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电视剧格外钟情教育题材?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4972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为什么中国电视剧格外钟情教育题材?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4972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为什么中国电视剧格外钟情教育题材?

2019-08-29 11:10 | 来源: 中国电视

  现实主义题材的热风吹拂之下,作为都市生活重头戏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国产电视剧戏剧创作的大热门,算上频繁因为角色塑造问题成为社交平台话题榜上常客的《少年派》和《带着爸爸去留学》,还有在暑假和观众见面的《小欢喜》,电视剧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经历着青春成长可能面临的各种角色和问题。

  上一次掀起教育题材电视剧讨论热潮的还是2016年由黄磊、海清主演的《小别离》,《小别离》中的主人公们年龄较小,处于青春期开端,面临的还是中考的难题,相比之下《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以及接下来要和观众见面的《小欢喜》中,处于青春期尾巴的主人公们仍然孩子气,但却开始面临与成人世界相似的困扰,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大背景下多少也杂糅了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模式。

  青春“往事”

  198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反应工读学校师生关系的电视剧作品《寻找回来的世界》,被视为中国大陆青春校园电视剧的鼻祖。剧中的学生是一些有力在学校和社会边缘的失足少年,作为剧中的主人公,教师在教育青少年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困难,电视剧展示的就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发生的冲突,以及他们是如何巧妙地处理这些矛盾的。之后的《师魂》和《绿荫》也以教师为主要表现对象。这两部作品在反映当时教育体制弊端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并试图寻找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隐含着一种对教育体制的反思精神。这些电视剧大多以教师为视角,学生形象偏向脸谱化,是青春校园剧的客体。

  进入九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如《十六岁的花季》《校园先锋》《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等以校园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这一时期的青春校园电视剧逐渐将视角交给了学生,并开始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交叉展现青春故事,将青少年独特的内心世界置于更加开阔的生活背景中加以解读和透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样貌也开始摆脱脸谱化,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灵动、多变、立体,扁平人物开始像圆形人物转变,青春期学生开始展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友情、亲情、师生情是这一时期青春校园剧的主要表现内容,同时青少年懵懂的爱情也出现在电视剧观众的视野,但”早恋“多数时间被处理成一种朦胧的、微妙的心理状态。即便如此,“早恋”仍然被作为九十年代关于青春期讨论,尤其是批判性讨论的重头戏,青春校园电视剧对“早恋”问题的反映在之后的文学、影视作品被不断放大。

  随着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和进入千禧年后互联网世界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进入新千年后的青春剧市场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上都有所改变,受到港台、日韩等舶来的青春影视创作影响,国产电视剧创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最先形成代表性的是《十八岁的天空》,这部作品在既有的国产青春校园题材上做了保留,但又借鉴并融入了大量日韩青春校园影视剧的风格,《十八岁的天空》颠覆了八九十年代教师”老古板“的模型化塑造,师生之间严格的边界设定被颠覆,变得更像朋友,教师不再是自上而下传授知识、说教人生观的方式,而是带动学生,更进一步刺激学生主动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问题,继九十年代学生的生活背景板脱离学校的设定后,进入新千年后,教师也有了生活和情感空间的展示,不再是传道授业的“机器”,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十八岁的天空》的整体风格轻松愉快,大胆引入了迥异于此前严肃的教学场景,更加贴合新一代年轻观众的认知,尤其是当时对于港台、日韩、英美等涌入国门的流行文化的追逐。但在这个过程中,反映青少年情感生活,尤其是早恋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恋爱生活逐渐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政策对青春校园类型的调整,眼下以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原本作为背景故事或是戏剧情节触发机制出现的家庭在青春校园题材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靠前,原本投射在青少年身上的社会问题,现在多数都放在家庭生活环节进行反映,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成员对于青春校园主角的干预能力越来越强,父母对于青少年教育所发挥的影响已经取代了八九十年代以及千禧年之初的教师角色,眼下的教育题材电视剧更像是家庭伦理电视剧和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融合体,这种融合一方面为电视剧引入了更多戏剧性情节,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既有青春校园题材的特征,青少年与成人世界的边界进一步模糊,青少年干预故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

  教育“原生”态

  眼下的教育题材电视剧深刻诠释了何为“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的说法,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较八九十年代以及新千年之初更加深刻和广泛,这种改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社会结构和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八十年代的“集体生活”被彻底消解,作为集体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生活对个体的影响仍在,但不再是决定个人意识最主要的因素。而所谓“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逐渐盖过了集体身份带来的影响。电视剧开始围绕着核心家庭中的代际关系开始展开,子女在家庭生活空间中的戏份加重、和父母的互动更多,这种互动的大量存在也压缩了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情节,从而区分了教育题材电视剧和其他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

  就近期几部类似题材的电视剧而言,《少年派》中赵今麦饰演的女主角林妙妙与同学的互动更多,戏剧场景也多以校园为主,电视剧整体风格更偏向青春校园题材,它更侧重表现青少年主角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同学的冲突与互动。与《少年派》相比,《带着爸爸去留学》则更加偏向教育题材电视剧,主要围绕着几个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和代际矛盾展开,家长的戏份较子女更重,家长的身份设定和性格特征较子女的更加鲜明、更具有代表性。

  无论是走合家欢电视剧路线的《少年派》,还是走喜剧路线的《带着爸爸去留学》,较八九十年代以及千禧年之初的教育题材而言,“教育”成分减弱了许多,青少年主人公似乎摆脱了成长所需要面对的迷茫与困惑,表现得更加天真,戏剧主要矛盾来自不同性格人物之间的碰撞,戏剧性不减,但成长的源动力不再是青少年对成人世界规则的质疑和挑战,青少年的心理诉求已经同二三十年前大相径庭,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是时代特征的直观反映。教育成分降低到另一个表现在于,父母的角色更多表现在对子女生活的干预而非精神引导方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更加平等,子女不再是单方面受制于父母的绝对弱势角色,子女的行为也可以干预父母的行为,参见《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几个家庭。

  教育题材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角色经历了从刻板到活泼,从教师到父母的转变,青少年群体同样经历了从脸谱化到立体生动的转变,眼下的教育题材电视剧杂糅了家庭伦理电视剧中许多常见的戏剧矛盾点(例如夫妇失和、家庭重组等),也保留了青春校园题材中的许多冲突(升学压力、成长烦恼),两种模式的混合物以扩大了收视受众群体基数,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在单一问题上深度挖掘的动力。回顾教育题材类型作品,尽管作品质量上有所差异,但各个阶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间怎样划过一代代青少年皮肤,教育电视剧最清楚。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