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收获文学榜公布榜单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328698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2020收获文学榜公布榜单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328698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2020收获文学榜公布榜单

2020-12-29 13:51 | 来源: “收获”微信公众号

  不同寻常的一年,文学深切地陪伴着我们。

  诸多当代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同行者、见证者和书写者,是今年的收获文学榜共同的主角。

  收获文学榜由《收获》文学杂志社创办于2016年,以其权威、多元、公正与客观在海内外聚集起重要影响。它分为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四个榜,力图将本年度最值得品读、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原创文学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全面体现当下文学创作的实绩与探索。

  2020年(第五届)收获文学榜历时三个月评审,现已新鲜出炉。平民与英雄,历史与当下,人间烟火与世道人心,时光的成色尽在其中。

  附:2020收获文学榜·长篇小说榜 

  榜 首 王安忆 《一把刀,千个字》

  《收获》2020年第5期

  第二名 王 尧 《民谣》

  《收获》2020年第6期

  第三名 路 内 《雾行者》

  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第四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收获》2020年第4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8月

  第五名 李宏伟 《灰衣简史》

  《花城》2020年第1期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

  2020收获文学榜·长篇非虚构榜

  榜 首 胡冬林 《山林笔记》

  时代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

  第二名 程小莹 《张文宏医生》

  《收获》长篇小说2020冬卷

  第三名 袁 凌 《生死课》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10月

  第四名 袁 敏 《“燃灯者”系列专栏》

  《收获》2020年第2~6期

  第五名 邱华栋 《北京传》

  《芙蓉》2020年第3期、第4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

  2020收获文学榜·中篇小说榜

  榜 首 蒋 韵 《我们的娜塔莎》

  《收获》2020年第6期

  第二名 邵 丽 《黄河故事》

  《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

  第三名 周嘉宁 《浪的景观》

  《鍾山》2020年第3期

  第四名 叶兆言 《爱好哭泣的窗户》

  《作家》2020年第1期

  第五名 葛 亮 《飞发》

  《十月》2020年第5期

  第六名 孙 频 《骑白马者》

  《鍾山》2020年第4期

  第七名 陈 河 《天空之境》

  《当代》2020年第5期

  第八名 双雪涛 《不间断的人》

  《收获》2020年第1期

  第九名 尹学芸 《我所知道的马万春》

  《收获》2020年第2期

  第十名 索南才让《荒原上》

  《收获》2020年第5期

  2020收获文学榜·短篇小说榜

  榜 首 艾 伟 《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

  《收获》2020年第4期

  第二名 哲 贵 《仙境》

  《十月》2020年第3期

  第三名 田 耳 《瀑布守门人》

  《作家》2020年第2期

  第四名 邓一光 《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

  第五名 弋 舟 《人类的算法》

  《野草》2020年第2期

  第六名 张惠雯 《玫瑰,玫瑰》

  《收获》2020年第3期

  第七名 徐则臣 《虞公山》

  《芳草》2020年第3期

  第八名 王占黑 《去大润发》

  《花城》2020年第1期

  第九名 唐 颖 《鹭鸶姐姐》

  《作家》2020年第9期

  第十名 宁 肯 《探照灯》

  《收获》2020年第2期    

  上榜理由

  长篇小说榜·上榜理由

  榜首 | 王安忆 《一把刀,千个字》

  《收获》2020年第5期

  如果我们只是把《一把刀,千个字》看成王安忆得心应手、技艺纯熟的又一部力作,就有可能忽视这部长篇所要挑战的巨大困难:它是小说叙述的困难,也是今天这个时代言说和表达的困难。小说从纽约法拉盛海量匿名存在的一个扬州菜厨师起笔,追溯他从童年到中年的历程,时间推移,时代改变,地理空间一迁再迁,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消除生命中的一个黑洞:它是虚空,却无处不在。它是上一个时代的后遗症,英雄母亲决绝地飞蛾扑火,但代价绝不止于个人的牺牲——没有母亲的下一代,要用几乎全部的人生与这个后遗症的幽灵周旋、闪躲、抵抗、搏斗。王安忆真诚而锐利地来叩问、思考、辨证、描述,在革命、理想、信仰与油盐酱醋、请客吃饭、人间烟火的张力中推进叙述,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历史、时代、个人的难以化解的纠结和持久的创伤,由此成就的这部作品,不仅再次证明她创造力的历久弥新,也向虚浮嘈杂的现实提示文学铭刻的庄重和深沉。(张新颖)

