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乡村民居 民俗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8296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民俗馆

东北的乡村民居

2016-05-2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东北农村.jpg

在南方人思维中,提及东北总是联想到火盛的高粱、烈辣的烧酒、挺耸的桦林、席卷的雪絮……其实这只能提示东北不同的季节、场合、环境,而最能代表东北的莫过于排列在广袤黑土地上的乡村民居。

广袤的东北以黑土著称,乡村的东北人就挖出富于黏性的黑土,割来漫野丛生的蒿草,汲上略带咸味的井水和成泥,用三股钢叉整整齐齐地垛,不久便垛成一方厚厚实实、端端正正的房框;接着搭白杨圆木为檩、铺柳条篱笆当椽,垫黑土抹泥成顶,房子就完工了。这种房舍的优点有三:坚固、保暖、防漏。房墙的厚度一般在二尺左右,有的可达一米,虽没有混凝土的黏合、榫卯的牵拉,但房顶、房墙和地面已混成一体。房顶每年都用盐碱度极高的黏土抹一次,细土随雨冲落,盐碱却渗入屋顶形成一层厚厚的“盔甲”,愈是年久愈是不渗漏。虽近年东北农村的民居已逐渐被砖、石、混凝土取代,但这种土木结构的房舍仍不少见。

在东北的林区,还可见木建的民居,木房看上去简单却极坚固。建木房首先要在地面挖出二尺左右深的沟,把圆木横着嵌入,然后将一根根凿出榫卯的圆木交错咬合,如同从前水井框的交接,所以前辈们又称“井干房”。屋的木瓦是用斧子劈出来的,劈木瓦须在冬季,寒冷已把木头冻脆,一斧子便整整齐齐地劈出薄片,劈出的木瓦片虽粗糙,但纹理顺畅,不滞雨水,只是经不起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和风吹雨淋,很易变形,用不了几年便得换新。当厚厚的白雪铺盖在房上,檐头滴水结成晶莹的冰凌,房里生上大火炉,便温暖如春,而夏天南北窗敞开通风,又十分凉爽。远远望去,房子显得娇美玲珑,独特神奇,颇像“圣诞老人”的小木屋。

东北农村2.jpg

说东北民居就不能不讲火炕,《辽史》记载东北火炕时说“环室为床,煴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传统的东北民居一般是“口袋房”,即进门是灶房,而一侧的居室则是两间或三间相连,室内炕与屋的长度相等,俗称“连二、连三炕”,室内的大部分平面空间被炕占据,人们的室内生活也就集中到了炕上。进来客人,首先请炕上坐;平日吃饭、读书写字都在炕桌上;孩子们游戏也是在炕上,靠近锅灶的一侧是最热乎的“炕头儿”也就成了家中长辈居住之处。

东北另一著名民居是四合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四合院就已是王公贵族、高官富商的居所,到了明、清时代才传至北京。东北城镇四合院最为气派的是南面三间屋宇式大门,正中一间是出入的“门洞”,旁边两间则是“倒座”的门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主人所居内院正房五间。房屋样式基本都是青砖小瓦、硬山到顶,正脊、戗檐、腿子墙等部位都是砖雕或石刻。而小一点的四合院则是砖砌门楼或单间大门,院内的厢房、正房也相对小得多。民国年间,东北一些村屯的富家大户也建“防御性”四合院,不仅院墙高大,且在四角修有炮楼做“工事”,院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

随着社会发展和条件的改变,传统东北民居的建筑样式和材质都开始逐渐“现代化”,它原有的一些含义也不复存在,但古老民居留给东北人的文化理念和风俗习惯却代代传承,演绎着东北古朴淳厚的民情民风,养育着一代接一代善良勇敢的东北人,播洒勤劳,建设家园……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