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有终止的意思,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处暑时节,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秋风渐肃。
老话说:“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虽然意为暑气到此为止,而事实上,或长或短,暑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秋意只是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
处暑风物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处暑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啸,天地清明,此时鹰也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而祭。古人认为先猎之物要首先陈列为祭,此被称为“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天地始肃”,典出《逸周书》七十二候,“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古人所说的“秋后处决”即是如此,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同时,也借此告诫人们在秋天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三候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登”为成熟。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的基本规律,处暑时节,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