  第二名 | 王 尧 《民谣》

  《收获》2020年第6期

  不同凡响的《民谣》历时二十年,聚焦的却是一个少年短短几年的成长片断。在漫长的书写过程中,故事的跌宕起伏早已化为历史的烟云,留下的只是琐碎的细节和无法复原的碎片。不断流失又不断修复的感受,不断遗忘又不断被想象所修正的记忆,是小说的叙事依托。少年的故乡与故乡的少年来回于村镇,出入于队史、革命史与家族史,落地的则是个人的成长教育史。而准自传的借用,双重“我”的叙述,幻想和梦魇的介入,杂篇外篇的补充和镶嵌插入形成了层层叠架的结构,则成就了作品的完整性。《民谣》说了太多的东西,同时又让我们听到了没有说出的话;《民谣》之中有着太多的秘密,有些秘密在阅读中会解密,有些秘密则永远是秘密并吸引着我们。(程德培)

  第三名 | 路 内 《雾行者》

  上海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路内是抱有文学理想和雄心的小说家,《雾行者》是他的第七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雾”命名世纪之交1998到2008年的过渡时代;以“行者”指认流徙的江湖儿女们。如雾的时代不只是前途未卜,不只是暧昧不明,而是包裹和深藏着激流过峡谷般的动荡、喧腾和泥沙俱下。那些江湖儿女们,譬如周劭,譬如端木云,譬如林杰,譬如杨雄,他们确实是隐失在我们时代的无名者和匿名人,但他们又是他们自己世界的“当代英雄”。《雾行者》直逼时代问题和困境,但它不是为时代写信史,路内最终面对的是自己的问题和困境。《雾行者》以残余的青春热血灌注即将到来的沉潜中年之思,从混沌的时代萃取和发明小说的结构,已然将年轻一代作家的小说审美拉升到新的高度。(何平)

  第四名 | 迟子建 《烟火漫卷》

  《收获》2020年第4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8月

  情感是迟子建《烟火漫卷》的经络,她以饱含情感的方式看待哈尔滨街道上的男女和生灵。一个孩子丢失了,多少人的命运轨迹由此改变;一个丈夫消失了,妻子在荒凉的人世间苦苦寻找可以托孤的人。每个人物都有故事,每个人物都有委屈。《烟火漫卷》关于遗失与寻找,关于寻找和向往,也关于怅惘和失落;它让人重新理解什么是父母情、手足情、夫妻情;什么是生离别,什么是长相随……《烟火漫卷》让人重新认识人在世间的生存。由此,共情风暴席卷而来,读者不得不和小说人物们一起欢笑、悲喜、静默。迟子建的小说笔调越发苍劲、沉郁,但又别有穿透力。在寒冷的世界里燃起“温暖篝火”;在凉薄的天地间构建“有情天地”;在使人感到悲观和虚无的世界里,写出普通人强劲而有韧性的“活着”。迟子建以《烟火漫卷》引领我们看到自然之光、生活之光、人性之光,她以有情的方式构建了独属于她的烟火美学。(张莉)

  第五名 | 李宏伟 《灰衣简史》

  《花城》2020年第1期/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

  《灰衣简史》延续了李宏伟小说的思辨风格,它重视与文学传统的对话,尤其是与歌德的《浮士德》构成互文、对话关系,艺术上具有不屈的探索精神,可视为先锋写作在当下的赓续与挺进。它考察了欲望在当代生活中的形构作用和巨大力量,也写出了人心被物化后的迷惘、溃败与挣扎。对于这样一种恐怖的真实,《灰衣简史》的叙事立场貌似冷酷,实则暗含悲悯。这部小说的精神深处,有着鲁迅式“反抗绝望”的意志和勇气。(谢有顺)

  长篇非虚构榜·上榜理由

  榜首 | 胡冬林 《山林笔记》

  时代文艺出版社2020年8月

  作为中国的梭罗,胡冬林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早具有现代生态思想的作家之一。耗尽其最后全部心力完成的《山林笔记》,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一大创获。从2007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7年去世为止的《山林笔记》,对长白山的动物、植物以及海量的菌类都有着真切不过的记述。他的作品所强烈唤醒并最终确立的,是一种敬畏一切生命存在的新伦理观。(王春林)

