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小说集《嫉妒》:现实世相的手术刀 书评-文化 曹淑杰 305808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张玲玲小说集《嫉妒》:现实世相的手术刀 书评-文化 曹淑杰 305808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书评

张玲玲小说集《嫉妒》:现实世相的手术刀

2020-02-14 13:46 | 来源: 文艺报

  随着文学边界的不断拓宽和重建,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加入现实元素延伸叙述文本,实现对新的历史语境下人物的书写。着眼于小处,展现时代变迁中小人物蓬勃的生命力,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精神导向和价值支撑。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于爱的定义和理解,恋爱的方式,它从中掺杂和映射的当代人精神世界,都跟过去有所不同。小说所有的命题几乎都是关乎遗憾,关乎逝去,关乎不复来的时光。人生是线性的,只能按部就班,没法假设,没法跳跃,没法重来,惟独在小说中,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自由的,可以重现。

  作为一个写作者,张玲玲很多时候并不那么纯粹。曾经当记者的经历使得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对当代生活真实困局的思考和理解,而作为曾经的编剧,对戏剧张力的天然嗅觉又使得她在真实框架的建构之后拥有了更多对于冲突和节奏的把控,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学习之中,她将笔触落于生活片段之上,并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对时空把握的能力,展现了鲜活可感的世相百态,表达了一种带着钝痛的温柔。

  世相百态的现实土壤

  许多艺术家往往不遗余力地探索着社会属性下人性的本质和文化道德所产生的错位与磨合。张玲玲在三篇小说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犯罪或是道德败坏的元素。《新年问候》中,作者将主要视角聚焦于警察胡杰峰身上,以他为圆心,讲述了他身边大大小小的人物故事,展现出罪恶与人性考验之下的世间百态。《似是故人来》中,描绘了男人家豪在感情中的游离化与边缘化,凸显出了都市生活之中情欲的扭曲和异化。《嫉妒》则是以一场血案串联故事,将两个女主并行的人生进行了手术解剖一般的剖析与对照,展露了一种刀锋般冷冽且锋利的绝美。

  张玲玲的创作中,最为明显的其实是她在现实土壤中拔节生长的强大生命力。由于记者身份的影响,她本能地关注社会众生相,相较于同时期的作家,更能有对历史现实的感怀和对真实芸芸众生的刻画。张玲玲对罪案题材的把控无疑是一种对当代文学边界的拓宽。事实上,当张玲玲选择将灵感扎根于现实土壤,并努力切入生活中真实困局的读写时,作品已然超脱了文本本身,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力量。

  在她的作品中是有悲悯情怀的,做记者的经历给她带来了最言简意赅而又最意蕴深长的表达,却也造就了她厚重而沉静的流畅文笔。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我们少有能对某个人物产生大的喜恶,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以一种观测和描摹的心态去看张玲玲的小说,这种心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窥探。正是由于张玲玲坚持将作品扎根于现实土壤,才成就了这样一种冷酷而沉重的行文风格。

  细微观测下的深沉意蕴

  每一个作家的人生轨迹最终都会在她的作品中有所展现。除却记者身份带来的对现实主义的观照,在张玲玲的作品中,我们往往能觉察到她的细腻和柔软,她总能为常人所不能,并注意到一些微小的细节,借此作为故事的转折或是高潮点,形成最大的戏剧张力,表达在这样细微差别之下的深沉意蕴。小说的推进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内心焦虑,作者借用外部的隐秘推力,来展现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间激荡而惊心的冲突。

