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河、西辽河,在吉林省双辽市,曾经的郑家屯,实现了幸福的双向奔赴,合二为一,成为一条河,辽河。
它们的汇合处,挽住了吉林、内蒙古、辽宁,衔接着松辽平原与科尔沁草原。
这一合、一挽、一衔,让双辽不拘束于任何一种定型,不停地释放着自己,也让古老的艺术形式——太平鼓,在这里托起它的一束柔情与阳刚,在手掌间,在街巷间,在眼眸间,在脚步间……亳不费力地让艺术生命变换着活泼的形式。
每到一地,我们最关注的,都是这里的艺术样态。它们可都还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它们的十二时辰和春秋故事如何诉说?
那么,双辽的太平鼓从哪里来呢?
最早,在由中国舞蹈研究会编印的《全国民间舞蹈调查表》上,看见了对它的记载,全国十二个省市有太平鼓。虽然都叫太平鼓,但入乡随俗,在表演形式、道具样式、风格特色、表现内容上,又有不同,甘肃兰州的太平鼓又叫“桶鼓”,吉林双辽的太平鼓又叫“单鼓”。人们想通过这一活动,来祈求天上神佛及地下的祖宗,保佑家宅兴旺,免去病灾;也有用“跳单鼓”来庆祝丰收、烧太平香的,所以又称为“太平鼓”。
在双辽,从事艺术的人们大多会这样向你介绍:清代道光年间,单鼓艺人姜氏,在关内作艺时“犯禁”,被发配关外,把“太平鼓”的手艺带到了双辽。太平鼓既需要打,也需要舞,有时还伴有说唱。“旧时一般在祭祀活动、婚丧仪式或节日庆典上表演。表演时一人手持小面鼓,领舞领唱,众人手持大面鼓边舞边和。击鼓的竹片下缀长穗儿,称‘鼓鞭’。顶板击大鼓,过板击小鼓,带响环。小面鼓鼓声清脆,大面单鼓鼓声浑厚,响环悦耳动听。伴奏者在后场,用民乐伴奏。唱腔多吸收东北民歌、皮影、二人转、东北大鼓的曲调,唱词则分为内路鼓、外路鼓,计27回。”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随着关内移民大量进入东北,让吉林省内的吉林市、永吉、双辽、伊通、德惠、农安、九台,都分布着太平鼓这种艺术形式。
往前追溯,双辽属古夫余国旧地,太平鼓为扶余国的“迎鼓”。
到唐太宗时期,那时已有太平鼓雏形的传说了。有一种单鼓起源于唐朝,演唱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的故事。由于战争死亡士兵过多,而唐太宗得胜回京后竟将他们放在脑后。阵亡将士的父母、妻子为之哭得死去活来,上下不得安宁,迫使太宗皇帝身患重病。由于百姓的呼声,太宗皇帝病好后为了安定民心,就利用一个道士击鼓作舞,超渡亡魂,以示缅怀东征死去的兵将,从此留下了跳单鼓之举。
至明代,就始有其今时之固定名称太平鼓。“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经济繁荣,鼓之舞之。
站在双辽步行街,车子穿过辽河,讶异地发现,自己竟被大大小小、花样繁多的“太平鼓”包围着。迎桥而立在广场中心的是太平鼓,大得出奇;步行街东、西两个入口处的牌楼上高悬的是两面太平鼓,异常显眼;街中心的LED大屏幕也是太平鼓的样子;一字排开的路灯是“太平鼓”,下水井盖是“太平鼓”,休息的石墩是“太平鼓”……双辽把太平鼓从传承人的手中,“舞”到了城市的空间里,“舞”到了无限的时间中。
这遍布大街小巷的太平鼓文化创意,让遇见的人想再遇见,让离开的人充满了留恋。
这种变化,就像双辽的饭菜之“浓味”,油浓、盐重、菜码大,双辽必要以一种“浓味”的方式,托起太平鼓的一束柔情与阳刚,留住阔远的天空与来自天际的辽河水,留住春天,留住花朵,和每一个被太平鼓祈福问安的白天和夜晚。
作者:陈雪梅(吉林省文联组联部主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