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传统的冰嬉雪趣 民俗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30259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民俗馆

东北满族传统的冰嬉雪趣

2017-01-10 | 来源: 长春日报

  在银装素裹、冰天雪地的冬季,奋发进取的东北满族人有以冰为嬉,以雪为趣的习俗。

清·冰嬉图(局部).jpg

清·冰嬉图(局部)

  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后金政权曾多次举行冰上运动会,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沿袭了这一传统。其中,乾隆皇帝曾多次亲临冰场观看各种冰上活动,并亲自参加冰上表演和比赛。从宫廷到民间,都认为冰上运动可以强健体魄。据考证,清代的冰雪娱乐形式主要有拖冰床、冰擦、冰上抢球、射球、跑冰鞋、打滑挞、抽冰陀螺、滑雪爬犁、雪地走等十余种,这些娱乐形式从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冰嬉图》中可见一斑。而清代的这些冰嬉雪趣,大多数是由东北满族习俗延续和发展而来的。

  冰 嬉

  冰嬉也称“冰戏”,是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清代是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期,既是娱乐活动,又是军事操练,由东北到关内,从宫廷到民间,冰嬉大为盛行,故有“国俗”之称。

  跑冰鞋

  跑冰鞋又称“走冰鞋”“溜冰鞋”“跑凌鞋”“乌拉滑子”或“滑擦”,此俗由来已久。据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当年带领三千人马攻打宾州时,就借助乌拉滑子大获全胜。民间传说虽然不能视为史实,但冰鞋用于军旅却有据可查。努尔哈赤训练了一支特种部队,以冰鞋和冰橇为行军工具。据《清语择抄》中“乌拉滑子注”记载,努尔哈赤在墨根城被巴尔虎特部落包围,他的部将费古烈“所部兵皆着乌拉滑子,善兵行,以炮驾爬犁,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一日行七百里。时城垂陷,满兵至,巴尔虎特尚弗知。及炮发,群疑兵自天降,围始解”。这就是清代把跑冰鞋作为“国俗”的历史原因,整个清代,它始终是冰嬉中最重要的一项。

清·冰嬉图(局部).jpg

清·冰嬉图(局部)

  满族人入关后,每年农历十月都要在北京北海太液池的冰面上检阅八旗兵丁的滑冰技艺。每旗各派出200名滑冰高手,组成1600人的队伍。检阅分两队,一队穿红马褂,黄背心;另一队穿黄马褂,红背心。背上插着八种颜色的小旗,与八旗的旗色相对应。膝上裹着皮护膝,脚上穿着有冰刀的皮鞋。冰场上设有三座高大的牌楼,两队各自列成两路纵队,分别穿过三座牌楼,曲线前进,队形十分壮观。检阅之后,便开始各种冰上体育运动的技艺表演和比赛。

  满族传统的冰鞋,是在木板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紧紧扎在鞋上。冰鞋有单刀、双刀两种。从《冰嬉图》中可以看到,清代跑冰鞋者能够做出种种姿势,如“猿猴抱桃、哪吒探海、双飞燕、鹞子盘云、金鸡独立、凤凰展翅、童子拜佛、果老骑驴,又有惊心动魄的倒立、缘杆耍刀、弄幡、飞叉、叠罗汉”等等,可见清代跑冰鞋已初具现代花样滑冰的雏形,从其中的“抢等”中也可以看出今日“速度滑冰”的端倪。

  拖冰床

  古人所谓“冰床”“凌床”,物同名异,指的都是今天的冰排子、冰爬犁。其形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运物载人,在冰雪之上疾行如飞,小的则是儿童们冬季常用的游戏用具。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此物:“冬月做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明代刘若愚《明宫史·金集》这样记载:“冬至水冻,可拉拖床,以木作平板……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飞。”一般的冰床用木头做成,下面装上铁条,以减少摩擦力。也有制作比较讲究的,上面有篷,可避风雪。

清·冰嬉图(局部).jpg

清·冰嬉图(局部)

  轱辘冰

  轱辘冰,又称“走白冰”(谐音走百病)。满族人对冰雪向来有着深厚的情感,清代满族妇女中流行着“轱辘冰”的习俗。每当正月十六晚上,妇女们三五成群,手执灯笼,嬉笑着来到旷野,横卧于冰雪之上,左右翻滚,口里不住地诵唱着:“轱辘冰轱辘冰,腰不痛腿不疼。”“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接着在冰上嬉闹取乐,俗称“脱晦气”。直到民国时期,在沈阳《盛京时报》上仍有这种岁时新闻报道。

  采冰

  冰是晶莹美丽的,满族人喜爱冰,冬日多到附近江河湖泊采冰。一是以冰进贡朝廷,二是用来冻年猪肉。进了腊月门,人们杀了年猪,就在院内篱笆墙边堆起一座“冰山”,几乎将一个整猪的肉都冻在“冰山”里边。这样保存的肉不腐烂,不风干,还能去腥气,是无可比拟的天然冰箱。每逢腊月二十五六,“抠冻肉”的传统习俗指的就是将冻肉刨出,留下头蹄下水,直到二月初二全部取出。满族人还有搬冰习俗,把江河湖里的冰运到猪圈侧、粪堆旁,用来美化环境。有歌谣说:“腊八过,搬冰忙。抬冰块,赛冰糖。树杈上,积粪场。圈窝旁,都摆上。不生瘟疫不生疮,来年粮食堆满仓……”

