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共计185项非遗项目。其中,吉林省共有11个项目上榜,分别为:鼓吹乐(海龙鼓吹乐)、鼓吹乐(武家鼓吹乐棚)、吉剧、满族新城戏、朝鲜族尤茨、朝鲜族百种节、放河灯(松花江放河灯)、秧歌(乌拉满族秧歌)、满族珍珠球(伊通满族珍珠球)、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中式服装制作技(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多民族,项目类别也十分齐全,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在内的非遗十大门类。
附: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85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12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13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9项)
五、曲艺(共计18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27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17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46项)
九、民俗(共计24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14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8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9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14项)
五、曲艺(共计2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3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22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36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11项)
十、民俗(共计16项)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