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将军的传奇人生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9708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解方将军的传奇人生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9708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解方将军的传奇人生

2020-08-10 09:21 | 来源: 吉林日报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曾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全国第一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世纪60年代就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开国少将,他叫解方。

  东丰县地处吉林、辽宁两省,东丰、西丰、清原三县交界之处,幅员214平方公里,人口23500人,曾经是清朝的盛京围场,素有“皇家鹿苑”的美誉。解方将军就出生在这里。

  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走进小四平镇站前广场,有座庄严肃穆、设计独特的三层小楼,这里是解方将军纪念馆,经常有人到这里参观,缅怀将军。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都记录了将军光荣而伟大的一生。

  解方,1908年11月出生于小四平镇四平村,1984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他早年留学日本,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情报部三局局长、三五八旅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十二兵团参谋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后勤学院副院长等职。

  解方从小就学习成绩优秀,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受老师车向忱等东北开明人士的影响,小时候就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

  1927年春,解方应张学铭的邀请,随他一起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学习期间,他的军事技能,如骑马、射击等成绩十分优秀,尤其射击常获十枪百环的满分;在最重要的战术课上,教官总是将他的作业列为样本,并令其为全班实地示范。1928年5月,中日在山东发生军事冲突,解方所在的日本陆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其联队长就是后来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奉调增援在华的日本侵略军,解方在激愤之余,离队以示抗议。1930年夏天,解方学习期满,虽然他的成绩是众所周知的第一名,但校方对他的反日行动耿耿于怀,硬是将他的名次降为第三名。

  解方回国后很快成为东北军少壮派中的佼佼者,搭金桥的媒人接踵而至,最终他选择了公安局普通职员闫家琦的二女儿闫秀荷为妻。在解方到延安时,妻子闫秀荷病逝于天津娘家。后来在中共中央情报部工作时,解方结识了整理电报的女青年章帆,两人互有好感,喜结良缘,共生育了4个儿子。

  1936年4月,解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生的根本转变,从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爱国者,上升为一个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抓住一切时机在五十军和东北军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发展党员,做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12月12日清晨,“西安事变”爆发,解方在接到张学良密电后,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于当晚发动了“兰州事变”,解除了西安的后顾之忧,壮大了“西安事变”的声威,增强了张、杨两将军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谈判地位,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东北军的地下组织遭到破坏时,解方于1941年6月被转移到延安,当时毛泽东与周恩来亲自接见了解方。毛泽东风趣地对他说,你已回家了,无需解放了。就把解放,改为解方吧。

  为了完成党的七大提出的“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解方随先期部队挺进东北,被分配到西安(今辽源姜家大院),任辽北二军分区司令员。在解放东北时,解方带队打败了围攻东丰的大刀匪,参加攻打梅河、辉南等战斗,亲自指挥了“四保临江”战役。后期又参加指挥了解放长春、平津和衡宝等战役。

  1946年5月,时值敌军沿四梅线东犯白泉,二地委转移到东丰与西丰交界处的小四平和实妙村,处于四面受敌,分割孤立的状态。在解方的建议下,二地委书记李砥平把革命斗争的思路确定为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冲破县区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与敌人周旋,终于取得了敌后斗争的节节胜利。

  解放海南岛

  解放海南是解方军事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场战役。

  在解放海南岛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多次发电报提出指示和意见,在1949年12月18日的电报中指示说:“渡海作战与我军所有的作战经验不同,应注意海潮、风向等问题。”解方把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亲自到海上观察气象、海潮、海流的规律,并每日做好记录。

  解方与军长韩先楚认为应该立足于木帆船在1950年春夏之交发起战役总攻,但兵团领导当时更倾向于用机械船于1950年末发起战役总攻。在组织118师第二次偷渡后,解方清楚地看到敌军已经觉察到我军的意图,摸清了我军的规律,并且做好了充分准备,如果不抓住时机发起战役总攻,不但辛苦收集来的船只无法用于运载后续部队,而且偷渡的部队将长期面临孤军作战、被动挨打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在韩先楚的支持下,解方起草了发动总攻建议,正式电报十五兵团。由于他处在战略的第一线,掌握着第一手材料,每项建议和意见有凭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经过反复讨论、论证,终于同兵团达成了共识,在1950年春夏之交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作战指挥任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炮舰的奇迹。

