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网络中国节·春节
春节,是家人团聚、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今年,吉林省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贯穿整个春节,让大家过个红火年、热闹年!
-
《2024吉林这一年》正式发行 1月14日,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天,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满载我省2024年成就、展现吉林人民奋斗风采的...[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5-01-14
-
让历史老建筑成为流量爆棚的吉林“新地标” 两会期间,中国吉林网《吉林两会圆桌派》栏目邀请到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李娌,深入探讨...[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5-01-13
-
韩戾军:2024年,是吉林文脉“觉醒”的一年! 文脉是吉林的“精神地标”。吉林历史文脉深厚,如何讲好、讲透吉林历史故事,让吉林文化“活”起来? 全省两会期间,中国吉...[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5-01-13
-
中国小说学会2024年度中国好小说发布 1月12日,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江苏省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2024年度中国好小说评议会在兴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详细]
-
“北上精神”大先生丨纪念王湘浩先生诞辰110周年 (一) 王湘浩先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特别为吉林大学的发展和建设,竭忠尽智、鞠躬尽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详细]
-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国宝,你见过几件?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生活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让后人能够借助它们探...[详细]
-
传承传统剧目 重现经典魅力:吉剧《三放参姑娘》《燕青卖线》精彩上演 吉剧经典剧目的复排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吉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吉林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12-13
点击加载更多
-
被印在人民币上的拖拉机,原来产自这里! 1965年长春拖拉机厂的年产量已经占据全国的12.5%,每八台拖拉机就有一台产自这里此时的长春拖拉机厂,与洛阳拖拉机厂、天津拖...[详细]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2025-01-16
-
吉林官参局:曾经只为皇家服务的特殊机构 官参局的存在,是立足皇家与贵族利益设立规范、专司管理的机构。规范的设立,不断被不可抗拒的现实所突破。规范不断变更升级...[详细]
-
长影80年:流进血液的红色基因 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更是中国电影的一面红色旗帜。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时代赋予了它太多的责任与标签,它也...[详细]
-
富俊:任职时间最久的“吉林将军” 吉林自设吉林将军至光绪33年间,共40余人充任这一职位。其中的富俊将军,先后四任该职,历时13年,是任职时间最久,业绩尤著...[详细]
-
白城“双塔”遗址:东北区域屈指可数的喇嘛寺塔 据有关资料,东北地区共有古塔130座,吉林有6座,著名的古塔当属农安塔和长白灵光塔。但罕为人知的是,在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12-30
-
当“捺钵天团”来到篮球场…… 12月18日、20日,赛前“捺钵天团”受邀作为“啦啦队”,助威吉林东北虎篮球队,先后战胜辽宁男篮、江苏男篮,震撼观众,强势...[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12-25
-
原来一千年前的辽金市井生活是这样…… 2024年吉林大学考古队联合大安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实地地表调查工作,于地表采集到一定数量的陶器、铁器、石器、建筑构件...[详细]
点击加载更多
-
第一个时代高峰:新中国成立后的吉林美术 新中国成立后,油画与国画,作为当时最能够体现区域美术创作高度的表现形式,开始在地域性表达方面进行规模化探索。吉林的美...[详细]
-
集安高句丽壁画: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 高句丽在705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与华夏文化一脉相承,从高句丽建国传说到文学艺术,从建筑风格到丧葬习俗,...[详细]
-
“五百年来一大千”:吉林省博物院藏张大千绘画作品赏读 50岁前的张大千,其画作尚处仿古阶段。他的仿古,绝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在学习古人超妙的画技的同时,观察生活,通会物理,临...[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11-28
-
解锁中国长春电影节光影三十二年的成长密码 第十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8月28日-9月1日,在长春举办。从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电影节,成长为华语电影届的盛事,光影三...[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08-28
-
长影老艺术家、资深制片主任欣绍文:当好剧组大管家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投身影视英雄无畏。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导演一叫立马到位……”这是剧组形容制片主任的打油诗。曾经担任...[详细]中国吉林网 2024-08-23
-
2024上半年国产剧集观察:描绘生活百态 彰显时代精神 2024年以来,国产剧集坚持主题化创作与多元化创作并重,注重从时代的变化发展中捕捉故事、塑造人物,强化在题材、内容、手法...[详细]
加载更多
-
非遗吉林|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枕头顶刺绣”因刺绣在枕头两头而得名,是满族民间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和艺术遗产。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与满族的婚俗、生产、...[详细]
加载更多
联系我们
频道电话:0431-82902222 邮箱网址:news@chinajilin.com.cn纠错邮箱:jb@chinajil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