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舞,就是朝鲜族把“宇宙万物为一体”的理念,以舞蹈形式表达,表现他们祈求丰收、向往幸福、融入大自然的一种美好祝愿。 [详细]
2019-01-23 吉林日报“牙”是中国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传统习俗中,作生意的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须准备一些三牲四果、香枝与纸钱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 [详细]
2019-01-22 人民网查干淖尔冬捕,它传承和延续着一种古老的原始文明,它来自于传承,它延续着传统,它保护着传统,它刻画着传统,它让一种古朴的原生态,留给今天,更是留给未来。冬捕使用的所有工具,查干淖尔渔夫都保持着来自于自然,来自于历史,来自于文化,来自于遗产,以野麻织麻绳,成网,成套,这使得查干淖尔文化带着属于它自己... [详细]
2018-12-27 中国吉林网大烟袋,是具有传统关东民俗风情的老物件,也是老关东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烟具。关东的大烟袋由烟锅、烟杆、烟嘴三部分组成,名为“旱烟袋” [详细]
2018-12-18 长春日报满族说部是20世纪末我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在满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满族及其先民的口头叙事性长篇说唱文学和口传历史文化,2006年5月被批准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
2018-12-11 长春日报以松花石琢制宫廷御砚源自康熙,经雍正、乾隆而成大观。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钦定西清砚谱》遂成为中国砚史中品类最全风格最丰富的集大成者。 [详细]
2018-12-06 吉林日报古典戏法传承人肖桂森很清楚自己在传承过程中所要努力的方向。他深知,戏法缺的根本不是市场,而是人。 [详细]
2018-12-04 光明日报一个10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寻集寿山、青田、巴林、昌化鸡血等82块珍石,微刻60余万文字,创作了大型微刻《石头记》;又一个10年,他克服高龄眼浊,用家乡名石完成一套集书法、篆刻、微雕、诗文于一体的大型艺术作品“松花石百砚”…… [详细]
2018-11-26 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