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包容性:网络时代的个人语调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8674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文学与包容性:网络时代的个人语调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8674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文学与包容性:网络时代的个人语调

2017-08-23 10:13 | 来源: 光明网

  问些包容性.jpg

  质朴一定是追求真理与创造艺术的强大基础,抽掉了这个前提,其他也就谈不上了。

  网络时代的人是极不耐烦的,他们已经在不断尖叫、直观和夸张的表达环境中形成了接受惯性,变得更加没有耐心。而我们知道,要接近事物的真相,欣赏深刻的艺术,总是需要起码的耐心。

  我们通常认为,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之一即在于其个人性。这等同于强调作品的独特性。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是不可能被重复的: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 己。不过这种最基本的要求却要受制于许多条件,以至于很难在写作中实现。因为每个时期的阅读习惯一定受风气和潮流的影响,这会导致写作者的跟从,于是在题材和思想、表达形式诸方面自觉不自觉地靠近和趋同。文本的气息、视角以至于口吻都将变得似曾相识,文学写作者的个人语调由此丧失。

  我们一直强调的文学包容性,往往并不是一个主观意愿的问题,而常常只是一个客观上能否实现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持个人的语调,并且被广泛地认知和接受,实现真正的宽容和包容,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个人的声音或者因为独特而令人不适,或由于远离群声而被忽略,总之不太可能成为显性的存在。

  人们会惊讶于网络传播的便捷和广泛:世界上鲜有一个角落是与世隔绝的,大量的讯息一刻不停地灌注和浇泼,到处都呈现出饱和状态,形成大面积的覆盖。这个时期的思想与见解似乎可以极端化地创造和发挥,看上去五花八门。但真实的情形也许恰好相反: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创新”都过于网络化了,只是同一个向度上的“求新”,如故作惊人之语、博人眼球和耸人听闻的夸张,比较起来,更为缺少朴素诚恳和笃定真实的良好品质。而质朴一定是追求真理与创造艺术的强大基础,抽掉了这个前提,其他也就谈不上了。

  令人担心的是,今天的创造者一旦回到质朴和真实之后,又会被轰然涌荡的潮流所淹没,变得痕迹浅淡或形同乌有。由此可见,包容性在过度喧嚣的时段一开始就丧失了条件:由于无限扩大了某些共有的主题和语调,真正属于个人的言说内容以及方式,被压制到最小最弱。这些现象,绝不是某个地区所独有的,而是网络时代的共同特性。

  这个时期的人已经习惯了某种说话方式,一旦离开了这种方式,听者(阅读者) 就会因为陌生和费解而疏离。网络时代的人是极不耐烦的,他们已经在不断尖叫、直观和夸张的表达环境中形成了接受惯性,变得更加没有耐心。而我们知道,要接近事物的真相,欣赏深刻的艺术,总是需要起码的耐心。

  主语调形成的原因,是某些地区的强势语言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的进一步强化。现代传媒的推助方式使本来就处于支配地位的语言与文化大幅扩张,在它们面前,较为弱势的地域只剩下等待淹没的唯一结局。而我们知道,那些独特的精神成果,它们的滋生与成长,有可能因为来自偏寂之地而变得更加宝贵:可以弥补和矫正这个狂热而又单一的世界。可惜的是,它们还没有等到基本的成熟阶段,一切就被时代的狂涛给吞噬了。

  我们如果承认精神与心灵之果如文学艺术,必须是难以复制的生命结晶,那就得倍加珍惜,对独立生长于远荒或一隅的绿色植株给予特别的保护。过于强大的时代潮流掩盖了艺术和思想在接受方面的褊狭,甚至会将史无前例的混乱看成各抒己见。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将这喧嚣挡在天外,无法低头寻觅角落里的声音。我们认识了宽容和包容的意义,却感到无能为力。

  是的,我们只要静下心来,就会痛感这个世界上仍旧缺少、十分缺少真正的个人语调。我们在互联网时代都用同一种声气说话,既狂放不羁又中规中矩。我们获得的是这个时期所独有的放肆姿态,却丧失了自主自为的生命中气。自我已经在密集交织的声像中流失净尽,而找不回真正的自我,也就没有真正的宽容与包容,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

  我们也许要在纵横交织的数字洪流中努力地退避和放空,求得一次冷却,然后,努力寻找个人,并尝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悟想和发现。这样做,其实正是从根本上学习宽容和包容。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