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虎古戏,满语也称“玛虎朱陈”,是满族民间以祭神歌舞为主要表演形式的传统戏剧。源于长白山和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渔猎部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凝聚着北方渔猎民族的心路历程,其面具绘制技艺以独特脸谱体系闻名。
在满语中,“玛虎”意为“面具”。玛虎戏通过“面具”人与祈福纳吉等表演内容,展现满族神话传说、民族英雄史诗、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和民间故事等,反映了生活在长白山以及松花江流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先民开疆拓土的精神和生产生活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作为地域性鲜明的玛虎戏,在实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独特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曾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会员的满族玛虎面具绘制第三代传承人王松林,多年来致力于对满族玛虎面具艺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2002年,王松林整理的上百个满族玛虎面具图谱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满族玛虎面具主要用木雕、手鼓、皮雕、布艺、纸艺彩绘等形式制作完成,王松林主要采用毛笔彩绘在鹿皮抓鼓鼓面或彩绘宣纸、面具模板上,用于表演、装饰、展览、研学等内容。2000年以来,王松林和徒弟们先后建立了满族玛虎戏博物馆和玛虎面具工匠坊、研究室,积极培训玛虎面具绘制传承人近百人,大力开展研学美育活动。
第四代满族玛虎面具绘制传承人、吉林建筑大学教授金雅庆带领的“吉品文创工作坊”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工坊以挖掘吉林地域文化、凝练吉林地域民族文化符号、打造吉林文创品牌为主,成立了“玛虎工坊文创团队”,这也是东北首个由大学生与艺术教师组成的非遗传承团队。
“玛虎工坊文创团队”以王松林老师抢救挖掘的玛虎面具绘制技艺为研发核心和创意主题,结合冰雪文旅市场需求,研发出系列文创产品,备受消费者喜爱,为长春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工坊团队突破传统,将玛虎面具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先后开发了冰雪主题面具挂饰、迷你版玛虎面具钥匙扣、冰雪节限定款围巾及艺术书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并采用环保材料与3D打印技术提升工艺效率。
玛虎工坊成员涵盖设计、非遗研究、市场营销等专业,团队还与长春冰雪景区合作,推出“玛虎面具DIY体验工坊”,带领市民游客亲手绘制面具并参与冰雪主题戏剧表演,沉浸式感受满族文化魅力。
满族玛虎面具绘制艺术作为东北满族一项古老的文化传统,蕴含着渔猎民族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和民风民俗的神韵,承载着满族坚韧、淳厚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是扎根于黑土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玛虎传人的不懈努力,这项技艺将书写满族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