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才女李清照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61933
千古才女李清照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619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千古才女李清照

2022-12-07 11:06 | 来源: 齐鲁晚报

  千古才女济南人——李清照

  李清照,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彩熠熠的名字,因为她炫目的光辉,国际天文学协会在1987年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这足以说明她的成就灿若星辰,不只闪烁在神州大地的上空,而且在浩瀚的星空中放射着光芒,为天下人所瞩目。

  史书上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济南人,1084年出生在章丘明水。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文学家,师从苏轼,是宋代朝廷命官,母亲出身名门,也善文。李清照生活在书香门第,生性聪颖。其父曾请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晁补之(善诗词书画文,山东巨野人)做过李清照的辅导教师。李清照少年时的作品便很得师长赞赏。例如少女时代她的小令词《如梦令》写的是一个风雨之夜她惜花怜花的心理活动,此词一经问世,便引起文坛轰动,其中“绿肥红瘦”也成为千古名句。另一首《如梦令》中写了她优雅的生活情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得到人们的赞赏而流传至今。  

  李清照16岁那年,其母携她姐弟二人到汴京(宋代首府开封)与其父团聚并在那里定居。李清照18岁时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赵明诚山东诸城人。本来赵父与李父均在朝廷为官,因宫廷斗争李父被罢官,携眷回到原籍山东。后来赵父在京都病卒,赵家也回到山东,李清照25岁开始与赵明诚在青州的故宅隐居十多年。他们在此过着平静优雅的生活。他们情投于琴棋书画,猜书斗茶,热衷于搜集文物鉴赏书画碑刻古籍,著书立说。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及收藏家,其著作《金石录》流传后世。李清照是著名词人,他们夫妻鸾凤和鸣堪称神仙眷侣。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室曰“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来赵明诚被任命到莱州做官,以后又调往淄州。夫妇分居期间她写下了有名的相思之词《一剪梅》,其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道出了浓浓的思念之情而被后人所称道。李清照在此期间有不少词作问世。 

  李清照43岁时金人入侵,汴京很快沦陷,金人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来康王赵构在建康(南京)登位改元建炎,南宋开始。北方局势愈发紧张,山东不时有散兵游勇骚扰,李清照对所收藏的文物甚是担忧。这时她与赵明诚在淄州的居所也收藏了大批文物。祸不单行,此时赵明诚母亲在江宁病逝。他们收拾遴选了十五车文物由赵明诚押送去江宁躲避战乱一并奔丧。而李清照则回到青州整理所存十多间房屋的文物,选了又选都爱不释手。青州顷刻失守,李清照慌乱之中尽可能地带了些文物仓皇汇入难民流中出逃,青州十余间屋子的珍贵文物化为灰烬。李清照随着难民一路奔波水陆兼程渡过长江到达江宁与赵明诚团聚。但是战火很快接近江宁,他们夫妇又卷入逃难大军。在逃难途中路过乌江(现安徽马鞍山处)时,李清照想到西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宁死不屈,触景生情写下了悲壮而豪气冲天的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暗讽宋王朝的贪生怕死节节败退。赵明诚此时又接到朝廷任命,但他却因病亡故未能赴任。是年赵明诚49岁,李清照46岁。

  她孤身一人押送所剩文物继续随难民南逃,从镇江到绍兴到宁波,到舟山,入海经水路到温州,在福建浙江等地漂泊,风餐露宿,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最后追随南宋王朝逃到临安(南宋首府杭州)。长途跋涉,携带的文物已所剩无几。李清照到达临安后,孤独无依寄人篱下。古籍书画文物散失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她身体上痛苦的折磨,使李清照陷入走投无路贫病交加的绝境。这时有个朝廷小官张汝舟早就觊觎着李清照所剩的文物,便巧舌如簧骗取了她的信任。李清照想到自己年届半百,晚年无所依托,便答应嫁给他。谁料婚后张汝舟立即原形毕露,逼迫李清照交出文物,李清照自然视文物如生命而不从,张便施以家暴。此时张汝舟的渣男嘴脸暴露无遗,李清照毅然提出离婚,决然结束了这段三个月的婚姻。自此后李清照独身一人,过着“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生活。  