  第二名 | 程小莹 《张文宏医生》

  《收获》长篇小说2020冬卷

  “共产党员先上”“闷死病毒”……在刚刚过去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中,这一连串的大实话成就出一位“网红张爸”的可亲形象。“他越是红,我就越是要写出他红在哪里?”带着如此难题,程小莹依靠自己的双眼默默地观察那位“我就是个医生”举手投足间的种种细节,抓住他一切短暂的间歇聊点重要环节。就这样,一部朴实无华的非虚构文学《张文宏医生》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张医生一连串忙碌的身影和尽说实话的拼接中,我们读懂了共和国何以创造出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英勇壮举的奥秘。(潘凯雄)

  第三名 | 袁 凌 《生死课》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10月

  《生死课》是从我们时代的微尘中产生出的生气勃勃的文字洪流,它铭记于心的是历史无名氏们瞬间的华丽、微末的情绪和生死光景。众多的人生片段,性状各异的故事,沉默的时刻和渐行渐远的场景,集结为当代文学最珍贵的记录和写作姿态。(项静)

  第四名 | 袁 敏 《“燃灯者”系列专栏》

  《收获》2020年第2~6期

  《燃灯者》的叙述对象是“时代楷模”,但袁敏并没有像许多主旋律的作家那样完全依赖于主旋律而失去了自我,她以强烈的主体意识进行采访写作,立足于乡村教育和教育扶贫,对陈立群这位书生校长的情怀和思想境界作出自己的解读。此系列采访了诸多当代教育工作者,通篇文质彬彬、情义俱备,贯穿着“燃教育之灯,就是燃民族希望之灯”的心声。(贺绍俊)

  第五名 | 邱华栋 《北京传》

  《芙蓉》2020年第3期、第4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

  要书写一座有着八百年首都史、三千年城邑史的世界性大都市,何其难哉。作家邱华栋跨越了这一难局,《北京传》卓有气势地书写出了这座伟大城市的历史、现在,并以诗意的笔法畅想了它的未来。作品视野开阔,构思巧妙,以主章和副章方式结构全书。主体章节讲述朝代更替过程中的城市,副章则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建筑,作为补充叙述,有如主干与分支。于是,作品主干清晰,时空纵横,变动的时间与变动的空间,变动的人与变动的事交替出现,由此,作家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看北京城的时间演进,空间变化,人事更迭。这是一位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一座伟大城市的个人记忆,更是一本匹配北京气象的“大书”。在变更的历史里写出北京的古远;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写出北京的“中国气质”;在浩大而雄伟的空间结构里写出北京城的平易、开放、包容。邱华栋以《北京传》引领我们看到北京的历史、北京的此刻、北京的未来,也以非虚构的方式刻下了独属于他的北京城市风景。(张莉)

  中篇小说榜·上榜理由

  榜首 | 蒋 韵 《我们的娜塔莎》

  《收获》2020年第6期

  蒋韵总是在无情的世界里寻找多情,《我们的娜塔莎》以诗意笔触回望过去严酷年代,以缠绵悱恻笔调打造爱之坚贞,用欲说还休口吻描画友情之痛。娜塔莎与中国丈夫的异国之恋,杜若、姜友好、夏莲、娜塔莎四位女性之间的相互扶助与疏离,缔结出一曲有关人性与命运的浪漫神话,深情呼唤无尽岁月中的绮丽与悲伤。(徐坤)

  第二名 | 邵 丽 《黄河故事》

  《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

  邵丽的《黄河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家族史,更是女性自立自强的命运史。“黄河母亲”不寻常的命运、坚韧和伟岸,是小说的主旋律。包括母亲在内的女性,黄河般地一往直前不可阻挡,一如九曲黄河水波涛翻滚摧枯拉朽。小说对女性获取独立地位的新解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讲述方式在是与非是之间,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讲述的仿真性强化了小说的真实性。其叙述语调的生活化和平实性带来了艺术技法的“陌生性”和风格化,是近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翘楚之作。(孟繁华)

  第三名 | 周嘉宁 《浪的景观》

  《鍾山》2020年第3期

  踩着踏板冲入湖里的形象,连缀起小说中几处关于“浪的景观”的描写与议论,那是弄潮儿追波逐浪的高光时刻,转眼也成为好景难再的下行起点。而后,“干燥的下世纪”到来了,科技的力量将无孔不入甚至深入下水道,社会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城市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更加秩序井然,偶发与意外都将减少;同时,我们和我们的生活都被收割得整整齐齐。在个人史与社会史的交织中,《浪的景观》向一个混乱无序中又生机勃发、边角毛茸茸还未被修剪平整的时代致敬。这篇小说“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免不了怀旧,叙写的又是青春记忆,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两者叠加,在其他作者那里,会造成多么深刻而难以自拔的自我迷恋,可想而知。然而也许是素来诚挚的写作天性,诚挚居然赋予周嘉宁一种自反性。于是,怀旧和些许伤感,都洇染于拔地而起的生机与天宽地阔的绵长中。(金理)

