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史上第一吃货的“肆意人生”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3307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袁枚:史上第一吃货的“肆意人生” 国学堂-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3307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国学堂

袁枚:史上第一吃货的“肆意人生”

2018-04-09 16:06 | 来源: 读书

  前阵子,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大山里的孩子小梁改编成曲,感动了亿万国人。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生于暗处,但它也能等来绽放的一刻。寓意人生起点不高,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康熙55年(1716年),浙江钱塘,袁枚呱呱坠地。小袁枚天资聪慧,“幼有异禀”。(《清史稿》卷四八五)12岁考取秀才,23岁金榜题名。先是供奉翰林,然后外调做官。

  跟所有文学青年一样,年轻时都立志“致君尧舜上”,袁枚亦不例外。为官期间,他秉公办事,颇有政绩,努力践行着“此去好修《循吏传》”的志向。

  但官场毕竟是官场,免不了互相倾轧。再加上清代官场格外注重繁文缛节,比如:下级参见上级,须先在一定距离内跑步上前,作小跪姿势,而且不能发出声响,获准后才能起身入座;参见的名帖上,书写职衔的字迹要小,否则将视为不敬,出处要体现等级差别。

  后来,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表露了心迹:“然士大夫宁为权门之草木,勿为权门之鹰犬,何也,草木不过供其赏玩,可以免祸,恰无害于人;为其鹰犬,则有害于人,而己亦难免祸。”

袁枚:史上第一吃货的“肆意人生”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袁枚33岁,事业顺遂之际,他做了一件令人咋舌之事——辞官归隐。对上称父亲去世,自己要服丁忧,归家瞻养老母。

  但这恐怕不是真正原因。

  千年前,生发了“莼鲈之思”的张季鹰,感叹:“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然后辞官。千年后,袁枚感叹:“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他也辞官,去追求想过的生活。

  王羲之有兰亭,王维有辋川别业,袁枚也有他的随园。

  辞官前一年,袁枚用三百两银子买下金陵城郊的一座废旧庄园,修葺改造,更名随园。随园大有来头,原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园林,《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前身。

  为何叫随园?原因有三。

  其一,曹家没落后,园林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袁枚将“隋园”更名为“随园”。

  其二,袁枚修葺此园时,就势取景,随心随性,“随高置楼、随溪建亭、随涧搭桥、随流作舟”。

  其三,袁枚在经历几年的宦海沉浮后,人生态度转变。此时,他追求的不再是仕途,而是远方,过听从己心、无问西东的生活。他在修葺随园的同时,也是在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是在与随园的相依相伴中,袁枚完成了他个性的塑造。

  在随园,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尽情地看他想看的书。

  袁枚自幼好书,但“家贫难致”。为此,他曾写过一首《对书叹》。

  《对书叹》

  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

  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

  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

  可以想象,小袁枚路过书肆窗外,恰好瞥见里头陈列着几本慕名已久但无缘拜读的书,欲望驱使他步入书肆,而他未发育成熟的个头恰巧又不会引起掌柜注意。

  在他如饥似渴地翻阅后,抬起头时发现天黑了,方才回家。当晚他做了个梦,梦里书就摆在枕边,近得可以闻到墨香。

  正因为有儿时的经历,他才对借书有一番独到见解:书非借不能读也。

  脱贫之后,袁枚看到好书,买买买。尽管他如此爱书,凡有人来借阅,袁枚必慷慨借予。家中藏书多达40万卷,晚年却捐掉了十之六七。

  苦心收藏,缘何散去?因为智者不藏书啊!

  室藏不如腹藏。三国儒将周瑜便深谙此理,家中书房空无一卷。鲁肃问他,他回答:“读完一卷烧一卷,反而都牢记于心。”袁枚身为一代文豪,当然不会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书,最好方式便是“散”。既敦促自己,又惠及别人。

  不仅好书,而且好吃。

  袁枚的好吃不似东坡的好吃。东坡是箪食瓢饮,能把饭当饭吃的。东坡小时候没口福,吃的是「三白」。何谓「三白」?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勺白粗盐。但对东坡来说,足矣!包括后来被贬惠州,热带水果当饭吃,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佳话。

  后世所推崇东坡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种“以食解闷”的豁达。

  袁枚不同。袁枚追求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诗中写道:

  《品味》

  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

  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他遍集天下美食名点,编辑成册,名为《随园食单》。《随园食单》记述的菜肴、饭点和茶酒共326种,堪称提升吃货自我修养的百科全书。

  就以茶叶蛋这样的平民化食物为例吧,按书中烹调指南,需“两枝线香”,约4小时。后人依此法尝试,果然煮4个小时左右的茶叶蛋,能恰到好处地腌入滋味。

  有时,为求得食谱,他不惜屈躬。一次,某位姓蒋的朋友请他吃了道色泽美观、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当即索要食谱,蒋不予。

  袁枚表示愿重金买下,蒋仍不予。袁枚急了,当场鞠了3个躬。蒋见状大笑:“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权贵,而今却折腰为豆腐!”言毕,赠予食谱。

  我们推崇袁枚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种追求品质生活的态度!

