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
中国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项目届时将全部齐聚广州,在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展览、展演、座谈、论坛等活动展现非遗传承发展的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19年是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5周年,也是粤剧、南音等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
除此之外,广州市将举办粤港澳粤剧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扒龙舟端午民俗活动、非遗体验季、非遗进社区等活动。
目前,中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有32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7个,入选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1个,合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下图即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赶紧收藏吧!
▲ 图片来自中国旅游报
2012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福建木偶戏,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历史悠久。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