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农民画:乡土的滋养 画家的摇篮 写意•翰墨丹青-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7765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桦甸农民画:乡土的滋养 画家的摇篮 写意•翰墨丹青-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7765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写意•翰墨丹青

桦甸农民画:乡土的滋养 画家的摇篮

2018-06-26 09:14 | 来源: 吉林日报

    民间美术美不胜收,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母体作用,是农民画生长的丰厚土壤。乡土文化深扎乡土不离民间,民间艺人传承着创造智慧和工匠精神,为农民画产生准备了条件,积蓄了力量。上世纪70年代末,李集全、吕彦志、刘金友在文化馆辅导,引导群众创作农民画。1982年10月,王金库在公吉乡办起农民画学习班,50名学员,培训一周。从此形成由农民、学生、教师、工人及妇女为主的100人创作队伍,陈宝和、滕志忠、康梅花成为骨干作者的代表。40年来,桦甸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也推动农民画事业的大发展。农民画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批骨干,涌现了一批新人,为农民画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农民画的呵护者和带头人康梅花。从1982年10月她参加公吉乡农民画班算起,35年来她一直坚守农民画事业。她共创作作品460余件,20多件被中国美术馆等资深美术馆收藏,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览和欧美国家展出,获得4个全国金奖。《绿野欢歌》参加了2014年“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联合国总部展出,受到国内外友人好评。她的《多彩的六月》《春雨》《党群》《圆梦》都反映家乡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她被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吉林省民间美术家。作为桦甸市文化馆副馆长,康梅花一心扑在农民画事业上。她不忘记农民,心里装着农民画家,不忘初心,多年如一地践行诺言。她抓培训培养新人,抓创作提高整体水平,抓销售解农民画作者之难,抓产业发展四外奔走。她心里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唯独没有自己。

  农民画的引领者和创新者卢凤霞。她出生在东丰县并走上了绘画之路,她热爱桦甸并献身桦甸农民画事业。她身为我省农民画研究会副会长,被评为省民间艺术家,2012年被命名“中国十佳杰出农民画家”之一。她的画唯美,《任乡情流淌》《乡间牛人》《盛世欢歌》《山妹》,从色彩到构图都来自大山的感悟,经过提炼升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表达了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不仅意象美,意境也很美。她的画有灵感。她深入生活,挖掘整理满族文化遗存,《萨满之魂》《过年》《采秋》《鱼的传说》等作品,为丰富满族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了贡献。卢凤霞创作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她组织创作的《抗联组图》,歌颂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联英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也提供了用农民画创作的绘本和范例。

  立足黑土地,大胆追梦的陈淑江。他是出生于桦甸的地道农民画家,他耕种两公顷多地供养五口之家,还奉养年迈多病的父母。他一手拿锄,一手拿笔,矢志不渝地坚持走农民画创作之路。近30年来,创作了300多幅作品,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3次获得金奖,2015年被命名为“中国十佳杰出农民画家”之一。陈淑江具有广阔的视角、现代的视野,他的具象和抽象作品都善于写意。他眼望高天丽日或仰望无限星空,依恋白山松水或脚踏绿色的田野,他有困惑和迷茫、有回忆和憧憬、有忙碌和渴望、有梦幻和希望。他的作品《乡夜》《秋》《金秋烁烁》《朝阳花》等许多作品色彩浓烈,阳光向上,点线明快。通天透地,彰显天人合一,时尚新潮,是农民画创新的稀有品种,是农民画走出去的宝贵财富。

  不离乡土闯市场,助力农民画产业发展的王咏梅。她19岁开始学习创作农民画,已有300余件作品参加各级美展,有16件作品在国外展出,并多次获得金银铜奖。王咏梅被授予吉林省民间艺术家、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她的作品《关东大正月》《大姑娘美》《关东喇叭》《九月乡情》《吉祥虎》《盛世欢歌》都充分地表现桦甸的地域民俗风情,深受城乡观众喜欢。近百件作品被广东客商订购,并出版挂历。她成立桦甸市“山妹子农民画发展有限公司”,带头开拓市场,带领农民画闯文化市场,农民画、剪纸、旅游产品已走向省内外。她注重培训农民画作者和中小学生。开展慈善事业,开办了残疾人农民画创作学习班,培养了于仙、刘有等一批残疾人画家,组织创作朝鲜族民俗画,填补了我省农民画的空白。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