袁枚:史上第一吃货的“肆意人生”

  当然了,袁枚只是美食家,不是烹饪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烹饪家的伯乐!

  有位叫王小余的大厨,别人重金挖他,他也不愿离开袁家。有人问他为啥?王小余答:知己难,知味尤难。袁枚正是因为懂他以及他烹饪的美食,所以能留得住他。

  直木奖得主杉森久英所著《皇室料理番》中,主角笃藏有句名言:“怎么能把我当个普通的厨师!我倾注了热情、气魄与美的菜肴,绝不逊于美术馆里的艺术品。”

  是啊,顶级厨师做的都是艺术品!王小余做的艺术品,当然需要由袁枚这样的艺术家来品鉴!

  不但好书、好吃,还好名。

  某位朋友的儿子,年轻好学,拿着诗作来求教。袁枚读后,赞叹了几句。不料此人告别时却说:“本人不好名,先生千万别把我的诗拿给别人看。”

  袁枚听后,十分鄙夷:“此人矜情作态,格局太小。”在他看来,能以诗文扬名天下,理所应当,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有位官人自称不好名,袁枚听后说:“孔子曾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圣贤尚且如此重名,何况你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觉得张爱玲拜金。其实不然,经济不独立,人格便难独立。张爱玲是李鸿章重外孙女没错,可惜到她这代,家道中落。父亲与她决裂,母亲嫌她累赘。

  港大复课后,她需要一大笔钱才能继续上学。问母亲讨,母亲却回信让她早点嫁人。没办法,只能靠自个了。

  于是,她拼命写作投稿,两年后,红遍了整个上海滩。不仅可以完成学业,还可以看电影、吃大餐,买中意的衣服,过想要的生活。

  袁枚也懂,出名要趁早。由于他的文采和笔耕不缀,名望也日渐高涨。在时人眼里,袁枚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又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而三人中又首推袁枚。

  有了这样的咖位,他的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甚至连海外琉球、高丽也有人前来求购。润笔费有时高得离谱,某次他替人撰写墓志铭,对方随手一打赏就是万金。

  袁枚的孙子袁祖志在《随园琐记》中炫耀这事儿:“……五十年中,卖文为活,竟有一篇墓志赠银万金者,以故可以扩充园圃结构。”袁枚的稿费收入不但能养活全家几十口人,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扩建随园!

  除好书、好吃、好名外,袁枚还好游。

  年轻时,袁枚遵循“父母在,不远游”,待在随园,陪伴母亲享受天伦之乐。及至母亲逝世,他已64岁高龄。守孝三年后,他开始了壮游。

  别人劝他一把年纪了,安安心心居家养老,了此余生。袁枚表示我不听,我不听。他立志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活到老,游历到老,创作到老。

  袁枚对大自然的钟爱,使得他战胜了肌体上的衰老。67岁那年,他登天台、游雁荡,渡钱塘、过兰溪,且吟且行,不亦乐乎。他写下了《周孝侯斩蛟台》、《立夏日过天姥寺》、《观大龙湫作歌》、《还山》等诗作。此外,他还绘制了《游雁荡图》,装裱长轴,带回随园,悬挂壁间,供人观赏。

  袁枚四十多岁时,曾请相士胡文炳算过一卦。胡文炳预言,他63岁得子,76岁寿终。到63岁时,袁枚果真老来得子。他就觉得胡文炳算的准,料想76岁时大劫难逃。于是到了这一年,他深居简出,坐等人生最后一刻到来。

  没成想,袁枚挺过了这年除夕。这一挺,袁枚又多活了6年。既然向天再借到6年,又岂能不好好度过?于是,次年起,袁枚又开始了壮游。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重游扬州、苏州,到无锡,过慈溪。

  不禁联想到作家倪一宁写过的一段话:在路上看到一对老情侣。老爷爷墨绿色绒外套,是老克勒式打扮,挽着女伴。老太太拄着拐杖,上衣皮夹克,下身浅蓝色牛仔裤,还是BF风那种。左手中指戴着造型朋克的银戒,夹着一根烟,边走边抽。看得我好振奋。

  才不要推着轮椅看夕阳呢,我要我们健康、聪明、矫健且酷酷地老去,没入土前坚决不做尘,只成为风。

  如何老去,袁枚教会了我们。

  世俗如此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袁枚教会我们,不必太在乎世俗看法。

  袁枚14岁时就写下了名篇《郭巨埋儿论》。在他看来,郭巨为孝母而埋儿的行为不近人情,如此的观点与封建礼教相去甚远。

  年长以后,他公开招收女弟子,开女子教育之先河。这在当时亦是惊世骇俗的大胆创举。要知道,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天下士人觉得老老实实当官才是正道,袁枚却选择辞官归隐,徜徉于书与美食间。

  别人劝他安心养老,他偏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袁枚,活成了清代集大成者。

  如果非要究其成功秘诀,《明朝那些事儿》结尾有句话能很好地诠释: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文/棉植)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