古典诗词情怀弥漫字里行间,乡愁、亲情和友谊,点墨于胸,落笔于情。用色彩斑斓的文字描摹四季自然的变化,用五味杂陈的感受品味人间烟火的味道。

  透过温暖、细腻的文笔,童年往事超越个人色彩,成为永恒的文学主题。

  海伦的获奖作品《小城流年》是一本紫色封皮的书,从排版到装帧、从文字到插图,好看、耐读。海伦从事出版工作,其专业程度从这本书可见一斑。

  初夏的一天,访谈在海伦家古色古香的书房如约进行。品一杯香茗,听海伦畅谈家庭、事业、人生、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上种种对于文学的滋养,获益匪浅。

  她是个有思想有品位的女作家。

  A 业余作家是用“残生”写作的

  记者:人们一般都是年纪大了才写自传,您怎么现在就想到写自传了?

  海伦:我一直想把童年感悟记录下来,但苦于没时间。2014年,孩子们渐渐长大,有时间梳理之前的生活了。另外,我大学的专业是翻译,毕业后很多同学义无反顾地离开太原、离开中国,但我一直生活在这里,和我的家人过着平凡而幸福的日子。对于这座城市,我熟悉她的身姿和步履,熟悉她的呼吸与气息。我认为生活纵然枝蔓丛生,但五彩斑斓,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欣然提笔,开始记录我的成长及对这座城市的感情。

  记者:您不是专职作家,怎么安排工作与创作的?

  海伦:我是这样形容自己的:在创作与翻译之间、在中西方文化之间、在读书写书出书之间行走。其实很多作家都是这样。我最近读王鼎钧的《碎琉璃》,他在后记中写道“我们都用残生写作,意思是把一天中最好的时光、最多的精力交给职业,任凭一些屠宰灵感湮灭创意的事务反复消耗磨损,只能侥幸剩些气力,花费在笔墨驰骋上……”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写《小城流年》这一年,我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后,辅导孩子们写完作业、安排他们休息、审阅了单位的稿件,等到夜深人静时开始一点点回忆、写作。有时出差几天回来,先把之前写的从头到尾重读一遍,酝酿好情绪再接着写,很费时间和精力。

  记者:好在您的工作跟儿童文学的写作还比较接近。

  海伦:职业和兴趣合二为一,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在少儿出版社工作17年,做了10年国外童书引进工作,现在做中国原创童书出版,职业经历激发了我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热情。像鲁迅、冰心、巴金等老一辈文学大家,他们都是先翻译、编写,最后才自己创作,吸收众长,弘扬传统,写出独特的东西。我要向他们学习,在工作、阅读中不断思考,用这种思考指引自己写作。

  记者:这本书的基调是快乐的,其中穿插着中国古典诗词、城市的历史,很有质感,语言、意境都很美。

  海伦:儿童文学评论家李丽芳认为,我们应该像呵护儿童一样呵护儿童文学,二者内在的精神气质是相通的。我的儿童文学观是要给孩子们传递一种向上、向善的观念,把真善美融入作品中,好的儿童文学应该给儿童的精神镌刻上高贵的纹理,让他们精神愉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入口、基础,甚至是核心,孩子们应该从中读出美的东西。

  记者:您的《小城流年》和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都有一个“城”字,有评论称您的作品可以媲美《城南旧事》,您怎么看?

  海伦:我很喜欢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还收藏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版本,是关维兴老师配图的,文图相宜。至于我的这本小书,自知有巨大差距。对于一个写作者,童年真的是取之不竭的宝库,无论素材、情趣甚至文学的力量。

  记者:您的故事背景是老太原城,书中配着肖刚老师的插图,相得益彰,你是怎么想到和肖老师合作的?

