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登场的“90后”作家如何为自己代言?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8928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悄然登场的“90后”作家如何为自己代言?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68928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悄然登场的“90后”作家如何为自己代言?

2018-07-16 09:54 | 来源: 文学报

  把一代写作者凝聚起来形成文学共同体,以某种笼统的概念或特征推向文学界及文学市场,是全世界文坛都习以为常并持续在做的事情。比如每隔十年,欧洲文学期刊都会进行一次40岁以下最佳青年作家的评选,而在美国也有多个文学奖是以30岁以下青年作家为评选对象而建立。几十年来,一代代写作者前赴后继形成当代世界文学的写作主体,他们有着相似的文学追求和理想,不同的只是出场方式以及写作特征。

  当中国的 “90后”作家近年来频繁现身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作品》《萌芽》《西湖》等文学期刊并逐渐形成集体性群像时,外界或许给予了更多惊讶的反应,然而认真细数一下,这代人中最早发表作品的作家已然快要30岁了,也正是文学生涯最快速成长的年龄阶段。文学界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完全不同于前代人的风格特征,也看到了他们进入写作成熟期前的匮乏与不足。近日,一场基于理解和对话性质的讨论恰逢其时地在北京举行,这场由中国作家网、《作品》杂志社主办的“90后:正在成长的文学力量”研讨会集结了众多文学评论家及10位 “90后”作家,在交流与碰撞之中,“90后”作家的群体形象逐渐丰富立体起来。

       这股成长中的力量内心天真而敢于正视生活

  “90后”作家的悄然登场和他们的写作观念密不可分,无论是像豆瓣这样的类型文学写作平台,还是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严肃写作,“90后”作家对于写作和外部连结的方式有着成熟的判断。他们基本都经历了大学教育,不少人有留学经历,他们一出生就已身处网络时代,对城市生活的习以为常也远超前代人,如此混合多元的背景使得他们对生活的丰富性有着深度体验,也自然成为了写作素材的主体来源。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阅读几位“90后”作家作品之后表示,这些在文学期刊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有着令人期待的朝气和可能性,他们的写作题材多样但都对严肃文学抱有理想,“像王占黑对现实题材的兴趣、李唐对先锋派写作经验的汲取以及不离现实基础等等都改变了我对‘90后’写作的看法”。也正如广东省作协秘书长、文学院院长熊育群所观察到的,这批从城市化、工业化、网络化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触及题材广泛,也善于从不同文学经验中汲取写作资源,没有偏执于某一种文学经验。

  像王占黑对现实题材的兴趣、李唐对先锋派写作经验的汲取以及不离现实基础等等都改变了我对‘90后’写作的看法。

  而所谓深受一种文学经验影响,曾经也是年轻作家身上容易出现的写作现象,评论家贺绍俊提到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写作,认为年轻作家的确容易被先锋写作影响,但好的先锋性是需要有扎实的写实能力作为基础的,相比起过去作家把先锋性当作反叛现实的武器,现在摆在“90后”作家面前的“都已经成为了文学传统,无论是先锋写作还是现实主义,都是可以学习汲取的”。

  或许是经历了“80后”一代人出场方式的“叛逆感”,“90后”作家反而给人以相对客观和姿态较弱的感觉,《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对这些作家的写作已颇为熟悉,他评价他们 “正视自我生活,内心天真又碰壁于常规”,大量的文学资源和经验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既知道张牙舞爪猴子的形态,也知道沉默大象的形态,然而知道并不意味着写作可以掉以轻心,他也提醒“90后”作家,“如何处理好自我经验与其他文学经验的关系,汲取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型,对于能否代承文学尊严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处理好自我经验与其他文学经验的关系,汲取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型,对于能否代承文学尊严起到重要作用。

  对怀有文学理想的年轻作家而言,写作道路上最珍贵的并非是听到溢美之词,而恰恰是那些及时中肯的批评的声音,可能为自己在庞杂的文学世界如何前行理顺一些思路和方向。研讨会上也因此特别安排了10位评论家逐一评点10位“90后”作家,描绘出了这代人的写作态势与问题所在。

