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汽车城百货大楼的前世今生 长春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271628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长春汽车城百货大楼的前世今生 长春文史-关东文脉 曹淑杰 271628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长春文史

长春汽车城百货大楼的前世今生

2018-08-27 15:54 | 来源: 网络综合

  长春的西南方向,注定是一个会出奇迹的地方,这里不但有全国闻名的中国一汽,如今又出了一个冠名“欧亚”的大商业集团,谁能相信,这个大集团的起步,却是从一个叫做“汽车城百货大楼”的商店开始的。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寻找这座商店,然而,它早已成为历史,只能存在于长春的老照片和一汽老一代职工的记忆里。那么,汽车城百货大楼该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建设,全国各地十来万人迅速集中到长春西南一带,当年日本关东军的废旧兵营成为建设者暂时的安身之处。为保证这只庞大的建设队伍日常生活的需求,长春市迅速成立了第四百货商店,于1954年的春天在建设者暂住的中心地带开始营业。商店面积不大,由两座小平房组成。地理位置还是比较好的,坐落在和平大路与西郊路交汇处的东北角,与俗称白楼的职工医院隔道相望,离俗称灰楼的建设指挥部也就一华里的距离。当年,父亲从吉林省政府调到一汽(当年叫652),就住在这一带,常到这里买东西。

  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基本建成,三四万名职工陆续搬到新建的宿舍区,第四百货商店也随之搬迁,搬到宿舍区的中心,共青团花园与东风大街交汇的两座标志性塔楼建筑(53栋与95栋)的第一层,临街的优越位置,宽大的玻璃展示窗,在那个年代还是少有的,就是面积小了一点。随着职工家属的不断到来,一汽厂区已经有十来万人了,第四百货商店也就变得拥挤起来,越来越不能满足汽车厂厂区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汽车工人日常生活的需要了。

  1958年,一汽领导下决心要修建一座独立的百货大楼,并与汽车工人文化宫同时破土动工,位置选在东风大街和迎春路交汇的三角地带,与原来的第四百货商店一道之隔,位置相当优越。破土动工的大楼一层围墙还没修建完,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就停工了。还有文化宫也只挖了一个大坑,一并下马。然而,有着围墙的那片小广场,却成为一汽当年放露天电影、组织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的好场所。大楼的那段砖墙,在风风雨雨中越来越矮,残存了几十年,已经没人知道它到底是一片什么东西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一汽带来全面的发展,有着近十万职工,三十多万人口的厂区,终于有了可以建设百货大楼的机会,1982年拨款24万元,在原来老楼场的基础上,终于建成了“前三后四”的一座大楼。1984年,第四百货商店搬了进去,一汽厂区终于有了一座独立的商店。1985年这座商店又更名为“汽车城百货大楼”,一汽这座全国闻名的汽车城,便和这座商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地把企业迅速发展中形成的红利,以超强的购买力,年复一年地释放到这座大楼之中。

  1990年,赚得锅满盆溢的汽车城百货大楼,已经不能满足“前三后四”的小营业场所了,第一次对大楼实行扩建。主楼增高了两层,成为五层的经营大楼,并向周边进行了扩容。负责外形设计的设计师正是我的内弟,他考虑到周边一汽宿舍楼大屋顶的建筑风格,在主楼、附楼的的屋顶边,也采用了大尺度的飞檐结构,让这座改造后的大楼,有机地融入周边的建筑环境。改造后的大楼,营业面积扩大,盈利能力提升,并于1992年3月,经长春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8月8日正式更名为长春市汽车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公司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迅速兼并发展,规模越来越大。1996 年5 月29 日,,经1995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更名为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汽车城百货大楼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向主楼东边进行了大的扩建,加盖了新的八层大楼,形成“前五后八”的经营大楼。大楼正面的改动不是很大,原来大屋顶风格的飞檐,还保留着,但前门上方正式立起了“欧亚车百”的店名。据悉,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长春欧亚集团欧亚车百有限公司,欧亚车百已经成为该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了。

  2004年,欧亚车百收购原来的“大上海”,成立了电器大楼,并对主楼又一次进行改造,去掉原来的飞檐,完全采用方正一体的大幅立面结构,增加了巨幅的广告画栏,虽然更加时尚,但和周边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的一汽大屋顶老建筑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难从这座大楼上看到汽车城百货大楼当年成长的历史痕迹。不过,繁华的现代感却一直传递到今天。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