  第四名 | 叶兆言 《爱好哭泣的窗户》

  《作家》2020年第1期

  这是一部向纳博科夫《洛丽塔》和托马斯·曼《魂断威尼斯》致敬的作品,也是一曲精深和艰涩的爱的礼赞。叶兆言以其丰厚的学养,以及巨大的抒情和解构的力量,拆穿重重女性主义的迷障,直抵爱的隐秘内核——爱情必须是利他的、超性别的、但求付出不求回报。人必须爱着,活着才能有所附丽。(徐坤)

  第五名 | 葛 亮 《飞发》

  《十月》2020年第5期

  《飞发》是一个关于手艺人的故事,一个关于工匠精神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的命运与尊严的故事。同样,葛亮也以严格的工匠精神,完成了现代汉语与古典文学的有效衔接。一百年来,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时断时续,文脉不畅,葛亮以个人的能力,在《飞发》中恢复了自鲁迅,张爱玲,阿城以来,汉语小说的传统和风度。(吴玄)

  第六名 | 孙 频 《骑白马者》

  《鍾山》2020年第4期

  孙频的《骑白马者》,接续《鲛在水中央》,再次回到了山上,那苍凉隐秘的空间,藏匿着一些消失的人和难以破解的生活密码。山上的集体生活瓦解之后,不愿下山或者没有能力下山者,就变成了背对现实的象征。历经兴建、停滞和完成的山庄,更像是试图修复往昔生活的徒劳。山上是一个安宁的归处?还是失败者转身的自我收留?小说写得苍劲飘逸,又不乏勃勃生机,寻找之动与躲藏之静,人世的芜闹与山上的枯寂,提问与解题,形成紧密咬合的平衡状态,展现了小说家孙频正在努力构建的小说美学。(李伟长)

  第七名 | 陈 河 《天空之境》

  《当代》2020年第5期

  陈河的《天空之境》视角独特而新颖,作品通过一个叙事者“李”的旅行,将故事锁定在传奇英雄切格瓦拉身边的一位拥有中国名字和外貌的男人身上。出于中国人身份意识的投射,李对这个叫奇诺的人充满了兴趣,并立志追溯其根源。在一系列的努力和机缘巧合里,奇诺的面目渐渐清晰,并由此牵引出一群生活在南美洲的中国人的故事。这是一次历史和心灵的双重之旅。叙事者李由此重建了自我意识并获得了心灵的救赎。更重要的是,作者陈河借此书写了中国人曾经的颠沛离散史——这一离散是现代大迁移的必然逻辑和后果。在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球格局大变化的现实中,陈河的这篇作品尤其具有世界眼光,参与而不是隔绝、开放而不是内卷,才是中国人和中国故事的应有之道。(杨庆祥)

  第八名 | 双雪涛 《不间断的人》

  《收获》2020年第1期

  《不间断的人》从人们置身其中的日常开始,不断伸展进意想不到的世界,情节的每一个延伸乍看仿佛互不相干,随后却又精密地焊接在一起,经历与幻想,人心与科技,现实与虚构,最终在小说中难分彼此,共同成为探索写作可能的一项精密试验。如此复杂的腾挪之间,双雪涛始终保持着自己冷硬峭拔的叙事风格,不经意间展现出对社会和人心的独特理解。(黄德海)

  第九名 | 尹学芸 《我所知道的马万春》

  《收获》2020年第2期

  这是一篇直指人心的小说。作者凭借长期执着于人物心理探析的叙事经验,以陈四宾的见证人视角,在漫长而又绵密的人物互动中,抽丝剥茧般地呈现了基层干部马万春隐秘而丰饶的内心世界。在情感的屈辱中爬起来的马万春,他的野心,他的情义,他的冷酷,他的欲望,他的精明,他的执着……总是浑然天成地交织在一起,让陈四宾永远也无法判断,究竟哪些是真实的善,哪些又是本质的恶。当然,作家也并没有打算将马万春的复杂人性纳入某种道德评判的范畴,而是极力让他奔走于雄心、命运、伦理与欲望所构织的网络里,举重若轻的言行之中,处处突显意味深长的盘算。他是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所注塑出来的、具有高度隐喻化的生命。“动机论”是这部小说的内驱力,也是尹学芸最擅长的叙事策略,通过特定视角的牵引和质疑,它让叙事非常轻松地进入人物驳杂的内心空间,为写实性小说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审美趣味。(洪治纲)