  造冰灯

  从腊月到正月,东北满族人家多按旧俗悬挂自己制作的冰灯,寓意明灯亮烛,日子红火兴旺。

  当时冰灯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是以矾水凝雪成冰,加入花鸟鱼虫等美丽饰物,置于一种叫喂大罗(俄语音译)的小水桶中,加盖,放置于寒夜室外。半夜起来将没冻透的矾水冰坨加温倒出,中空部分镶嵌木板,装上蜡烛,最后在冰坨上部两侧用热扦子烫上两个眼,拴上绳,冰灯就做成了。东北满族人制作冰灯的习俗最早源于渔猎,东北溪流湖泊众多,鱼类资源丰富,这种冰灯是冬季捕鱼时较好的照明工具,后来人们在过年时将其高悬门前,寄托美好愿望。到清嘉庆年间,连相对偏远的卜魁(今齐齐哈尔)都有了“镂五六尺冰为寿星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晶人”的冰灯。光绪年间,冰灯艺术已具相当规模。据《吉林通志》记载:“十五为元宵节……于市张灯三日,金鼓喧天,燃冰灯,放花爆……是日男女出游,填塞街巷。”民国初年,冰灯制作又有进一步发展,“以矾水凝雪成冰,镂八仙、观音等像于薄纸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

  打滑挞

  打滑挞,东北人也称为“打刺溜坡儿”或“打刺溜滑儿”。那些自然形成的坡地,入冬之后,覆上积雪,孩子们自顶端下滑,或蹲或立,其乐无穷。有的人家在庭院中积雪成坡,泼上水,结冰之后,就是一座晶莹洁白的冰滑梯,甚是好玩。

  抽冰陀螺

  冰陀螺,又叫“冰尜”,因其灵巧如猴,俗称“冰猴儿”,是东北一种常见的儿童玩具。冰猴儿一般以寸许圆木制成,上平下尖,尖端镶有铁珠,利于旋转。

  抽冰猴儿时,以鞭绳缠绕在陀螺中间,猛然用力抛开,使之旋转于地面或冰面,不断抽打,使其保持旋转不倒。对这样一件小玩具,淘气的孩子能玩出许多花样:子母猴儿,即在大冰猴儿的空心里放上一个小冰猴儿,抽动大冰猴儿时,小冰猴儿便跳出来一同旋转;响猴儿,即在冰猴儿上刻几个小孔,转起来嗡嗡作响,如笛哨之音;彩猴儿,即将冰猴儿四周涂以颜色,旋转于皑皑白雪间,犹如一只绚丽的万花筒;撞冰猴儿,三五个人各将自己的冰猴儿抽得飞转,然后喊“一二”,同时下鞭让数只冰猴儿相撞,谁的被撞翻谁就输了,常胜不败的人会被推举为“猴儿王”。

  冰上蹴鞠

  冰上蹴鞠,满族人谓之“踢形头”,其俗源于满族先世肃慎,那时每获熊、虎、豹等野兽,则视为山神所赐,遂将头供奉于树桩上,众人围着树桩烤食兽肉,饮酒祝贺,唱歌跳舞,并将野兽皮剥下来缝成球状,相互追逐踢蹴戏耍。如果两个部落遇到一起,还会互相较量技艺,从山上踢到山下,又从山下踢到山上,直到把球踢进对方的栅栏内,方为胜利。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沈阳南浑河冰面上举行过盛大的“踢形头”比赛。比赛规则是:双方在冰上各划三道横线,双方列队站在线上,开球后双方抢球,谁把球踢过对方人墙并且穿过三道线便得分,得分多者获胜。在冰上或陆上“踢形头”,当时称为“蹴鞠之戏”。

  雪 趣

  除了热衷于各种冰上运动,东北满族人还有许多与雪有关的习俗,为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乐趣。

雪爬犁.jpg

雪爬犁(网络截图)

  雪爬犁

  昔日东北的冬天,时常大雪漫天,山封谷弥,爬犁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爬犁有牛爬犁、马爬犁、狗爬犁、鹿爬犁等。爬犁,满语“法喇”。“似车无轮,似榻无足,覆席如龛,引绳如御,利行冰雪中。俗呼扒犁,以其底平似犁,盖土人为汉语耳。”《黑龙江外集·卷四》称爬犁“制如凌床,而不施铁条,屈木为辕,驾二马,行雪上疾于飞鸟”。爬犁制作简单,选取软木,制成两辕,前半翘起,后半贴地,上支四个短柱,柱周镶四框,覆以板,引以绳,载重则驾牛马,载人则覆席龛,置火盆,呼为暖爬犁,行于雪中,速逾于车。曹廷杰称其为“陆地之舟”。

  雪地走

  雪地走,是满族妇女的雪中竞赛活动。竞赛者着旗头、旗袍、寸子鞋,鞋跟高度不低于10厘米,于雪地竞走,踩得雪地咔咔直响。远远望去,晶莹世界里一片姹紫嫣红。这种习俗是从清代宫廷妇女在降雪后于城外雪地行走演变而来的。行走中既要掌握身体平衡和竞走技能,又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避免湿鞋。

  滑雪板

  滑雪板又称“大踏板”,在旧日满族渔猎生活中产生。滑雪板多以松木或桦木制作。有一首歌谣描写了穿大踏板捕捉黄羊的迅疾:“大踏板,八尺长,阿玛穿它撵黄羊。黄羊跑到山背阴,大雪壳子二尺深。黄羊它可没了辙,四腿一撑进雪壳。动也动不得,挪也没法挪。抓住黄羊小细腿儿,抱在怀里好快活。”

  清代的滑雪板形状已与今日相差无几,“以木板长五尺,贴缚两足跟,手持长竿,如泊舟状。划雪上前进,则板乘雪力,瞬息可出十余里”。

  (作者为中国满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