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野火球花序 周繇/摄
野火球花序(淡粉色) 周繇/摄
野火球花序(粉色) 周繇/摄
野火球花序(粉红色) 周繇/摄
野火球花(背) 周繇/摄
野火球幼株 周繇/摄
野火球植株 周繇/摄
野火球植株(侧) 周繇/摄
野火球种子 周繇/摄
豆科Leguminosae
中 名 野火球
学 名Trifolium lupinaster L.
别 名 野车轴草 野火萩
俗 名 红五叶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粗壮。茎直立,单生,基部无叶,上部具分枝。掌状复叶,小叶3~9枚;托叶膜质,大部分抱茎呈鞘状,先端离生部分披针状三角形;叶柄几全部与托叶合生;小叶披针形至线状长圆形,长25~50毫米,宽5~16毫米,先端锐尖。头状花序着生顶端和上部叶腋,具花20~35朵;总花梗长1.3~5厘米;花序下端具1早落的膜质总苞;花长10~17毫米,萼钟形,长6~10毫米,脉纹10条,萼齿丝状锥尖;花冠淡红色至紫红色,旗瓣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翼瓣长圆形,下方有一钩状耳,龙骨瓣长圆形,比翼瓣短,先端具小尖喙;子房狭椭圆形,具柄,花柱丝状,上部弯成钩状;胚珠5~8粒。荚果长圆形,长6毫米(不包括宿存花柱),宽2.5毫米,膜质,棕灰色;有种子2~6粒。种子阔卵形,直径1.5毫米,橄榄绿色,平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 境 生于低湿草地、林缘灌丛及草地上。
分 布 黑龙江省塔河、黑河、伊春、铁力、鹤岗、萝北、五常、海林、尚志、东宁、宁安、穆棱、林口、勃利、鸡东、虎林、饶河、抚远、杜尔伯特、肇东、肇源、林甸等市县,吉林省集安、通化、吉林、安图、和龙、汪清、长白、通榆、镇赉、洮南、前郭、双辽、长岭等市县,辽宁省新宾、西丰、海城、彰武等市县,内蒙古额尔古纳、牙克石、鄂温克旗、扎兰屯、阿尔山、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赉特旗、扎鲁特旗、敖汉旗、库伦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等旗县,河北、山西、新疆。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蒙古。
园林用途 株形优美,叶清新翠绿,飘逸修长,花色泽艳丽,娇媚绝伦,气味清香,姿色撩人,精小别致,宛如一只袖珍蝴蝶,煞是好看。盛花时节,花团锦簇,迎风招展,婀娜多姿,花影攒动,吸引无数只昆虫前来觅食,嬉戏玩耍。植株耐贫瘠、抗水湿,覆盖地面能力强,可用做园林地被植物及花坛、花境的绿化,也可以做切花。
其他经济价值
(1)全草入药,可治疗瘰疬、皮癣、咳嗽、淋巴结结核、喘促、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症、多梦、惊痫、癫狂等症。
(2)茎叶柔软,适口性良好,营养丰富,是家畜优质的青饲料。
(3)蜜源植物。
附 注 野火球尚有1变种:
白花野火球var. albiflorumSer. 花乳白色至黄色,稍小;小叶较狭;萼齿较短。其他与原种同。
本文转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东北观赏植物资源图志》(六卷本)。
作 者:周繇。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先后出版《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学术专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已由作者授权,未经中国吉林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描微信
关注关东文脉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