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诗人”为何备受李杜推崇 国学堂-文化 曹淑杰 286319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布衣诗人”为何备受李杜推崇 国学堂-文化 曹淑杰 286319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国学堂

“布衣诗人”为何备受李杜推崇

2019-04-24 09:26 | 来源: 解放日报

  “清诗”句句值得传诵,数量不多却质量远超鲍照、谢灵运

  李白诗集中,诗题关涉孟浩然的有五首。他在《赠孟浩然》诗中借用《诗经》“高山仰止”的典故称赞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您那高山仰止的品德怎可企攀?我只能拱手作揖,礼赞您清美芬芳的高尚节操。

  李白才高自负,时人难入其法眼,就连杜甫也不例外。据《旧唐书》记载:“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所谓“饭颗山之嘲诮”,指的是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后人说此诗“盖讥其拘束也”,是李白对杜甫作诗拘束而不浪漫的讥讽。

  杜甫对孟浩然也是称颂有加,认为他的“清诗”句句值得传诵,数量不多却在质量上远超鲍照和谢灵运。这个评价可是相当高了。要知道,杜甫对李白的评价也不过是“俊逸鲍参军”,认为李白的诗与鲍照相仿佛。

  孟浩然的诗匠心独妙,特别是“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开元十六年的一天,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还有人更是称赞孟浩然:“精朗奇素,幼高为文,天宝年始游西秦,京师词人,皆叹其旷绝也。观其匠思幽妙,振言孤杰,信诗伯矣。”诗伯就是诗坛宗伯,就是诗坛领袖。

  开元二十八年,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以侍御史的身份到两广一带选拔官员,途经郢州(今湖北钟祥)刺史亭,挥笔作画《写孟浩然真》。当地士绅将写真勒石亭中,从此郢州刺史亭便改名“浩然亭”,后又更名“孟亭”。

  元和十三年五月,户部侍郎孟简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襄阳。孟简进士出身,又中博学宏词科,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可是,著名诗人张祜路过襄阳时并没有去拜访孟简,而是瞻仰了孟浩然故居,并在《题孟处士宅》一诗中写道:“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张祜直言:孟简虽然身居高位,持节镇守襄阳,但这襄阳并不属于孟简,它只属于孟浩然。这一见解确属卓识。后人又将孟浩然称为“孟襄阳”,他的集子也被尊称为《孟襄阳集》。

  《春晓》可谓流传广泛、文字浅显、意蕴深刻、兴象高妙

  唐人殷璠选评的《河岳英灵集》,以兴象、风骨为旨归,收录盛唐诗人二十四家的诗作。其中,孟浩然的诗作选了六首。

  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选评注《唐诗三百首》,收录唐代诗人七十七家(包括两位佚名作者)的诗作,选诗标准是“脍炙人口之作”。时至今日,《唐诗三百首》仍是影响最大的唐诗选本,除了明代李攀龙的《唐诗选》或可比拟之外,其他选本包括袭用“唐诗三百首”之名而略有增删者,均无法比肩。

  在这部影响最大的唐诗选本中,孟浩然的《春晓》可谓流传广泛、文字浅显、意蕴深刻、兴象高妙。

  《春晓》的文字确实颇为浅显,以至于注释者不多。在已有译解的名家版本中,都将“不觉晓”解作“不知不觉天亮了”,或与之相近的意思。也就是说,都把“觉”解作“知觉”或“感觉”。

  例如,清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注云:“春晓贪睡,虽晓而不知晓。”抱恨轩主《白话句解唐诗三百首》,将首句解作“春夜好睡,不觉醒来已经天明了”。梦花馆主《白话注释唐诗三百首读本》,将首句解作“春天好睡,醒来不觉,已经天亮了”。

  又如,《中国历代诗歌选》将“不觉晓”注释为:“不知不觉天亮了。”《唐诗选》的解释时:“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少睡,故既眠而不觉晓,直到闻啼鸟才知觉。”《新选唐诗三百首》认为“春晓”是指春天的早晨、“不觉晓”意指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新译唐诗三百首》将首句注释为:“春天好睡得很,醒来时,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好久。”

  再如,《孟浩然韦应物诗选》将“不觉晓”解作“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唐诗三百首集解》将首句解作“春日好睡,醒来时不觉天已大亮”。《唐诗三百首新注》的说法是:春眠两句,起先还不觉得晓之将至,听到鸟声才知道。《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认为,“不觉晓”是指不知不觉已到了早晨。

  唐朝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写道:“觉,寐之寤也,音工效反。”所谓“寐之寤”,就是睡觉醒来;所谓“音工效反”,就是这个“觉”读音为“jiào”。

  《康熙字典》的“觉”字下,则有这样的记载:“《增韵》:梦醒曰觉。《诗·王风》:尚寐无觉。《史记·高帝纪》:后人至,高祖觉。《注》:觉,谓寝寐而寤也。”《史记》记载,刘邦当亭长的时候,曾经为县里押送一批人去郦山服徭役,中途很多人逃跑了。刘邦估计到不了郦山人就跑光了,就在丰西的湖泽地带停下来喝酒。等到夜里,刘邦对这些人说:“你们都逃走吧,我也要逃跑了。”有十几个人愿意跟随刘邦,刘邦便带领他们连夜在山泽小路中行进,并派了一个人在前面开路。

  开路的人回来报告:“前面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往回走吧。”高祖乘着酒意,上前拔剑将大蛇斩成两段,道路开通了。走了几里,刘邦醉倒在地上睡着了。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见一个老妇人在黑夜里哭泣。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道:“我的儿子是天上的白帝之子,化为蛇挡在路上,结果被赤帝的儿子杀了。”人们认为老妇人简直是胡扯,就想用鞭子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上来时,刘邦已经醒了。人们把刚才的事告诉刘邦,刘邦心中暗喜,跟随他的人也变得更加敬畏他了。这里的“高祖觉”,就是高祖醒了的意思。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第十六载:“后当将终,语诸僧曰:‘吾今日作一觉长眠。’便入室,右胁而卧。明日怪眠不觉,看之久终,方悟长眠语矣。”这里说的是,北齐高僧法常临终前对各位僧人说:今晚要睡一个长长的觉。之后,他就进入室内,躺在床上向右侧卧而睡。第二天没见他起来,僧人们便去室内看,发现他已经故去了。

  明代陈耀文编撰的《天中记》记载:“有孙供奉者,火发于堂,众皆奔逃。有乳姥直穿烟焰中,出,身不焦灼,婴儿尚眠不觉。”孙供奉家的厅堂失火了,众人都跑了出去。孙供奉家里的奶妈和熟睡的孩子都在里屋,奶妈就抱起孩子直接冲过厅堂的火焰,跑了出来,身上竟然没有被火烧坏,怀中睡觉的婴儿还没有醒来呐。

  清代徐枕亚《兰闺恨》第五回《投店》:“春眠不觉,起已晌午,无鸟可闻,无花可落,但风雨如晦而已。”这显然是化用孟浩然的《春晓》,前两句是说春夜睡眠睡得很死,迟迟未醒,起床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那“春眠不觉晓”就是春夜睡眠睡到天亮还没有醒。如果按照正常语序,应作“春眠晓不觉”。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