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下”为何倒在了付费阅读成趋势的前夕?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5444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榕树下”为何倒在了付费阅读成趋势的前夕?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5444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榕树下”为何倒在了付费阅读成趋势的前夕?

2017-12-05 14:44 | 来源: 新民晚报

  “榕树下”为何倒在了付费阅读成趋势的前夕?

  图说: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作品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网络图

       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源于1997年12月25日美籍华人朱威廉创作的一个个人主页,使文学通过网络这一快捷的载体真正变成了大众的文学,使许多爱好文学的人好梦成真。2002年2月5日,“榕树下”作价千万美元转给贝塔斯曼公司,当天16:30,李寻欢从前方打来电话,协议签字。作家陈村随即在论坛的“躺着读书”版块贴出早已写完的《告别榕树》。“我相信,网文自有它的生命力,网站自有它的命运,网民的集体意志才是榕树的根基……”12月1日晚上,在陕西北路600号,第11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朱威廉、作家陈村、“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研究者就“榕树下”当年带来的网文热潮进行了回顾,对后来的淡出进行了总结。今年也是中国大陆网络文学诞生20周年,陕西北路600号的“北路时间”启用,定位为网络作家们的一个家园。

  曾是一种精神力量

  如果说“榕树下”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不为过,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慕容雪村、宁财神、路金波等,均为其当年用户。已成为一个传说的当年“榕树下”的创始人、CEO朱威廉谈起往事,为何做“榕树下”,那是对“生活、感受、随想”的坚持,“当年的想法就是让普通人也执起笔来,让平凡的人不再平凡”。“榕树下”当年每月几乎有上百万资金的打入,在同类IP访问量中,停留时间最长的网站,远胜新浪,搜狐。“每天可以收到数以千计的投稿,这不仅仅是代表一篇文章,也是一种精神和力量。”朱威廉叹息,2000年的时候,“榕树下”耗资近百万,向作者买下版权之后才把作品上网,那时尚未有任何电子支付渠道,稿费都是通过邮局电汇给作者。也许晚10年诞生,“榕树下”就不是这样的命运。2005年,贝塔斯曼以500万美元将“榕树下”转给欢乐传媒,2009年盛大文学收购“榕树下”,曾经被朱威廉认为“不那么高级的游戏玩家”把“榕树下”纳入了麾下。

  “榕树下”以网络文学为起点,最先的网络文学和今天的网文的区别,谈中国互联网兴起大潮中网络文学的突起,并以家人式的“伴随感”来看待今天的网文。“互联网把读书人带多了,现在所有的变现方式都出现了,付费阅读系统也兴起了,但是‘榕树下’,却没有了。该发生的好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全部都发生了。”

  文学青年和故事群众

  文学,是“榕树下”的根基,当年他们也曾经尝试过各种线下的活动,“榕树下”的艺术总监、作家陈村谈到榕树下网站的文化,当年一线作家们对网络文学的支持,往日的一些花絮。“榕树下”首届大赛获奖作品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当时的评委王朔说:“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体制埋没,今后的伟大“传统”作家就将出在这其中。”

  时光逝去,现在,几乎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生存,在网上看流行小说的人群与当年上“榕树下”的那些人早已天壤之别,把他们称作“故事群众”。2003年10月,中国第一个原创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通过VIP会员制,开启了在线付费阅读制度,从而奠定了网络文学的基础商业模式。在支付宝等网络支付还没兴起的年代,大多数VIP会员就是通过手机充值撑起了中国网络文学江湖野蛮生长的头几年。VIP会员付费阅读价格是每千字2~3分钱,其中每千字作者可拿到1分钱的稿费。这也网上流行小说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写作越写越长的原因。(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马上评】榕树的种子长成什么样?

  曾经,笔者也流连于“榕树下”,因为写作的趣味而与“榕树下”的众多作者有过交集,对于渐行渐远的过去,我仍然怀念最初在“榕树下”单纯清澈,又充满机会的感觉。可惜,榕树倒在了付费阅读成为趋势与习惯的黎明前夕。

  从免费走向付费,网民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中国网民真正意义上的付费体验应该说起源于网络文学网站,据调查,付费阅读仍然是网络文学平台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如今还出现了针对个人的具备极大随意性的“打赏”机制,有人因为一篇微信文章获赏10万以上。

  可见,当年“榕树下”种下的“平凡人写作”的种子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里淹没,它也会慢慢发芽,只是长成文学的模样,抑或长成了商业的模式,都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选择。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