  第十名 | 索南才让 《荒原上》

  《收获》2020年第5期

  《荒原上》所讲述的故事一下子把我们从现代生活情境中带回到异常粗粝的荒凉世界里,昂冷草原上各怀心腹事的六位灭鼠队成员,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有几近崩溃的绝望情绪不时向他们袭来。唯有小伙子卡尔诺追求驻地附近美丽姑娘银措一波三折的过程,能让他们猎取到些许的快乐。然而在这段浪漫伤感的爱情终止之时,他们又被烦躁不安的氛围所笼罩。受到确罗调侃和侮辱的金嘎,毅然决然以死亡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这一事件令人们突然意识到自我救赎的代价如生命一样昂贵。 索南才让的小说能够抓住的可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现实,但小说家就像魔术师一样总能变幻出来无尽的新奇和魅力,并给予那些在命运中挣扎着的人们以一缕微暗的光亮。(宗仁发)

  短篇小说榜·上榜理由

  榜首 | 艾 伟 《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

  《收获》2020年第4期

  艾伟的目光在这篇小说中显得异常聚焦,他将焦点完全汇集到一个女杀人犯的身上——这个女人在监狱待了十七年,在这十七年里,她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成为监狱里的头号模范犯人。小说试图窥探这个女人谜一样的人生,却发现终究所得有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小说设置了戏中戏,一部以此女人为原型的戏剧在舞台上演,作为原型的女人坐在观众席里冷若冰霜。这是作家和他作品中人物的角力,在这个意义上,艾伟的这篇小说带有“元小说”的气质,因此小说有两个文本面向,在表层文本里,女犯人的故事以悬疑剧的方式勾起了读者足够多的好奇心;在深层文本里,这是一个关于作家无法驯服其作品人物的故事,它暗示了艺术的高度和限度。而在最后,小说似乎和所有人都开了一个玩笑:你永远不会知道你想知道的,因为这就是生活最混蛋又最坚固的逻辑。(杨庆祥)

  第二名 | 哲 贵 《仙境》

  《十月》2020年第3期

  哲贵的写作旨趣与其笔下从不脱离生产劳动过程的手艺人相同:把物从市场中分离出来,不再只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而禀有了“内在的价值”;将人从分类秩序(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等等)中解放出来,不再只是“半张脸”,而恢复其完整、自由与尊严。由此哲贵的文学从特殊抵达普通,以信河街商人为镜像,实则观照的是芸芸众生。《仙境》讲述从一个世界偏离、穿行到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前者由秩序、规范和按部就班的现世组成,后者则是由“隐秘通道”所打开的“仙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条“隐秘通道”,给日常生活打开一个出口;然而这个出口并不是外部“仙境”赐予的,而来自我们的反身自省,来自我们对人的丰富性的承诺。故而,《仙境》的旨向并不是“活在他处”,而是不断擦洗内心的镜面,“唤醒”人本有的可能性。(金理)

  第三名 | 田 耳 《瀑布守门人》

  《作家》2020年第2期

  《瀑布守门人》用标题贯穿起两个分离的时间段落,既写毕业前后的少年意气,又写岁月扫过的中年行径,寓不变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在平缓流淌的故事里,悄悄摸索着人性的深处,有发现晦暗的惊心和无奈,也不忘宽绰处的从容自在,结尾曲终奏雅,既显示出对人有限性的认知,又试着传递出温和的体贴。小说延续着田耳近年的讲述热情,行文流畅自如,叙事张弛有度,疏简处单骑直进,繁密时环佩叮当,细节上活色生香。(黄德海)

  第四名 | 邓一光 《离开中英街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文学》2020年第9期

  邓一光以一个问句的标题来讲述一群冒险家的故事。在1980年代的中英街,阿粥、老狐、毛更新的生命意志被时代的情绪所召唤,他们蓬勃如草莽,热烈如朝阳。这是一个时代更新时刻的初体验,中英街的这帮水客们由此粉墨登场,各自展开切合自己性格的命运之戏剧。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在回忆的视角里加以反讽的语调,使得小说保持了情绪上的间离而富有弹性,对人物的塑造细腻而形象,并在总体上与时代的精神结构保持了对话。邓一光借此将深圳书写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一条不确定的边界区域打开了大历史的细节和暗面,在这些隐蔽的角落,恰好是人性的饱满和丰富。邓一光由此展开价值的追问,虽然这些追问依然通过故事的方式展开,但是却浸润着形而上的生命思考。(杨庆祥)

