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又是一年小寒时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303213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节气 || 又是一年小寒时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30321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节气 || 又是一年小寒时

2020-01-06 08:54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小寒.jpg

      1月6日, 2020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来了!“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这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尽管天寒地冻,但离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唯愿天寒人不寒,年年只向暖。

  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习俗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 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 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其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寻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这时候正是踏雪寻梅冬游的好时候,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美食

  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用白菜芽制作而成,鲜香脆嫩。那时,冬季新鲜蔬菜供应很有限,这也算是冬日的美味了。

  北京:吃“烫饭”

  老北京则讲究吃烫饭、羊肉汆面等。顾名思义,“烫饭”要先拿葱花炝锅,再把蔬菜、汤、米饭等物放进去烹制,煮熟后也是香气扑鼻。

  广州: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养生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小寒时节恰逢最冷时节,此时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太极拳、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诗词

  小寒给人向往春日的希望。虽说小寒之时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刻,但大雁已经开始北归,喜鹊也已开始筑巢。这冬已经离春不远了。

  《小寒》

  唐 ·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微雨》

  宋 · 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宋 · 郑刚中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鹧鸪天》

  宋 · 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园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chóu)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减字木兰花 其三 灯花》

  近现代 · 崔荣江

  小寒时节,若絮云头眠细月。

  不醒昏昏,冷落窗前看月人。

  灯花一朵,独与更深相伴我。

  彼此怜怜,你我缘何两不言。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