  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孤身流浪,再婚受骗的生活磨难,最终在临安过着孤苦伶仃的晚年生活。虽历经数不清的磨难,但她对文学的执着却从不曾泯灭。她用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文学财富。尤其是她对词的执着研究与创作,在当时已蜚声文坛,更被后人称为“婉约派代表”“一代词宗”。她一生虽然留下的词作不过七八十首,但这些无价的文学瑰宝却奠定了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以靖康之变为界,其内容风格前后迥异。她的前期作品真实地反映优雅娴静的闺阁生活,白描笔风清丽明快、细腻婉约,有少女的天然情趣,有夫妇分居时的思念情怀。这期间有一首《醉花阴》,尤被历代文人赞赏。词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写的是婚后分居时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的薄雾到傍晚的浓云,漫长的白昼使人愁闷无限。兽形香炉里的香已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仍缕缕不绝。从景到情,构成一种凄清孤独的氛围。下面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独冷清、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东篱把酒……”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菊前把酒独酌以寄离愁别绪。“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末三句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地写出愁苦的心情(莫道不销魂)和憔悴的面容(人比黄花瘦)。其中一个“瘦”字,可以说是“词眼”,概括了全词的精髓。她将这首词从信里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赵接到后甚是喜欢,但又不甘落其后,于是向上司请事假,闭门谢客三日,在家写了五十首词,并将此三句夹杂其中,拿去请朋友看。朋友看过后说道:五十首中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为佳句。至此,赵明诚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李清照有个绰号叫“李三瘦”,她善将“瘦”字赋予感情色彩,用来形容人或花,表达她的情思。除去上面说的这首,还有《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另有一首词《凤凰台上忆吹箫》也是写的离情愁绪,前阕的末三句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后阕末三句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说的是凝望远处思念丈夫又使人更加消瘦。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悲苦凄凉的气息,笔下多是凄楚哀婉、苍凉悲怆的情怀和对故土的思念。生活的磨难使她创作出了振聋发聩、撼人心魄的作品。其中避难流落在浙江金华时写的《武陵春》中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她深沉浓重无法排遣的愁绪。最有名的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她的代表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全词一气呵成,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这期间的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她的词在她二十多岁时已有手抄本在文坛流行。后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复著录《易安词》六卷。诗文与词分集刊行,早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多种版本。

  李清照的诗作比词少得多。十七岁时她作的咏史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不仅史识可嘉,且诗艺很高。在金陵避难时她登上有名的八咏楼,举目四望,看到破碎的江山,感慨万千,写下了七绝《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此诗荡气回肠中充满豪情和悲壮。由此可见李清照在诗里直陈国事,表达报国之志、怜民之怀,风格雄壮,不逊须眉。

  在落难留居杭州后,李清照又翻出亡夫的遗著《金石录》缅怀浏览,并写下了《金石录后序》作为跋,这篇长长的散文详细地记录了他们夫妇收集文物、鉴赏古籍的过程和他们在青州的生活,以及逃亡过程中文物的丧失,对后世的考古有重要价值。李清照不仅善于词的创作,她有名的学术论文《词论》,是我国古代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在当时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李清照年谱》载,李清照的《词论》创作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是年李清照24岁),当时苏轼以诗为词引起了词坛的争论,人们开始对词的体性、功用、特性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晁补之、张耒、李之仪、陈师道都对这些问题发表了看法。李清照把前人有关诗词之别的经验感受和零星见解,上升为明确的理性认识和较为系统的本色理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强调了词与诗及文的分野,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系统地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即是词形式上严守律,内容上主情致,风格上尚文雅,以达到严守诗词之别,维护词的本色。

  李清照晚年的坎坷,生活磨难,不仅没使她消沉,反而使她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后人常将她与李白、李煜并称“三李”。正如章丘李清照故居的楹联所示:

  与青莲后主齐名,

  词坛载誉称三李; 

  同绿绮梅花做伴,

  杏靥含愁寂半生。

  李清照被后人所推崇敬仰,全国有四处李清照纪念堂(祠),除去她的故里章丘外,山东还有济南与青州,浙江金华等三地。笔者曾多次前往山东三处纪念地拜谒,现将在青州瞻仰时所填的一首词录于下面,以表敬仰之情:

  声声慢·谒青州李清照祠

  魂牵梦绕,百遍千遭,常思清照祠貌。连理情深,十载青州谐好。收藏鉴评文物,撰词篇、书画研讨。小别后,人比黄花瘦,黯魂谁晓? 

  乙未暮春之杪,偿夙愿、清照古祠凭吊。幽雅庭园,风拂竹丛惊鸟。归来堂中久伫,睹芸秩,似闻婉调,如梦令,一剪梅、醉人多少!(张素梅)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