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是亘古走来的山水精灵,是大自然赐予长白山人民的得天独厚的礼物,号称“百草之王”“百药之王”“百补之王”。与人参有关的生产劳动、医药饮食、经济贸易、民风民俗、神话传说、艺术创作等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参文化。西汉末年《春秋纬》有“瑶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泽之祠,则瑶光不明,人参不生”之句,把人参的生长与天象结合起来,可谓是人参文化的最初萌芽。
人参是大自然赐予长白山人民的得天独厚的礼物 来源/图虫创意
一
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通化集安新开河参为中国人参之王牌,2007年“集安新开河边条参栽培技艺”被吉林省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所谓“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通化”。长白山人参文化因此成为中国人参文化最重要的一脉。
据人参文化研究专家通化师范学院孙文采教授2013年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人参的应用史已有五千余年。十六国时前秦陇西安阳人王嘉在《拾遗记·炎帝神农》中这样记载:“神芝发其异色,灵苗擢其嘉颍”。“灵苗”即人参。
长白山人参的应用史起源于公元300年的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其建都于集安长达四百二十五年。据《资治通鉴》载:公元342年,燕王慕容皝攻打高句丽,曾经“毁丸都城而还”。丸都城为今集安市区。又据《太平御览》载:“慕容皝与顾和书曰今致人参十斤”,记述的是慕容皝毁丸都城西归而把从高句丽国掠夺的十斤人参作为礼品。由此可见,集安人参起源于汉代。按照汉末算,长白山人参应用史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九十余年。
人参广泛应用在中药中 来源/图虫创意
长白山人参的药用史最早可追溯到《名医别录》的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古辽东,包括今长白山区。公元前108年,西汉在辽东地区建立过地方政权玄菟郡,而辑安(今集安)当时即为玄菟郡属下的高句丽县。
在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医药论著大批问世,其中与人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他整理出六十七个运用人参的处方,就其内容精深和字数浩繁而言,“人参”项下所载数量超出了《本草纲目》中任何一味药。
著名满族文化学家富育光先生考证:在满族长说唱《两世罕王传》里多次提到的一个满语“东壁色夫”(音即“东壁师傅”),“东壁”即李时珍。在明万历年间十几年,李时珍来长白山脉五女峰一带采参,被努尔哈赤手下的兵抓获。女真人一再追问,始终不说自己的名字,只说自己是南医(汉族医生)。在被俘期间,他为女真人疗伤治病,用汤药给努尔哈赤洗脚。努尔哈赤称他为“斡克多玛法”(医生爷爷),女真人称他为“神人”。由此推测《本草纲目》中关于人参的论述与研究,基本是以集安人参为样本的。
对于人参的药用价值,基本共识是:人参是天地之精英,具有大补元气、扶正固本、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抗癌等多种功能。人参既是治疗药、又是保健品。美国《时代》杂志曾出刊介绍中药人参、芦荟、大蒜、银杏叶等。
二
国际媒体采访团在抚松县体验“长白山采参习俗” 罗浩/摄
长白山独特的采参习俗是在漫长的时间堆垒之下逐渐形成的,并相沿相袭而成山规。习俗必遵,山规必行。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老把头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山神老把头以示感谢。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莳弄。“拉背”进山时,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时为双,因为挖的人参也是“人”。寻参叫排棍,要依次排坡而行,头棍(把头)在先,二棍跟随,腰棍初把郎(新手)在中间,边棍在最后。排棍需要聚精会神,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好”必须说“拿着”,且不许扔掉。说话亦有山规,遇见蛇叫“钱串子”,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抬参工具前边一律加“快当”快当扦子、快当刀子、快当斧子、快当绳子。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放山归来立于老爷府前。最忌讳的是“麻达山”(迷路)或饭锅坏了、饭碗摔了,遇此都要下山。尤其看重梦兆:梦老虎撵人、窝棚失火等皆属凶兆,要下山。梦见抬棺材出殡、姑娘媳妇、老头老太太等为吉兆。发现人参,有仪式,一人喊山:“棒槌——”;同伴接山:“几品叶?”回答:“五品叶!”贺山:“快当!快当!”之后,用红绒绳系之,用乾隆铜钱镇之,并伏地叩拜山神老把头,再开始抬参,而且必须抬大留小。有成熟的种子,要播于地下,留给后人。填平埯坑,插上树枝,不可弄得一片狼藉,并在附近树身砍出“兆头”(标识),标记此处出土多少人参及放山人数。下山时,住过的窝棚不得拆掉,余剩的米盐不能带走,以留他人来用。古有“采作甚有法”,说明采参习俗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是中原文化与女真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也许人参奇特的药用功效,从始至终的采参规则,近似宗教的虔敬仪式等令采参人心生膜拜之意,从而生出一套沿袭至今的习俗文化。
三
长白山人参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长白山有两千多种植物,能形成文化体系或现象的却只占极少数,而形成神话传说的只有人参。南北朝时已形成人参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清代安图县首任知县刘建封(又名刘大同),于1908年率队科学勘测长白山四次,留下一本长白山文化奠基之作《长白山江岗志略》。内有人参故事四篇:《参洞》《不义之报》《许丫头醉酒得参》《参童购草帽》。
长白山满族剪纸《人参梦》 侯玉梅
近代以来,长白山地区成了大量人参故事流传所在。它主要是从事挖参的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旧的盛传不衰,并不断产生新的人参故事。这些传说往往充满着神奇的幻想,表现了挖参人的善良、勤劳、互救互济、不畏艰辛等优秀品质,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穿红肚兜的“人参娃娃”、头插红花的“人参姑娘”、善良的“白发老翁”等人物,以优美的形象、善良的品质、神奇的魔力,出没于深山密林,帮助辛苦的参农战胜敌人,发财致富,或获得爱情、健康和幸福。在艺术上,人参传说一般构思奇特,情节比较曲折,形象生动感人,富有民族风格和美学价值。
这些传说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山神老把头孙良的传说,这是长白山人参文化的精髓所在。
孙良是挖参人和种参人的始祖,他以坚强的毅力踏出了一条人参之路。从此以后,人们都尊他为“山神老把头”。放山人进山第一件事,是用三块石头立个庙,插草为香,叩拜祈祷,求“山神老把头”保佑。然后,手拄木杖,披荆斩棘。后来,石柱子一带,有人仿学老把头,把参籽参身作池栽培,把野山参变成了园参,一代一代传下来,这就是“柱参”。为了纪念老把头,参农把他的生日农历三月十六作为纪念日。每当这个日子,参民们在参园老把头庙,或到老把头坟,摆供品,烧纸烧香,磕头祈祷,以表达对“山神老把头”的崇敬之情。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2009年,挖参始祖老把头传说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长白山人参诗歌是人参赠予人类的另外一份精神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帝王和文人在服用人参的同时,还咏诗歌颂人参。最早的人参诗见于南朝齐梁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药总诀》中收录的一首《高丽人作人参赞》:“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还有钱起、皮日休、陆龟蒙、苏轼、元好问、杨宾、乾隆等文人写下了八十余首人参诗。这些人参诗,或描写人参的形态、习性、价值,或咏物抒情,成为从文学角度研究人参文化的重要参照。《文化吉林·通化市卷》
来源: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