  给许多评论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家王占黑来自上海,从小熟悉弄堂文化的她在小说中深入探索着城市中那些半新不旧的平民生活区域,这些被命名为“街道英雄”系列的故事充分反映出一个年轻作者的世俗经验。评论家张清华在看完小说集《空响炮》之后认为她初步找到了一个写作者的个性声音和腔调,在描绘人情风俗乃至陷入生活困境之时很见笔力。然而,王占黑的小说也表现出她对这一城市空间探索的兴趣远大于她对自身可能性的发掘,张清华因而表达了对她不必满足于对世俗经验的客观描摹,可以有更多的延展和抱负。同样是对现实题材的关注,青年评论家唐诗人提及了作家李唐对小镇青年的描写有强烈的参与感和观察力;而像宋阿曼和庞羽这样的作家则书写了许多离她们生活较远的人物角色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注意到庞羽笔下对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细腻的刻画。

王占黑.png

  王占黑

李唐.png

  李唐

宋阿曼.png

  宋阿曼

  正如鲁迅文学院教学部主任郭艳所观察到的,这批青年作家有着开放多元的写作手法,在路魆那里表现为近乎于科幻小说的元素混搭风格;索耳以充满魔幻色彩的精致语言来衬托现实主义;周朝军以随笔式的小说名字开始,尝试颠覆故事的讲述方式,以阐述方式将论文、图标、统计等元素都纳入进小说中。与此同时,年轻作家在汲取庞杂的文学资源的同时,也尚未让自己的笔法和观念定型。贺绍俊认为,周朝军虽有较好的文学知识基础,但也没有很好融入进小说之中,背后的世界观尚未清晰。

  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难以确定或许是许多年轻作家身上体现出的共同问题,而这自然需要更长久的写作来调整。此外他们不同本职工作对写作带来的影响也不得不被重新估量,《人民文学》编辑刘汀自身有过编剧经历,他分析作家君威小说时便认为对方的编剧经验依然在影响着小说的语言质感。对许多“90后”作家而言,学会如何做减法以及语言的精确性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每代人都被标签化,而后亲自去摘掉

  当“90后”与“70后”作家面对面交流时,写作者的代际划分问题再度被提及。每代人都无可避免出场时被标签化,无论是“先锋写作”还是“青春文学”、“市场写作”等等,这自然会遮蔽掉一代人中存在的丰富性和个性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标签的存在,提供了一个集体进入文坛被大家所注意的契机,而其中写作能力持续进步的作家,依然会在后来的某个时刻亲自摘掉身上的标签,以成熟的个体姿态被文学界所肯定。这点在“80后”作家身上有着清晰反映,许多年后依然活跃在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一些作家,已经和自己的前期写作进行了区分,“80后”也不再是模糊群像,写作的分化自然形成。

  多年前,“70后”作家的集体登场研讨也是在鲁迅文学院,他们的写作被形容为“群山合唱”,表达了写作风格各异也暗含了文坛对他们的等待已久。相较而言,“90后”作家各自做着不同工作,写作并非是唯一选择,松散的状态也意味着对文学共同体的概念还未成型,在这种背景下,施战军由此提醒年轻作家,同代人互相欣赏、彼此尊重、胸怀宽广的重要性,他以作家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友谊来说明,一代人的文学繁荣是以这些为基础的,来自同代人的评价和欣赏比任何人都重要。

  在文学的层面上让两代写作者对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让“70后”作家鲁敏和乔叶倍感兴趣的是“90后”作家如何看待时间、看待自我经验对写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定义好作家等问题,“90后”作家回应认为网络时代趋同的国际性写作或许是主要方向之一,而突破自我经验带来的局限也会成为目下思考方向。当代社会成长起来的作家难免会忧虑缺乏大历史经验的写作是否先天存在劣势,这个话题也让“90后”和“70后”作家都感同身受,作家弋舟表示,其实“70后”这代作家也并非有什么宏大历史经验,但这不妨碍历史感的形成,他以《红楼梦》中锦衣玉食的男男女女为例,他们活在当下,但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流露出了历史衰微的迹象,而这是伟大小说的特质之一。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刘秀娟、《作品》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十月主持。近年来从文学期刊到网络平台对“90后”不遗余力的推荐让这一代写作者备受鼓舞,文学的推陈出新和持续拓展疆域也有了更多可能性,相信许多年后,这股成长中的文学力量会提交更丰富且成熟的回响。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