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捕鱼和艺人过江习俗 民俗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5745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民俗馆

松花江捕鱼和艺人过江习俗

2016-05-10 | 来源: 江城日报

鹈鹕捕鱼.jpg

这是摄于1938年的吉林老照片,记录的是位于今天江湾大桥两端的松花江上一个叫“炮手口子”的渡口。炮手口子渡口是松花江众多渡口中的一个大渡口,它不仅可以摆客,还可以摆渡对岸农家进城的车辆。画面上最醒目的不是渡船,而是渔船和鱼鹰(鹈鹕)。鹈鹕捕鱼曾是松花江上的盛景。(资料图片)


      松花江捕鱼习俗

过去在松花江上捕鱼,有许多规矩必须遵循。比如:在船下水捕鱼之前,要祭河神。我们的祖先迷信,以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神主宰。松花江里的鱼类,当然要归江神管了。所以,怕冒犯江神,下江捕鱼要先祭江神。

祭河神是这样:在选定撒网的松花江岸边位置,摆放上供桌,把囫囵猪头仰放在供桌中间,两个鼻孔各插三根香,嘴里放一个猪前爪。猪前(钱)爪,寓意钱多。同时放置供品馒头三摞,每摞五个。摆供完毕,燃放鞭炮,所有参与捕鱼的人跪在供桌前冲着江给江神磕三个头,并由鱼把头领头说些诸如江神保佑我们多捕鱼、捕大鱼,保佑我们平安无事之类的祈祷话。祭后撒供时,把猪耳朵和猪拱嘴象征性地割下一点扔进江里给江神“吃”,剩余的大部分可食用,但不能卖。其他供品如馒头等,均可食用。

在捕鱼过程中,如网到王八(乌龟),不论大小,都要放回江里,不许食用,也不许卖掉。因为松花江两岸的渔民崇尚乌龟,把它视为神物。所以对它非常敬畏,怕触犯到它遭到报应,或捕不着鱼,或翻船出事故等等。

捕鱼人在吃鱼时,一定要等人到齐后才能吃。而且要等鱼把头先动筷,然后大伙才能动筷吃。鱼刺要先一根根夹出来,规矩地放在桌上,因为捕鱼人忌讳满桌吐鱼刺。盘中的鱼上面的肉吃没了,把鱼翻过来不能说翻,说“划过来”。因坐在船上的捕鱼人忌讳“翻”这个字。

遇上正在江里捕鱼的人,不能乱说话,也不能说些不吉利的话,只能说“快当”。快当是捕鱼人的行话,意思是顺当,多出鱼、出大鱼。否则,捕鱼的人会不高兴,甚至会骂你。赶上收网出鱼时,只要上前搭把手,走时可以随便拎条鱼,不用打招呼,这是捕鱼的行规。

松花江艺人过江习俗

过去民间艺人过松花江,船家是不收费的。究其习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摆渡的船搭(摆船人的称呼)和民间艺人同属江湖人;另一种是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早头时候,有一班唱莲花落(二人转艺术的旧称)的艺人过江,船到江心,船舱內不知咋回事,突然进水,而且水越进越多,眼见船体逐渐下沉,乘客惊慌失措起来,情形十分危急。就在这时,船搭急忙跳入舱内査看究竟,结果发现船底有一道裂隙,有尺把长,半指那么宽,江水就是从裂隙涌进来的。怎么办?船上没有任何补救设施,只得任凭船往下沉。一船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大伙正处于一筹莫展的绝望时候,有一唱莲花落的艺人迅速从怀里掏出竹板,递给了船搭,船搭会意用竹板很快就把裂隙堵死了。船舱内进水停止了,一船人得救了。后来,船搭为了感恩于唱莲花落的艺人,凡是唱莲花落的艺人坐船过江,一律免费。再后来,这种待遇逐渐扩展到整个江湖上卖艺的,比如吹喇叭的、比如耍杂耍的、比如耍猴的、比如说大鼓书的等等。

而艺人为了回馈船搭,上船后象征性地展现自己的拿手绝活,或吹、或唱、或弹、或说,一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二来表演给船搭看,以示感谢。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