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家曹保明:做黑土文化的“拓荒牛”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86500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民俗学家曹保明:做黑土文化的“拓荒牛”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86500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民俗学家曹保明:做黑土文化的“拓荒牛”

2019-04-26 08:44 | 来源: 中国文明网

  我叫曹保明,是文化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一直成长和生活在吉林。吉林省省名“吉林乌拉”是满语,沿江靠川之谓,指“有一个地方叫船厂”。船厂就得造船,造船就得用木,大约从400多年前的明代宣德年间开始,长白山森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使用,无数伐木、拖木、抬木、放排的故事、传说、风俗,使得吉林的森林文化有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我觉得,这是吉林,也是中国乃至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失去,更不能丢掉。

  文艺工作者不能离开人民,更不能脱离人民的生活。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开始搜集、寻找、保护、抢救吉林的森林文化。搜集文化遗产和民间记忆,就要和劳动群众交知心朋友。于是,每到年节,我就背上行装走向“民间”,到一些敬老院、大车站,到一些老年人集中的村屯,那儿是我的落脚点和生活基地。

  森林的采伐,都是从严寒的冬季开始,到第二年的春天,当山场子雪化了、森林中泥泞了,山场子的活儿也就“掐套”(结束)了。每年,当北方的寒风吹落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当茫茫的大雪铺天盖地的时候,木帮(伐木工人)们开始进山了,我也背着自己的行李卷儿,与木帮们一块进山。白天,我与木帮们一块伐木;夜里,我与他们一起睡在山场子的地窝棚里。窝棚里四处透风,寒风挟着雪花从墙缝里钻进窝棚。我和木帮们都戴着棉帽子、扎紧帽耳朵睡觉,夜里还时时被冻醒。我与木帮们一起坐拖木的爬犁下山,也常常被树枝子刮进老林的大雪壳子里。我的脚冻坏了、鼻子冻烂了,但我见证了林业工人生活的艰辛,自己也得到了生活的磨炼。

  有一次,我跟着木帮们将大木穿成木排,去大江上流放。我一下子从木排上掉进了漂着冰凌的江水中,我不会水,拼命挣扎。当木帮们来救我的时候,我喊着:“别救我!快捞我的小本呀!”因为我的日记本上记满了森林文化的口述史,记满了长白山里的故事,记满了伐木的方言、土语……我心里想,就是我死了,也不能让我记下的这些珍贵森林记忆丢了!

  木帮们被我的话感动得流下泪来。他们救下了我,也打捞出了我的小本。

  为了写《东北木帮史》,我多次深入长白山,到松花江、鸭绿江上去漂流放排,全面记述老山里伐木的木把生涯,记录他们的隐语、行话、归宿以及特有的宗教信奉和采伐习俗。多么难忘的岁月啊!长白山成了我文化的拓荒地,成为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火热阵地。我要把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上那些最生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有一次,我正在山上和木帮们拖木,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打来了电话,只听“咕咚”一声,电话断了。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是我掉到雪窟窿里去了。他在一次文化访谈节目中说:“每逢年节,合家团聚,我知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

  这几年,国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的采伐停止了,林业工人转产改为营林了。现在,有更多的人感受到森林文化的珍贵和重要,许多作家、艺术家以及电影电视方面的编辑也来“抢”我的著作进行再创作。这也让我再次感受到,我过去的抢救工作,我用几十年的青春岁月保护森林文化,很值!

  我起早贪黑地抢救、保护、传承东北和长白山区的文化遗产,全身心地融入到“民间”,与时代、与社会、与人民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不等、不靠、不要,去做、去干、去实践。除了森林文化,我还保护了许多特色文化,如渔猎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还有大车店、老板子、老把头的口述史,以及各个领域的传说、故事、民俗、歌谣。因为抢救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护了许多村落,如鹰屯、雪村、木屋村,许多村落选我当他们的“名誉村长”。

  回想改革开放40年,给我最深的体会是,文艺工作者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释放自己的文艺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潮流中去,创造出诸多文化成果,形成了一代人的风格。这40年,我出版了《东北木帮史》《最后的森林记忆》《长白山森林号子》《人参长在大树上》等120多部关于森林文化的著作,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韩等语种在世界流传。这些著作共计2000多万字,我算了一下,平均每天要写三到五千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北京王府井书店还专门开设了“曹保明图书角”,让我至今觉得那是当年挺“骄傲”的一件事。

  这些年,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而我觉得,所有的荣誉,都应该归功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人民。我只是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一个基因,而这个基因,永远离不开民族的血脉。我愿意永远植根于民间、植根于黑土地,辛勤耕耘,做一个黑土文化的“拓荒牛”。(作者:曹保明)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