  第五名 | 弋 舟 《人类的算法》

  《野草》2020年第2期

  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融,既存在无数隐秘的暗道,又遍布纵横交错的沟壑。弋舟的《人类的算法》试图在庞杂的现实伦理参照中,将人类精神交融的可能性,上升到某种精确的技术层面,诠释其最大的空间通道,但失败的结果不言而喻。在这种意味深长的理性外壳之中,作者始终将故事置于一种潜在的紧张状态,一种类似于卡佛所说的危险气息之中,不断驱动人物在这种紧张状态中游走,由此撕开被日常伦理严密封裹的内心真相。它是情感的,又是知性的,在看似科学的证词之下,隐藏着极为诡异的心理诱惑。随着刘宁由物及人的回忆,我们看到,刘宁在精神交融中的突围,与其说是对科学的一次验证,不如说是对伦理与情感的一次双向解构。(洪治纲)

  第六名 | 张惠雯 《玫瑰,玫瑰》

  《收获》2020年第3期

  《玫瑰,玫瑰》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写作,显示出短篇小说可能达到的复杂性和技巧。张惠雯从富足的日常生活秩序开始,然后步步为营,以罗伯-格里耶式的精确抵达人性的微妙之处,于无声处听惊雷,人与物,情与景,古典与现代,浑然一体,既有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氛围,又有亨利•詹姆斯式心理分析的现代性。因此,《玫瑰,玫瑰》既代表了当下的写作高度,也具备了经典小说的气质。(吴玄)

  第七名 | 徐则臣 《虞公山》

  《芳草》2020年第3期

  徐则臣的《虞公山》,结构微妙紧致,意韵跌宕绵延,细节互相印证,展现出了小说家对短篇小说的精巧布局和深入理解。看似破解一桩孩子参与的“盗墓”事件,实则通向一个更为微暗的命题,即父子之间的言说和信任,书写了一个从未正式出场的父亲形象,他关于家族来处的言说捕获了下一代。这位不被世人信任的落魄父亲,在年少的儿子心中建立了坚硬的城堡。关于“祖宗”似乎荒唐的寻找,与小说现实的暗合,作为一种想象和指认,给小说打上了一束光,散出斑斓色彩,余味悠长。(李伟长)

  第八名 | 王占黑 《去大润发》

  《花城》2020年第1期

  《去大润发》写的是一趟平淡的超市旅程,却由不停起伏的微妙心事,牵连起远在天边的国际问题,痛在心间的切身记忆,生活中的琐琐细细,从而绾合了与己相关的逝去与新生、陌生与熟悉、封闭与开阔。王占黑似乎有一种特殊本领,能把世间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轻轻缓缓地放进自己特有的小说节奏里去,慢慢把生硬的时空,变化为温和的光阴。(黄德海)

  第九名 | 唐 颖 《鹭鸶姐姐》

  《作家》2020年第9期

  从唐颖的短篇小说中,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一文体的真诚与敬畏。她的写作总是能从波澜不惊处起笔,将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轨迹潜藏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之中。《鹭鸶姐姐》的主人公为了实现“出国梦”,承受了现实带给她的种种轻侮与折磨。一桩悲剧性的婚姻,既成全了她执拗的梦想,也残酷地销蚀了她的人生。当她终于意识到“生活在别处”的时候,她便义无反顾地告别错位的处境。在与自己达成和解的状态里,一边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回味着初恋的萌动。在鹭鸶姐姐情感生活曲折际遇的背后,萦绕着的是作家对诡异现实的诘问与质疑,即便是一个随波逐流的故事,唐颖也有足够的能力赋予它们多重性与永恒性。(宗仁发)

  第十名 | 宁 肯 《探照灯》

  《收获》2020年第2期

  《探照灯》是宁肯“精神还乡”的小说之一。小说的背景是北京的南城,那也是林海音写作《城南旧事》的环境。但时过境迁,一方面,“探照灯”映照出了特殊年代极度贫乏的物质生活,贫乏的物质生活没有培育出尊严和高贵的灵魂;另一方面,“探照灯”也照射出了那个时代极度贫乏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乏和无聊,诱发了人性的冷漠和荒寒。《探照灯》以奇崛的构思和想象,写出了一个年代的荒谬、空洞和苍白。(孟繁华)    

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