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叶小苦荬花序 周繇/摄
中华小苦荬花序(淡黄色)周繇/摄
中华小苦荬花序 (白色)周繇/摄
丝叶小苦荬花序(白色)周繇/摄
丝叶山苦菜植株 周繇/摄
中华小苦荬植株(花淡黄色) 周繇/摄
中华小苦荬植株(花白色) 周繇/摄
中华小苦荬总花序 周繇/摄
菊科Compositae
中 名 中华小苦菜
学 名 Ixeridium chinense(Thunb.)Tzvel.
别 名 山苦菜 中华苦荬菜 山苦荬菜 山苦荬
俗 名 鸭子食 苦菜 败酱草 苦麻菜 苦麻子 苦叶菜 鹅恋食 山鹅食 燕儿尾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状茎极短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全缘,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2~7对,长三角形、线状三角形或线形。茎生叶2~4枚,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舌状小花21~25枚。总苞圆柱状,长8~9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及最外层宽卵形,长1.5毫米,宽0.8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8~9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急尖。舌状小花黄色,干时带红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长2. 2毫米,宽0.3毫米,有10条高起的钝肋,肋上有上指的小刺毛,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细丝状,长2.8毫米。冠毛白色,微糙,长5毫米。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 境 生于山野、田间、荒地、草甸草原及路旁等处,常聚生成片生长。
分 布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中国大部分地区(北部、东部及南部各省区)。朝鲜、俄罗斯、蒙古、越南。
园林用途 株形优美。叶青翠碧绿,飘逸修长。花气味清香,端庄典雅,俏丽动人,精巧别致,黄的艳丽,白的素雅,粉的妩媚,橙的富贵,整个花序宛如一只漂亮的碟子,煞是好看。盛花时节,花团锦簇,色彩斑斓,微风吹来,花影攒动,香气袭人,婀娜多姿,美丽极了。植株耐贫瘠,抗干旱,覆盖地面能力强,可用做园林地被植物。
其他经济价值
(1)全草入药,可治疗阑尾炎、盆腔炎、无名肿毒、阴囊湿疹、风热咳嗽、泄泻、痢疾、吐血、衄血、黄水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等。
(2)幼苗可食用。
(3)幼株可做饲料。
附 注 中华小苦菜有1变种:
丝叶山苦菜var. graminiforlia(Ledeb.)H. C. Fu,叶丝状或丝状线形,全缘。其它与原种同。
本文转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东北观赏植物资源图志》(六卷本)。
作 者:周繇。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先后出版《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学术专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已由作者授权,未经中国吉林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描微信
关注关东文脉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