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蒙古族婚俗 民俗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15817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民俗馆

独特的蒙古族婚俗

2016-07-18 | 来源: 松原群众艺术馆

蒙古族婚礼习俗.jpg

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在前郭尔罗斯历史悠久,世代沿袭。其习俗以隆重的婚礼为核心,以贯穿的婚礼歌为主线,兼有迎送宾朋、祭火拜天、悲离欢聚、文体娱乐等丰富的民俗内容,是完整演绎的一部古老而独特的郭尔罗斯史话。

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认为氏族内所有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部不能结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是隔旗结为婚缘。蒙古草原广袤辽阔,居住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女儿出嫁后不知道何时才能与父母兄妹再次见面。这样,婚礼就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草原民族。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自然要用唱歌来表达喜庆和悲伤,长久发展便产生了婚礼歌。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又产生了半职业性或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和男女双方的主持人,即蒙古语称为“贺勒莫沁”。还有歌手、琴手等。他们共同编导,参演,逐渐形成了按照婚礼活动顺序、歌声贯穿全过程的婚礼习俗。

蒙古族习俗.jpg

1978年秋,前郭县文化工作者在民间采风时,遇到一位著名的老“贺勒莫沁”,名叫宝音达赉。他出生于1919年,原不识字,青年时拜师学艺,得一手抄本婚礼歌,视为珍宝。为了掌握婚礼歌,他狠下功夫,勤奋学习蒙文,并注重与其他祝词家交流,终于将全部婚礼歌默记下来,采风时,60岁的宝音达赉现场演唱了这部较长的歌曲。经过整理的这部《蒙古族婚礼歌》共七章、两千余行,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轰动。《内蒙古日报》记者撰文报导称“我国第一部蒙古族婚礼歌在前郭尔罗斯发现”。 2002年,草原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根据这部婚礼歌编写了蒙古族《婚俗剧》,并精心编排搬上舞台,演出百余场。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多年来,前郭尔罗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发扬,蒙古族婚俗被传承了下来。古代,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整个婚礼过程由《婚礼歌》和一些固定的程序贯穿起来。

到了近代,随着民族融合和时代进步,前郭尔罗斯民间婚礼增添了新的内容。多在结婚前一天到女方家迎亲。迎亲的人数五、七、九人不等,富豪贵族迎亲的人多时可达十七、十九人,但均为单数。人数无论多少,男方至少要有一位祝词家,女方也要有一至两位善于周旋的女祝词家(一般为女方的嫂子)。迎亲人到女方后,双方祝词家按照婚礼程序开始明争暗斗式的对歌。女方如果没有女祝词家,也可以用男祝词家。

迎亲人从男方出发时带“袖瑟”(蒙古语音译,汉意为给女方婚宴上用的酒和肉等食物)。

迎亲人到了女方家后,婚礼习俗的活动开始。

一是迎亲。迎亲人到达后,女方迎亲者向男方客人献茶。此时,双方歌手或大家一同欢唱盛装赞、祝赞歌、赞马歌、贺喜歌等。

二是求名宴。系女方的头道宴,招待迎送的亲人队伍。宴席开始之前,女方的嫂子们和弟弟妹妹们耍闹,为难男方的“贺勒莫沁”,主要是求名问属等。这时有献奶酒、对唱活动等内容。

三是献茶。求名宴后,开始献茶,穿插演唱、劝戒歌、贺喜歌等,活跃气氛。

蒙古族婚礼习俗.png

四是沙恩吐宴。系女方家的第二道宴。女方献上为新郎新做的袍靴,新郎换装。此时女方的嫂子妹妹弟弟们继续耍闹难为新郎和伴郎,让他们给嫂子和弟弟们点烟敬酒,唱歌等等,也有用各种游戏为难的。沙恩吐宴开始后,歌手唱告别宴歌,包括报宴歌、祝酒歌、论酒歌、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歌、报时歌等。一直延续到送亲时辰。

五是送亲。报时歌催促人们起程,男方接亲与女方送亲人开始上路。双方一路上欢歌笑语,还有抢新郎帽子,赛马等活动。有的路上遇到敖包还要祭拜。迎亲与接亲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时,送亲队伍原地休息,让新郎和伴郎先回到家。他们给家里人报上送亲队伍的人数、车数,男女宾客的数量也都要各个告之。然后,新郎伴郎回到送亲队伍处。他们围绕送亲队伍逆时针绕三圈后,带领送亲队伍直到进入男方家头道门,男方的“贺勒莫沁”手持木叉(木叉上有三色或五色的哈达)堵在门口,与女方的“贺勒莫沁”进行头门对歌,主要是从古至今的历史、民俗等内容的问答以此来难为对方。这项程序结束后,男方亲友把送亲队伍请到屋里,并献哈达和荷包。男方的歌手献上赛马歌、头门歌、荷包歌等。

六是婚仪。举行婚礼典礼之前,女方还有一位梳头妈,为新娘进行梳头这项仪式,要唱劝嫁歌。男方的祝词家要及时报拜天时辰,贯穿揭帷幕和演唱的活动有拜火歌、拜双亲、祝愿歌。 

最后,一对新人拜火、拜天、拜双亲,结束了整个婚礼。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