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时代高峰:新中国成立后的吉林美术 艺术-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2562
第一个时代高峰:新中国成立后的吉林美术 艺术-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256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艺术

第一个时代高峰:新中国成立后的吉林美术

2025-01-03      来源: 吉林文脉微信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后,油画与国画,作为当时最能够体现区域美术创作高度的表现形式,开始在地域性表达方面进行规模化探索。吉林的美术家立足地域、结合时事,以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吉林美术地域风格演进的自强之路。

  地域美术风格探索的初期,20世纪50年末,国画领域有来自延安鲁艺的大写意画家李又罘,承续正规传统国画教育、“中国画学研究会”出身的王庆淮、李子喻,还有吉林本土画家黄秋实、高盛连、佟雪凡等;油画领域除在地油画家石熙满、王大维等以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鲁迅美术学院)等专业美术学院的傅植桂、戈沙、胡悌麟等油画家相继开启了在吉林的美术生涯。

 李又罘《向日葵图》_副本.jpg

  李又罘《向日葵图》1954年(吉林省博物院藏)

宋振庭《牵牛花》(吉林省博物院藏)_副本.jpg

  宋振庭《牵牛花》(吉林省博物院藏)

《三友图》_副本.jpg

  潘素、张伯驹、卜孝怀《三友图》(吉林艺术学院藏)王庆淮、李子瑜、张伯驹、张放《唤春图》(吉林艺术学院藏)

  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展吉林省有两件作品入选,分别是石熙满的油画《老年读报组》和池胜园、白南杓合作的连环画《农民中的新生人物金俊熙》。1956年至1959年,李又罘的《春光灿烂》,王庆淮的《雪后松花江畔》《松花江上烟雨》《长白采运》等一系列作品开创了运用传统国画技法表现新生活的先河;油画方面自1956年起,傅植桂的《把第一根无缝钢管献给毛主席》、胡悌麟的《三下江南》、戈沙的《星火燎原》等既表现时代成就、又具有地域特色的经典之作,为吉林油画的时代发展指明了方向。

《松芝万年》_副本.jpg

  金意庵《松芝万年》1992年(吉林市博物馆藏)

《北国风光》_副本.jpg

  黄秋实《北国风光》1974年(吉林省美术馆藏)

长白野卉写生图轴_副本.jpg

  高盛连《长白野卉写生图轴》1961年

  1960年,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提倡以吉林地域风土“一池三江”(长白山天池,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为创作基调,提出了创建“关东画派”的构想,指出东北的中国画应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要敢于画大画,画重大题材的画,要有豪迈的关东画风,画出关东特色。”1961年6月,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国画名家联袂赴东北各地旅行写生留下了《长白林海》《天池飞瀑》《啊,长白山》等代表作品,率先开启了从传统笔墨的创新以及时代之境的吉林地域性图式。其后吉林美术家在国画方面,形成了以王庆淮、孙天牧为代表,表现长白山地域自然景色为宗的北派山水体系;油画方面形成以胡悌麟、靳之林为代表,以表现吉林自然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体系。

吉林汪清秋光_副本.jpg

  孙天牧《吉林汪清秋光》20世纪60年代(大明湖博物馆藏)

林海朝晖_副本.jpg

  王庆淮《林海朝晖》1972年(吉林省美术馆藏)

孤儿_副本.jpg

  胡悌麟《孤儿》1959年(吉林艺术学院藏)

长白林海之一_副本.jpg

  靳之林《长白林海之一》1961年

  1962年第三届全国美展中,戈沙的《星火燎原》,胡悌麟的《万水千山》《瑞雪》,靳之林的《长白林海》《桦林飞雪》等油画入选;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有关宝为的《知心人》、王庆淮的《十里黄云过大川》等入选,油画有胡悌麟的《支前》、戈沙的《前哨》等入选。至此,美术家们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以精湛的现实主义语言,铸就了吉林美术的第一个时代高峰。

知心人_副本.jpg

  关宝为《知心人》1964年(私人收藏)

长白采运_副本.jpg

  王庆淮《长白采运》1959年(吉林省美术馆藏)

  1958年,吉林艺术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建校,秉承延安鲁艺红色基因,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建校之初,王庆淮、李伯涵、胡悌麟、傅植桂等相继调入;60年代初一大批京津地区的美术名家来到吉林,国画方面有北宗山水大家孙天牧,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夫人潘素,卜孝怀等;油画方面有靳之林、袁运生等,为吉林地域美术体系走向风格成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此后,美术家们延续了成熟的地域美术创作模式,这一时期油画以傅植桂《毛主席视察汽车厂》《大字报好》(1973年)具有代表性;国画以王庆淮《林海朝晖》(1974年)为代表,成为“关东画派”山水画的扛鼎之作。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中祝平的油画《爬山虎》入选,作品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具有浓郁而淳厚的生活气息。

新疆姑娘_副本.jpg

  傅植桂《新疆姑娘》1963年

长春南湖_副本.jpg

  袁运生《长春南湖》1970年

美术家白光远像_副本.jpg

  金隆贵《美术家白光远像》1982年

挺进_副本.jpg

  朱大海《挺进》2008年

爬山虎_副本.jpg

  祝萍《爬山虎》1979年

  至改革开放初期,吉林美术经过曲折的发展,在地域创作方面大胆前进、探索成功、风格明确、渐入坦途。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

  初审:曹淑杰   复审:郭 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