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明:深刻挖掘民俗中蕴含着的生命情感 文创产业-文化 曹淑杰 274182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曹保明:深刻挖掘民俗中蕴含着的生命情感 文创产业-文化 曹淑杰 27418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创产业

曹保明:深刻挖掘民俗中蕴含着的生命情感

2018-10-10 13:40 | 来源: 吉林日报

 

  图为电影《李司法的冬暖夏凉》剧照。

  许多时候,生活中最感人的是情,最动人的也是情,可以说,生活中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是情,细细想来,它又是一种文化,有亲情,有爱情,有悲情,有苦情,有欢情,然而无论哪种情,它的产生都离不开生活背景,都离不开人的命运,都离不开作为情感产生的重要乡土,即地域。

  近日观看了由著名文化学家宋江波导演的影片《李司法的冬暖夏凉》,深深地被感动了,也清晰地感受到宋江波导演在布局影片核心情感时的良苦用心。他自己也说:我把民俗抓住,并紧紧地融合在我的作品中了,让情在民俗中展开,让人深深地感到其情就是生活的本身,就是民俗的本身,而这更是作品思想的深化。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王建国,没有工作,没有住处,他就搬到镇上一幢居民楼的楼道里住,严重扰民,谁也不敢碰,谁也不敢动,镇上居民的正常生活因为这个“恶魔”的到来完全被打乱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发展中的社会都不得不面对种种矛盾和困扰,可是,作为一个乡镇上的司法人员,他可以管,也可以用无法管的理由推掉这个责任,或者干脆交法律部门抓捕了事,可是李司法却把劳改释放犯的行李背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了解到王建国还有一个老爹,老伴活活被儿子气死了,就是因为儿子打折了人家的一条腿、又拔了人家的青苗才进去的,所以父子视对方如仇人,儿子出狱后爹不收留他,他四处流浪,老爹在乡下一间破屋里守望残年。面对这种典型的社会问题,导演宋江波想到了什么呢?他首先想到了生活民俗。他要让民俗去发挥自己的能量,因为,民俗是人类心底的力量。民俗也是一种情,情要去化解做为人、做为生命矛盾的环节,那么,生活民俗如何融入矛盾激化的核心,去打开劳改犯心中的锁呢?他又想到马雅可夫斯基的那句话:歌曲是时代的号角,是劳动大众的呼声,没有了它,就像没有了阳光一样。无论是歌,无论是诗,都是炸弹和旗帜……

  让文化去说话,让民俗去说话,让情去化人,找到乡土中真正的乡情。

  宋江波说,一来到《李司法的冬暖夏凉》故事发生地山西阳高,他的心一下子被揪紧了。原来,这山西阳高,是黄土高原的三省交会地,地处五台山忻州和大同正北,正东部靠近走西口的张家口,西部便是内蒙古河套区域乌兰察布的和林格尔,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县。放眼望去,黄土高坡,荒凉冷落,一些穷困的山村散落在没有树的荒岭里。突然,他听到荒凉的山坳里传出一个放羊老汉的吼声,似歌似吼,那原来就是西北的二人台。二人台,本是山西人走西口谋生时唱的古歌,本来是男女对唱,特别是女人哭泣般的歌调:哥哥你走西口啊,小妹妹我实难留啊……可此时没有女音,只有一个放羊老汉在荒垄上孤吼,那孤独的吼歌深深地刺痛着宋江波,也一下子启迪了宋江波。

