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叶茂》: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的历史影像 文创产业-文化 曹淑杰 314588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花繁叶茂》: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的历史影像 文创产业-文化 曹淑杰 314588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创产业

《花繁叶茂》: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的历史影像

2020-06-03 11:00 | 来源: 文艺报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央一套白天重播的是红军长征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晚上首播的是《花繁叶茂》,巧合的是,两部电视剧的总制片人、编剧都是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两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欧阳黔森履职所交出的答卷。

  《花繁叶茂》讲述了枫香镇花茂村、纸房村和大地方村等几个典型村寨的发展历史,聚焦于它们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到富裕村的种种变革。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这些村庄虽然都很贫穷落后,客观情况不一,但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都能精准施策,共同走上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富裕道路。广大农村脱贫致富既需要物质的改变,也有心灵的蝶变,换言之,这个黔北农村新生的历程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灵史诗。在《花繁叶茂》中,似乎一切都可以找到答案。《花繁叶茂》这一剧名令人心旷神怡,却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源自村寨的名字花茂村。此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新中国成立后改名“花茂”,含有花繁叶茂的寓意,可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花繁叶茂,却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实现的。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调研,很是感概地说在花茂找到乡愁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出自领袖之口,形象地成为花茂的代名词。《花繁叶茂》电视剧将现实中的花茂村搬上荧屏,进一步扩大了它在全国的影响力,可谓新时代农村脱贫攻坚的缩影。

  欧阳黔森常年在贵州不同地区走村过寨,为了写好此剧,他曾长期深入花茂村体验生活,有时一住就是数月。该剧编创与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小说创作密切关联,其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与小说《村长唐三草》是该剧思想与艺术品质的双核。

  从同名报告文学作品出发进行对比与思考,是进入《花繁叶茂》首当其冲的主路。花茂村是贵州作为脱贫攻坚全国主战场取得重要成果的典型代表,欧阳黔森在花茂村体验生活多次,最先创作了反映花茂村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刊于《人民文学》2018年1期。略为补充的是,欧阳黔森近年创作的关于贵州精准扶贫题材的三个报告文学,均在2018年《人民文学》不同刊期集中发表,其他两个分别是《报得三春晖》和《看万山红遍》,这三个报告文学均是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集中反映和形象呈现,各自独立又互相勾连。《花繁叶茂》电视剧在主题、情节、片段上对此多有借鉴。

  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讲述的是贵州革命老区遵义花茂村的真实脱贫故事。花茂村与苟坝村毗邻,同处大娄山脉腹地,处于马鬃岭东边,是对中国革命史有着特殊意义的小山村。除花茂村之外,报告文学还涉及纸房村、保海村等自然条件更差一些的村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集中呈现了农村“三改”、“四在农家”创建、高效农业特产品的产销、乡村旅游的产业调整等乡村新事物。围绕这些新事物,作者采访了枫香镇党委书记帅波,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潘克刚,以及村里脱贫致富能手如母先才、王治强等人,将他们感人的言行、事迹一一记录下来,采取的是完全真实、可信、客观的方式。借助报告文学这一体裁,欧阳黔森一方面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贵州省、市各级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一一梳理、落地,另一方面将扶贫政策的执行者——乡镇和村支两委的基层干部进行群像式书写。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基层干部的作用十分重要。广大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奋斗与努力,也如车之两轨一样不可缺少,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能人们在这片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也赢来了历史的机遇。除此之外,村容村貌的勾勒,统计数据的跃动,无一不是精准扶贫原则、政策、举措的鲜活记载。比如,在花茂村除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水泥路成网状连通着每家每户以及每一块农田之外,还通网络、通天然气,有污水处理管网、电商、互联网+中心、物流集散点。显然这些乡村现代化生活的设施和条件,正改变着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也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精神风貌。

