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给你逃离一切的勇气 萧森推书-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7034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萧森推书

《地下铁道》,给你逃离一切的勇气

2017-03-30 16:04 | 来源: 文景

全球屠榜神作 | 《地下铁道》,给你逃离一切的勇气

  去年,美国年度最火的小说非《地下铁道》莫属。如果你早有耳闻。它在去年11月一举拿下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并横扫了全美年底榜单!

  早在去年8月份,传媒女皇奥普拉突然公布,新一期读书俱乐部将推荐还未上市的《地下铁道》,其出版社不得不将原定的上市日期提前了一个月,首印20万册。按照往常,评论界对奥普拉的选书并不买账(读者们倒是非常欢迎),这次却是个例外:

  一上市,“地下铁道旋风”刮遍全美,海外版权也立即售出,荷兰、德国、法国、瑞典、中国等国家即将出版。

  位列《泰晤士报》、《格兰塔》、《卫报》、《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美国亚马逊......年度好书榜首。《洛杉矶时报》年度最重要十书,《Esquire》年度图书。各大独立书店、网店畅销书首位。

  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导演巴里·詹金斯宣布将执导《地下铁道》同名剧集。

  请想象滚屏的好评弹幕。

  奥巴马:“精彩,够力!”

  奥普拉:“开篇第一句就让人心跳不已。”

  斯蒂芬·金:“有关逃亡、奉献、拯救的绝佳故事!”

  约翰·厄普代克:“它刷新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一个少女勇气的传奇,

  一段惊险刺激的逃亡之旅

  这部小说的故事不是以一个问题,而是以一个答案开始的:“西泽第一次去找科拉谈北逃的事,她说不。”

  这其实是科拉祖母的“套路”。她的祖母被贩卖到兰德尔种植园时的价格是290美元。她祖母的全部骄傲和自豪来自于那一块3码见方、凹凸零乱的蔬菜园。而她的母亲不甘如此、趁着夜色不告而别的时候,科拉不知道自己究竟几岁,大概10岁,也许11岁。

  5年后,站在月光下的棉田里,摆在16岁的她面前有两条路——

  要么留,要么走。

  她选择了后者。作出这个决定,需要大胆的妄想——“你必须得相信别处是有更好的生活等着你,否则你永远不会这样做。如果你只相信这里是全部的一切,并且你将会在你出生的这块土地上死去,那么你就不会逃走。”  穿过棉田,蹚过沼泽地的黑水,科拉并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有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往何方。

  毕竟,“等你到了站,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

  一个略带魔幻色彩的设定

  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会知道,“地下铁道”是负载了巨大历史的名词,指的是南北战争前的19世纪上半期,帮助黑奴逃往自由州和加拿大的一系列地方网络活动,凭借救助者和被救助者的共同行动得以运行。它并非真的存在着一个运行于地下的铁道网络。

  不过,在怀特黑德的小说中,“地下铁道”不再只是一个比喻,它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存在:隧道,位于隐秘入口的地下车站,蒸汽机车,还少不了大义凛然的列车员......这个设定是作者叙述这部小说的关键:“一旦我迈出了将‘地下铁道’写成真实的存在这一步,我就决定不会完全拘泥于事实。于是,我将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聚集在一起。”

  沿着小说中“地下铁道”的旅途一路北上,穿过每一个州,那每个州就代表着美国历史发展的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在南卡罗来纳州,自由的地表之下暗藏着秘密的梅毒实验{20世纪30年代塔斯吉基(Tuskegee-style)的血液实验为现实基础};在北卡罗来纳州,是一种近乎种族清洗的暴民政治;在印第安纳,是一个黑白和平混居的乌托邦......如此这般。

  “每过60页就按一次‘重启’键,给科拉一个全新的世界去探索、追寻和逃离——因为它们的真相都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尝试。”

  16年的佳创

  神奇又真实,野蛮又灼热

  在近两年美国社会分裂明显可见、特朗普“助攻”种族歧视的现实下,这本重返美国“黑历史”的小说引起主流文化界的关注,当然是在情理之中。

  作者自陈写作前曾认真读过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和哈丽雅特·雅各布斯的作品(两人均是获得解放的前奴隶和作家),也仔细研读过1930年代联邦作家计划对黑人逃奴的大量采访档案。科拉躲藏在一个阁楼里的情节就是得到了哈里耶特·雅各布斯的启发。哈丽雅特曾经有7年的时间都藏在她祖母棚屋里的一个角落里,为了躲避残酷的主人,也为了等待一艘船可以将她带往北方。

  除了大量的研究为写作打下的基础,小说叙事的成功与有效还归功于作者的语言天分。怀特黑德以梦幻般的语段呈现野蛮、灼热的细节,如《纽约时报》的书评人角谷美智子所说,怀特黑德找到了一种“富有弹性的语言”,“结合了残酷的现实主义与民间传说的寓言性,融合了朴实与诗意,正是这种语言让他以粗粝、震撼的力量传达了奴隶制的历史恐怖”。

  表面的现实往往隐藏着背后的欺骗。既然如此,何不索性大胆地虚构、想象,或许那才是更接近真相的手段、更贴近现实的对话?在虚实之间,《地下铁道》无疑是一次出奇制胜的尝试。

  12章,12段动人心魄的讲述

  佐治亚州

  “你可以打败我,但你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们有两种选择。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有一趟火车,六个小时后还有一趟。时间未必最合适。……”

  “下一趟。”科拉站起来说道。用不着商量。

  “问题是它们去的不是一个地方。”伦布利说,“一趟这么走,另一趟……”

  “去哪儿?”科拉问。

  “离开这儿。我只能跟你说这么多。……

  猎奴人里奇韦

  他一定要找到它。他一定要摧毁它。在追逐的过程中,他的血在欢唱,烫得他暖洋洋的。

  南卡罗来纳州

  自然奇观博物馆:科拉每隔一个小时选一位看客,投以狠毒的目光。

  北卡罗来纳州

  一座活生生的监狱是你唯一的避难所。当她藏身阁楼数月,身心皆无法舒展的时候,她重新思考了何谓自由。在北卡罗来纳,黑人种族是不存在的,除非吊在绳子上。

  田纳西州

  种植园的惩戒卑劣而恒久,世界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如果田纳西有一种脾性,它就该像这世界阴暗的性格,偏爱任意的惩罚。无人可以例外,无论他们梦想的外形,也不看他们皮肤的颜色。

  男孩西泽

  如果西泽找到回家的路,他将永远不再旅行。

  印第安纳州

  你盯住北极星、决定逃跑的时刻。

  妄想,并不意味着不真实。

  ......

  走了这么远

  科拉会去哪里,她会成功吗?

  现实渗透进来,

  她必须要向更北的地方前进。

  要么抵达终点,

  要么在铁轨上长眠。

  如果这本书有幸对你产生效果,那么你作为读者,也同样会置身于这趟旅途。那么她遇到的所有陷阱和错误的方向,可能你也同样会感受得到。

  “这是一部着眼于今天、引人入胜、有着丰富人物和事件的小说,必须让人既暂时放下怀疑,又时刻保持怀疑。”

  而答案,其实已不重要。

  要等你到了站,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

  所以,为什么不迈出你的一步呢?

  对自由的渴求从未消逝。

  去尝试的心也从未远去。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