  歌,应该是西北人骨子里的东西,而歌,又是西北民族活态的习俗,多少喜怒哀乐都在歌中啊。可是,这支歌,在什么节骨眼唱呢?生活中,人们曾经给宋江波起了个外号,叫他神奇导演。在山坳上往村里走,路过一户人家,他从敞开的大门望进去,只见人家窗上贴着一张山西著名剪纸艺术家郭菊花的作品《打枣》,讲述的是邻居家的枣树枝伸过墙到自己家,姑嫂俩准备把枣打下来给邻居送回去的美德故事。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都是我国著名的剪纸区域大省,山西的郭菊花、内蒙古和林格尔的段建珺、陕西的剪花娘子库淑兰、河北蔚县的王老赏等等,而阳高正好在中国民间剪纸丰富走向“线上”。就如这幅《打枣》吧,打完要送,这是山西本土多么生动的场景啊,是多么丰富的民俗要素啊!“送”的民俗,恰恰是乡间乡民乡土最古老的民俗,送的是乡土情俗,换的是人的心啊。突然间,宋江波仿佛感觉到他悟出了自己片子的根脉,也是主题的高潮脉络,那就是一定要让乡土的歌在最具民俗要素的劳改释放犯的娘的坟前去唱。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影片的情节:当老爹在老伴的坟前掏出笙含泪吹起当年老伴在世时最爱听的西北古曲《五哥放羊》时,犯罪的儿子终于“扑通”一声在娘的坟前跪下了,亲人坟前的祭祀,是人类生命最庄重的时刻,他悔悟了!与此同时,当导演让罪犯老爹的《五哥放羊》以高八度的音频重新再起时,观众眼中的大颗泪花再也忍不住地夺眶而出,影片就这样实现了自己的艺术高峰。包括影片最后,导演宋江波也是让主人公李司法透过自家窗上的剪纸,去深思,把人带入民俗深处,然后决定把自家的房梁木送给王建国的老爹,这也是一种民俗的走向,符合生活,符合民俗,更符合英雄的心理。

  看起来,主人公李司法把自家的房梁木送给罪犯的老爹是一种必然,但是沉下心来去思考,罪犯老爹以一曲《五哥放羊》到坟前给自己的老伴去吹奏,却是导演宋江波极具突破性的艺术创造。看似开始孤独的罪犯老爹思念老伴、手捏土笙在自家土炕上自思自吹的生活情景平淡无奇,却是导演宋江波神奇的一笔,这使后来老汉能带着笙来到坟地吹成为顺畅的情感的导入,成为独特创造,把一种不可能变成可能,人们还没有感受到导演设置的生命情感的生成与转换,可是已经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情感的到达与转换,他把生与死、悲与喜,凝固在坟地,交织在解决矛盾的最佳背景里。这是民俗的突破,其实又是民俗的延伸,是生活的深化,又是生命的启迪。生活之中,其实有许多生动的民俗,却被我们人为地忽略了,这是因为人们只是简单地去理解民俗、看待民俗,又常规化地使用民俗和打量民俗,而没有如导演宋江波那样,去创造性地使用民俗、挖掘民俗,并创新性地开发民俗、合理地铺衬民俗、大胆而细腻地把握民俗,使民俗产生出新的大情大美、高情高美、独情独美,而使民俗属于了他的作品,又属于人们的追求和信念。而这,又恰恰使民俗回归了民俗的本真。他找到了民俗的人性化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让作品的内涵回归乡土,从而使民俗有了自己的传承和传递。

  民俗的延伸,其实是民俗的创造,也是对生活进行进一步深化的分解与分析,更是对民俗进行了准确的解读,使生活更加合理,使生存规律更加让人认同。认同,是重要的生存过程,是人类在同自然和生产、生活的互动中产生的一种理性,认同就是生存的合理性。本来,吹奏乐在坟地响起是送故人时的习俗,可导演却使《五哥放羊》在坟地奏起,使其更加符合故事的合情性、合理性,这就是创造并延伸了习俗。他把王建国给娘上供的供品带到坟地,这才能引发他到坟地去的可能;他使老爹将笙带到妻子的坟头去吹,早已做了合理的铺垫。因此,这种民俗的使用,体现了导演宋江波巨大的突破生活矛盾的能力和创造艺术的能力。他深化理性的能力、谱写历史的能力,使情节和民俗产生了人们认同的可能。而这一切,都体现了导演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结局的高超思想能力。他没有离开大西北那多情的乡土,所以他才有了自己独特组合生活的能力。宋江波说:“当我悟到了生活底蕴的那一刻,我仿佛是西北黄土高坡窑洞里的剪纸老奶奶、土坳里放羊的羊倌老汉。”

  当一个有出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认真去看待生活的时候,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去真正爱生命乡土的时候,生活也会认真地无私地接纳你。他也会从仿佛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去发现代表性的不同,并立刻捕捉得到,而对于这样的艺术家,生活中的丰富文化和珍贵节点,总是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和选择,并使自己的作品既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既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记录生活,又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思想与理念。

  艺术从平原走向高峰,作家和艺术家就要坚持深入生活,走进生活,真正去体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悟出人民群众千百年来所创造的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这才能创作出如《李司法的冬暖夏凉》式的人们难以忘怀的作品。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