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吉林|松花石(砚) 非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5719
非遗吉林|松花石(砚) 非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571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非遗

非遗吉林|松花石(砚)

2024-12-20 16:18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纹理分明、色泽清亮,因其质地坚硬如玉、色彩艳丽柔润而得名,多姿多彩、美轮美奂、如玉似瓷,堪称地质标本。在通化县松花石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安镇和二密镇,作为长白山特有的资源,通化县在开发松花石(砚)产品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松花石自清朝时期作为皇室御用品就有开采历史,具有较高文史价值。通化县大安镇是清朝宫廷御用砚老坑遗址所在地,2014年吉林省政府公布“通化松花石老坑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形成品牌产品,通化县不断开拓松花石市场,持续推进松花石产业发展,成立了松花石协会,建设松花石(砚)艺术馆,松花石雕刻技术也被列入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松花石(砚)已成为省、市对外交流和旅游业的高档文化礼品。1997年,香港回归时,赠送给香港的“松花紫荆情系根”就出自于通化县大安镇松花石老坑。如今通化县大安镇已是远近闻名的松花石之乡,是松花奇石主要的采集地和集散地。

  依托大安镇得天独厚的松花石资源和雕刻技艺,通化县全力做好“松花石+”文章。形成了“松花石+产业园区”“松花石+校本课程”“松花石+特色旅游”多种运营模式。将大安松花石实训基地着力打造成具有培训实习、创新创业、生产研发、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区。馆内松花石种类齐全、产品多样丰富,松花石制品质量上乘。推进实训基地和大安中小学合作校本课“非遗进校园”,推进辉发剪纸传承人徐贵库、微刻大师崔忠昌、通化泥人传承人鞠汉蛟等大师的传统技艺和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让孩子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重点推动松花石文化产业与四方山旅游资源有效嫁接,通过游、乐、购以及研学、科普等方式,让非遗文化与旅游业态加速碰撞,打造以松花石为主导的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真正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通化县发布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郭 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