  海伦:写这本书的想法由来已久,偶然的机会看到肖刚老师手绘的太原古建筑画册,他简洁深沉的钢笔画一笔一笔描画出那么多街头巷尾的老屋旧宇、断壁残垣,一下子勾起对这座城市和我的童年的回忆。仿佛掉入了童年时光的隧道里,很多往事浮上心头,不得不写了。我告诉他我大致要写什么,后来又给他看了部分手稿,肖老师说你写的就是我的童年,由于我们有相似的经历,文图创作配合得很默契。

  B 读书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梦想

  记者:您母亲早年留学英国,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您是英语专业出身,从事过翻译、教学、对外出版工作,看来母亲的影响很大。

  海伦: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母亲对我的培养一点不功利。她认为我们应传承的东西便会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渗透。我从小读书的习惯是母亲帮我培养的,高考那年我还在读拜伦、雪莱的诗。她让我幼时习画,奠定了我最初的审美。我相信爱艺术、爱文学的种子需要早早种下,静待花开。就连写这本书,母亲对于我的写作技法、构架,给予了很好的意见,她专门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建议我用第一人称写作,多体现童趣,包括一些有趣的情节,都是我们一起回忆的。

  记者:您搞童书出版,自己又写儿童文学,您认为好的儿童读物是什么样的?

  海伦:不讨好孩子,有真正的心灵涌动,能激励、鼓舞孩子。儿童文学创作,难在一清如水,看似单纯,但并非简单;看似随意率性,却涵容宽阔、思维缜密,极清浅又极深刻。在引导读书、写作方面,我有些许感悟:在不同的年龄,指引他们读合适的书,从出版社、作者、图书文图版式、内容多方面综合选择,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有卡通、拼音、大字、改编等多种版本;读经典,中外名著值得一读再读;品类多样,科学、历史、文学、艺术都要涉猎;读有大情怀、大智慧、大家风范的读物。

  记者:换言之,儿童文学作家就要写这样的书。

  海伦:儿童文学是为儿童服务的,给小记者们写有大情大理大义的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读书,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梦想,经典慢读、品类广泛,万不可沉迷于小情小调、打打闹闹。要读那些好书,让他们读思想有高度、精神有亮度、心灵有纯度的好书。我让我的孩子读梁衡先生的《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李泽厚的《给孩子的美德历程》等,目的就是让他们思想有高度、有发现美的眼睛。我个人比较推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一个理想的作家,要为个人写作,更要为时代写作。希望自己多写有筋骨、有温度的东西。

  记者:您说儿童文学作家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您怎样保持一颗童心?

  海伦:这应该感谢我的两个儿子,他们相差8岁,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也延续了我的童年心理期。同时,搞儿童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滋养。儿童将要得到的一切,儿童文学作家也都需要而且将首先得到。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颗童心,这颗童心充满好奇、充满渴望,了解孩子们的天真与喜乐,并与他们一起天真与喜乐。

  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颗爱心,只有你的心里盛满了对孩子们的爱,笔下才能流淌出孩子们喜欢的爱。

  儿童文学作家应该种一颗种子,让它苏醒、发芽、慢慢生长。沉潜光阴,修炼人生,写出留在时光里的种子的印迹,写出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字。

  延伸阅读

  《小城流年》内文赏读

  小院,西房,东窗,冬夜。

  炉火,灯光,鼻息,背影。

  这是七八十年代中国北方一个普通的冬夜。我半夜醒来,揉揉眼睛。耳畔是姥姥、弟弟均匀的呼吸声。我把脑袋伸出暖和的被窝,翻转身,看见妈妈坐在窗前的写字桌前。不知有多少次了,半夜梦回之际,窗前总是亮着一盏黄暖的台灯,妈妈披了件马夹或衣服,端坐在桌前,听见笔端在薄脆的教案纸上沙沙响过,那时夜极静,纸又较脆,妈妈写的大多是英文字母,速度较快,真的是疾书声声响啊。

  炉火已封好,火上卧着铜壶。偶尔有水滴在炉火的表面铁圈上冒着泡泡,发出咝咝的声音。窗外门外有风掠过,门外的棉门帘间或噼啪作响。

  童年的河流,是淌着幸福的。母亲是那冬夜的小火炉,熠熠生辉,曜曜生暖,使冬夜不再寒冷。我们依偎在一起,我们的小家始终温暖,始终有光芒。

  童年的河流,是浸着色彩的。母亲给我们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带我们去乡下,去塞外,去旅游。母亲给我一支彩色的画笔,让我肆意点染纸墨。母亲给我一颗发现色彩、发现美的心。母亲为我们的衣衫走针带线,绣出美,缝出爱。时时处处,都为美而生,为美而存在。

  童年的河流,是飘着书香的。孟母择邻。母亲始终给我们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大多时候都在看书,画画,听音乐。家里的书是越来越多了,生活的风景越来越宽广了。

  漫天风雪的人生路上,有了母亲炉火般的温暖,总有光芒在前方指引我前行。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