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拼图版》为何让人不吝赞赏却难以热爱 萧森推书-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9100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人生拼图版》为何让人不吝赞赏却难以热爱 萧森推书-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9100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萧森推书

《人生拼图版》为何让人不吝赞赏却难以热爱

2018-02-01 10:13 | 来源: 文汇报

  《人生拼图版》封面及随书附赠的拼图。

  ■实验文学作为一种寻求全新创作题材和艺术表达方法上的探索尝试,本身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但是实验文学之所以有“实验”二字,正是因为其不成熟。如果把实验文学中 的新奇之处作为营销噱头包装后匆忙推向读者,读者会买账吗

  近日,新书《人生拼图版》 的宣传语频繁出现在各类社交媒体上,推介语颇为诱人———“焦虑了怎么办,如何解决婚姻困境、如何面对生病和死亡……这本书,把每个人的快乐和悲伤,一个个拼接起来”“这部诞生于40年前的法国却精准诠释当下世界的预言之作,是一部无法回归的文学经典”“这是一本让中国人等了18年的神书”,来势颇为凶猛……

  然而,有读者购书后抱怨“花了159元买了一盒拼图玩具”,更多读者表示“当初是看了几个读书公众号都在推才买的,结果看后发现和宣传实在差了很远”。

  一部有点“跑偏”的实验文学作品?

  《人生拼图版》是法国当代作家乔治·佩雷克的代表作。说起作者乔治·佩雷克,确属一奇人,他是“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厂)成员之一,该组织是一个由作家和数学家组成的、旨在打破文本界限的组织松散的实验文学团体,中国读者熟知的伊塔洛·卡尔维诺也是其成员之一。佩雷克在创作《人生拼图版》之前还写过《消失》和《重现》,他对前者设定的限制条件是不使用带字母e的词,对后者设定的限制条件是只使用带元音e的词。佩雷克对设定各种文本限制条件有种近乎偏执的喜好,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人生拼图版》中,佩雷克将限定条件提到新的高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将一幢虚构的公寓楼的立面视为10×10房间构成的平面图,然后故事以国际象棋中“马”的L形行进方式在这些房间中跳转前进,每个房间只进入一次,遍历完所有房间那一刻,整个故事才和盘托出。这次国内再版的《人生拼图版》为了突出“拼图”的概念,出版方甚至真的做了一盒“拼图板”作为套装出售。

  乍一听之下,这种条件设定让人不免于惊叹作者庞大而精巧的设计,产生“不明觉厉”之感。不过实际阅读体验恐怕打了折扣。作者为了满足这些限定条件,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了每个房间、楼道的外观及形状,出场人物的外貌、装束、神情、经历……这些数量多到令人咂舌的冗长细节描写充斥全书。某图书电商平台上就有读者留言抱怨说:“这书太庞杂太琐碎了,我看一会儿就累了。”

  对写作手法的赞美和提升阅读体验是两回事

  应该说《人生拼图版》是一部有意义的实验文学作品,小说出版后即获得各方关注,还拿下了当年的梅迪西文学奖,卡尔维诺对这部作品也给予了高度褒扬。但是这些褒奖和荣誉几乎都是因为这部作品的文学实验性上,更多是对佩雷克在复杂的限制条件下写作的赞赏。

  必须承认对于这部作品在国内的再版,出版方是抱有诚意的。“法国文学在国内多年来处于一个有动静但影响有限的状态,仅在小圈子里传播,很多优秀的作品没被读者接受。”小说的出版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直想找一本文本上足够好、同时国内读者恰好能接受的作品,用做大众书的经验来推广。”

  说到底,乔治·佩雷克个性化的“复杂又受限制”的写作方法,值得尊重。但噱头过度的图书营销,恐怕对阅读体验没有太多积极作用。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