  隐藏在视野之外的小说《村长唐三草》,也是探讨《花繁叶茂》电视剧的另一扇窗口。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村长唐三草》原发大型文学刊物《山花》2012年11期。在小说中,桃花村地处乌蒙山脉腹地,在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过程中,村长唐三草、村支书以及大学生村官是领头羊。桃花村原来穷山恶水,有380多户,2000多村民,村中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村委会主任的职务是个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接。后来本名唐万财的唐三草放弃工资多出数倍的民办教师岗位,经选举全票当选担任村委会主任。从贫困村到非贫困村,再到小康村,唐三草等村干部在生态发展、果木种植、乡村旅游道路上苦干实干,化解矛盾,终于梦想成真。唐三草等基层村干部形象和个性特征,在电视剧《花繁叶茂》中或利用,或改装,或借鉴,很多艺术元素得到了充分汲取。

  立足同名报告文学和小说《村长唐三草》,充分调动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丰富素材,重新分解、整合、融通,在深度糅合交汇上做大文章,是欧阳黔森创作并改编电视剧《花繁叶茂》得以成功的保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报告文学和小说的内容对象、思想主题、事件性质等核心要素没有改变,但因为报告文学本身情节、故事较少,该剧对小说的融入较多,对自己其他作品的融入也较普遍。在剧作中,人物身份、个性、衍生故事上有较大改变与包装,整体上对镜头、画面、声音等视听元素进行了提升。在性别叙事方面,电视剧《花繁叶茂》中花茂村的第一书记改为女性角色欧阳采薇,而王隆学、赵子奇两位男性第一书记则分别来到纸房村和大地方村,起到了映衬、对比、丰富的作用。在花茂村,第一书记和村长的互补式搭配成为亮点:一是村长唐三草有丰富的基层经验,鬼点子多,能说会道,但眼界不高,见识有点浅;而第一书记欧阳采薇是农委干部驻村,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不是来镀金的而是想干一番事业。在性别、学识、年龄等诸多方面,两人就形成最佳搭档,成为花茂村村支两委合作向前的内驱力量。其次,电视剧《花繁叶茂》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细节片段等并不全是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的原有内容,而是有机地糅入了其他内容,呈现出开放、综合、补缀的特征。《花繁叶茂》在主题上是全新的,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矛盾重重,困难重重。但剧本没有回避这一蜕变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涉及了当前农村贫困与民生等重大问题,比如外出打工、农村空壳化、“三改”、土地流转、产业调整、移民搬迁、乡村旅游等,这都是一场接一场的硬仗。正是这些农村脱贫攻坚当中的大事,引发了农村在自然风貌、生活习俗、贫富形态、人心思想的巨变,各种矛盾也由此发生。编剧为达到这一目标,成功塑造了几类人物形象:一是有血有肉的年轻扶贫干部形象,各级政府从县到乡镇到村组,基层干部都在精准扶贫中不断锻炼和成长,像枫香镇党委的石晓峰、高立伟,像欧阳采薇、唐三草、赵子奇、王隆学等人便是。特别是三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村长,性格、经历和才能各不相同,具有典型性。二是对农村农民的塑造,新农村建设面临产业变革的阵痛,农民们多半有各种缺点。除了这些基本元素之外,全剧在塑造人物上也有贵州部分劳模典型的影子存在,比如大地方村老支书身上就有黄大发开渠的一些事迹,编剧在这里进行了灵活、机动的调遣。

  《花繁叶茂》全剧以枫香镇的三个村为对象,涉及的扶贫思路、方式各不相同,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是相同的。譬如,同步奔小康的目标一致,从输血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进行产业支撑也是一致的。每一个村都有第一书记和村长,不脱贫不离手,自然形成多维对比,覆盖了不同类型的村庄。这样就回避了直奔主题或机械读解相关政策的弊端,体现了精准扶贫的精神。

  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这最为关键的历史时刻,电视剧《花繁叶茂》的播出和传播,必将成为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书写者与见证者。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