  《似是故人来》中,作者则将中年人的伤感与痛苦外化于性事上的情欲感。在家豪走马观花似的相对象中,我们看不到任何一点关乎爱情的挣扎。家豪和女人们的结合与分手都带有极其强烈的现代色彩:冷漠,迅速,平静。张玲玲曾表示过自己是受到一定张爱玲作品影响的,这种影响在《似是故人来》中尤为鲜明。家豪与妻子闫黎的爱情开始得莫名其妙,在家庭琐碎生活的摧残之下,这种原本就岌岌可危的爱情变得疏离乃至消亡。然而,当两人真正分开,物理上的距离反而拉拢了两个人心灵上的距离,但这显然只是表象。这种“白月光与饭粘子、红玫瑰与蚊子血”的对照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了家豪的每一个对象身上,到故事的最后,他在姜洁身上找到一种轮廓式的熟悉感,两人的情感究竟是出于性事上的愉悦和谐还是出于狼藉生活过后的自我拯救,没人能说得清。作者从这种细微的感情处着笔,深刻地写出了人生命题下的真实困局。

  《嫉妒》中,作者则把这种细节上的触动通过两个女性并行的人生道路外化出来,并加以氛围感的塑造,直观地把两个女生那种细碎且带有物欲的情感展露无遗。故事的高潮场面在于许静仪和学长将要做爱的场面。廉价的沐浴乳气味、脏且破的劣迹斑斑的旅馆、揭开了浴巾的学长,这样狼藉而琐屑的元素共同组合成的场景实实在在地把许静仪打败了,她在这种最日常鲜活却也最残酷琐碎的生活中,直观展现出人物破败萎顿的内心世界。作者并没有把视角对准一段重要的人生际遇或是某个时间节点,而是聚焦于这种简单的生活片段,去展现平淡生活下的失落的隐秘感。

  狼藉过后的希冀与挣扎

  张玲玲的笔触是温和的,但这种温和在现实主义的刀锋之下,也具有了极为锋利尖锐的力量。她的作品更像是一把现实世相中的手术刀,书写的是人生流逝间的一片狼藉和窒息感,也切入了人类共通的悲欢之中,表达了情感直觉之下人性的温度。小说的情节推进往往是以人物内心情感或是人物的成长历程作为主线的,同时,作者为其加入了外部的因素,去凸显出当代都市人物精神上的困境。通读这三部小说,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和强大的无力感。

  《新年问候》中,胡杰峰的无眠的夜晚和破碎可怖的梦境,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他的拧巴和扭曲。故事从层层叠叠的血案一直讲述到胡杰峰前后的生活状况,到故事的最后,凶手水落石出,然而血淋淋的真相却被胡杰峰的回忆小心掩藏,在冰冷的梦里,他和弟弟还拥有着青绿的河流和没有边界的、布满鹅卵石的谈吐,白羽鸭和老人在山涧中打碎寂静,他和弟弟还是少年。令人恐怖的罪恶行径在作者沉静温和的笔触下被一定程度地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怅惘的悲凉。张玲玲的手术刀切割之后,人物内心被剖解得支离破碎,所剩下的也是作者对精神内核的思考。

  而《似是故人来》则少了许多关于血的元素,而是聚焦于都市快节奏之下的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家豪和女人们在各个阶段相互取暖,彼此找寻适合自己的身份,并不断地求解。故事对人物的思考最后是通过姜洁之口说出的:“就是现在不得不信服,29岁确实是一个分水岭。中国人过九不过十,我家人都是这样说的。所以29也就相当于30,每10年,积攒的困境都会在这一年这一晚骤然爆发,因为往后退,是黏稠而重复的泥潭,但前方也杳无一物。”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消逝成岁月中的白雾,温水煮青蛙式的缓慢比起轰然老去更容易让人在意识到这一切之后感到惊恐,正是在这种混沌徒劳的焦虑之下,人物为获得新鲜感急切地找寻着,拼命从异性身上汲取温暖,但最后换来的只能是漫长的孤寂。

  作为扎根于现实土壤的写作者,张玲玲挑开了一个时代杂乱日常的缺口,正是由于这种直面琐屑百态的勇气,才成就了最接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故事。

  在艺术创作之中,对立与挣扎往往是大部分作品的母体。只有冲突才能构建出文字的机锋,绝望与希望的相互转化和辗转间,最终构成的是一种普通人日常生活之中的失落和残酷。事实上,这种折射了真实生活的故事所映射出的是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而这样的书写在张玲玲沉静温和的笔触下抒发出了恒久而温柔的力量。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