  海南战役的胜利,可以说与军长韩先楚的决心、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方的谋略有很大关系,这在四十军被传为了佳话。韩先楚说:“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听了解方的意见就打好了,有一次未听他的意见就吃了亏。海南战役是解方军事生涯中很富有创造性的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役打响,在研究中国志愿军渡江开赴朝鲜战场的问题时,解方在贯彻彭德怀和兵团首长意图的同时,出色指挥了2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个夜晚迅速跨过了鸭绿江而没有被敌人发现,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充分显示了解方非凡的组织指挥才能。

  从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解方时刻伴随着彭总,出谋策划,协助指挥,认真组织研究贯彻彭总的作战意图。在朝鲜战场上,彭总每当运筹一次战役、调整一次作战部署,都常常这样说:“叫诸葛亮来谈谈情况。”这里的诸葛亮指的就是解方,不难看出解方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卓越才能很受彭总的赏识和器重。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面对着敌人的狂轰乱炸,解方提出严格要求部队一切人员及车辆活动时间,像做饭、烧水都要在夜里,白昼不许冒烟,车辆走过的地方,也必须把车辙印记扫净,以免被低空飞行的敌机发现。

  在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战役时,由于战线拉长,敌机封锁,造成了后方物资供给不足,解方就提出了把炒面装进袋子里,这样可以用开水冲,也可以用凉水搅拌,吃起来比较方便。彭总和其他首长都认为这是个解决当务之急的好办法,于是,就形成了全国炒炒面支援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群众性活动。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解方被彭德怀委派作为中方的首席代表,在开城与美军进行停战谈判。谈判桌上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在美军提出他们在空中和海上仍有绝对优势,在地面上必须得到补偿,要求我方退出1.2万平方公里时,解方严厉地驳斥了美军的无理要求,美军便狂妄地叫喊道:“那就让我们的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跟你们在战场上辩论吧!你们今天不给,将来我们也自然会有。”面对此情此景,解方毫不畏惧,他大声地回击说:“炸弹、大炮、机关枪有什么可怕,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你们在战场上也休想得到。”敌人见谈判占不到便宜,又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妄图用武力解决问题,但解方都能按兵团领导作战要求,组织猛烈的回击,在两个不同战场,让敌人都占不到丝毫便宜。经过了长达两年的谈谈打打,我方在1953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美军的谈判首席代表在回忆录中说,中美谈判的主要对手就是解方。解方思维敏捷,很难对付,有外交才华,谈判桌上令人望而生畏。彭德怀不只一次地对他的办公室主任杨凤安说:“回国后,我要把解方推荐给周总理,让他干外交,这样的军事外交人才,不多呀!”

  中央军委建立高等军事学院后,解方任副院长,为全军培养高级军事领导和指挥人才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受到刘伯承、叶剑英元帅的器重。

  在“文革”期间,解方遭到了恶毒的诬陷和迫害,但他对党始终忠心耿耿,他给自己定了四个坚持,即:坚持革命,坚持改造,坚持学习,坚持锻炼。

  晚年解方患上了食道癌,在病危期间,他仍关心重新编写《抗美援朝战争史》《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的经验总结》的工作,还念念不忘自己写的《中共东北军地下党史》《西安事变史》。就在他最后极度衰弱、全身瘫痪丧失视力时,还挣扎着写出了一些模糊难辨的遗言,大概内容是:“我至死没有完成的任务,盼望组织把它们完成,人生须明心严思,碌碌无为了此生。”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国家和人民,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参考书籍:《志愿军第一任参谋长解方将军》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