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屈原《天问》:探索未知与独立思考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59960
重读屈原《天问》:探索未知与独立思考 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5996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史

重读屈原《天问》:探索未知与独立思考

2022-12-01 10:48 | 来源: 光明网

  屈原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天问》,顾名思义,“天问”就是抬头望天、向天空发出问题的意思。自从人类诞生后,无数诗人在深夜仰望星空,由此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生活在中国战国末期的诗人屈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

  屈原品行高洁、性格耿直的,却遭到了小人的嫉妒。有人向楚王进谗言,说屈原居功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但楚王竟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还疏远了屈原。屈原感到非常委屈,眼看着楚国的朝政一天天败坏下去,自己却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愤懑,名篇《离骚》就此诞生。

  我们可以把《离骚》看成屈原的精神自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面对身处苦难中的祖国和人民,屈原一声叹息,只希望楚王能够看清现实形势,励精图治,成为明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深知面对着诸多难题,所以他不断探索,不断努力。这句诗在今天也很有名,用于描述人们为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状态。

  屈原留给后世很多的文学作品,除了《离骚》,还有《天问》《九章》《九歌》《怀沙》,等等。“天问”的故事从诞生之初,就引发世人对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是我们追寻宇宙奥妙的千年之叹,是探索无穷远方的不懈努力。

  屈原在《天问》里对天发问的诸多问题,大多与自然现象、历史事件有关,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人物、历史名人也在《天问》里“亮相”。《天问》开头就问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一个带有终极思考意味的提问。屈原认为天地初开时混沌一片,没有某个具体的神祇来创世。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的起点是一次威力极大的爆炸,屈原当然不知道宇宙大爆炸的假说,但他已经有了追问万物起源的意识。

  屈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思考。《天问》里就提到了一些古人的名字,还有一些历史事件。对屈原来说,这些往事也是相当神秘的,所以提出了若干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他无法回答,便记录在作品《天问》里。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是谁让商纣王昏庸残暴?为何要陷害忠良却亲近小人?比干忠心耿耿,为何遭受打击?雷开这类阿谀奉承之人,凭什么还能得到封赏?

  商纣王残忍暴虐,宠幸奸臣,不仅失去了民心,连王公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当时有位忠臣名叫比干,看到商纣王要将反对自己的人钉在滚烫的柱子上,便直言劝告:“大王要以江山为重,不能残暴对待忠臣,要远离祸国殃民的小人”。但是商纣王根本不听劝告,还把比干杀掉了。屈原在《天问》里就反问:比干忠心耿耿,为何结局不好?显然,这是因为商纣王不明是非,最终激起了周武王的反抗。在牧野之战后,商纣王惨败,商朝也随之灭亡。

  屈原生活的年代,距离武王伐纣,也有上千年了,很多历史真相,已经搞不清楚了,所以屈原要发问,要质疑,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屈原在《天问》里表达了非常正派的历史观,书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文明终将取代暴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要亲近贤明、有道德的人,远离没有教养、品质低下的人。

  屈原生活的年代,是群雄争霸的战国后期,他所在的楚国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正在崛起的秦国对其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将其吞并。屈原向楚王多次进言,建议楚王亲近贤臣,富国强兵,但楚王已经沉浸在小人的甜言蜜语里,根本不理解屈原的好心。屈原不忍心看到国破家亡的惨剧,也想证明自己的高洁与正直,最后以死明志,自沉汨罗江中。

  屈原在《天问》中还流露出很强的探索未知的精神。虽然人人都有好奇心,但真正愿意去思考严肃命题的人并不多,屈原就是这样能深入思考的人。尽管他的切入点不是研究思维,却具备了一个思考者应有的质疑与反思精神。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大文豪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屈原,对其推崇备至,可见屈原的才华与品质,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十分耀眼的。仔细观察,会发现《天问》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设问或反问。这种姿态,实际上就是在追问世间的真相,而不是靠外界“投喂”而形成自己的立场。

  独立思考,专注探索,是一个人走向精神人格的完善的必由之路,屈原在这一点上给后世作出了表率。而且,《天问》中的探索精神,不仅有追问宇宙与历史奥妙的强烈念头,也有很强的想象力。

  类似的思维也存在于后世的司马迁身上。他在《史记》中叙述了一个以黄帝为起点的中华历史的宏大结构,从夏商周到秦汉,这是一个被纳入共同体的完整脉络。虽然一个民族对历史具备共同记忆,但如果没有屈原、司马迁这样的文人史家,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很容易变得支离破碎,基于它们而形成的文明共同体认同感也会减弱很多。

  国家由无数个小家组成,人们常说的中华文明,就是基于大家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共识。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魅力永不会褪色。(西蒙)

来源:光明网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