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香饽饽”,喻受待见、被看重,吃得香的人,方言源自满语饽饽,即干粮之意,喻勃勃蓬发。饽饽真可谓“百花齐放”,据《吉林志略》记载,有水团饽饽、豆面剪子股饽饽、打糕肉夹搓条饽饽、水饺子饽饽、打糕饽饽、豆面饽饽、叶子饽饽,等等。
在千香百美的饽饽世界里,风味最独特的当数又黏又鲜的清明饽饽,即用抢莫蒜(满语,即小根蒜)做馅烙成的黄米面饼。“清明节,家家做饽饽,团聚而食(《兴京县志》)”。清明这天,东北老百姓习惯做饽饽、煮鸡蛋吃,再穷的人家也要吃顿黏饽饽,给孩子煮两个鸡蛋。旧志书也记载了 “清明不吃饽饽,饿得直哆嗦”等谣谚。清明这天,吃抢莫蒜做馅烙成的黄米面饼,一为去穷气图吉利,二是开犁前的精神准备,黏食耐饥,便于远征、出猎,人们心理习俗中还并存着对祖先的追思之情。“吃下红豆定心丸,再吃米糕更觉黏。越黏越觉心不散,你心我心黏一团。”这是一首满族情歌,以黏糕为题,抒发了男女青年的爱慕之情,也看到了黏饽饽在满族人心中的位置。
黄米即黍米,黍,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去皮后叫黄米,有红、白、黄、黑多个品种,黍米黏性次于糯米,红黍米黏性最强。《诗经·王风·黍离离》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说文解字·黍部》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黍”的甲骨文,就是黍的象形,下部表示植株的根部,中间表示枝干,上面的分叉表示植株的叶。黍是一种草本粮食作物。段玉裁注:山西人无论黏与不黏,统呼之曰糜黍。太原以东则呼黏者为黍子,不黏者为糜子。......禾、黍、稻、稷,各有黏、不黏二种。......禾穗下垂如椎而粒聚,黍(穗)略如稻而舒散。......《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
《本草》认为黍,味甘,性寒,无毒,主治益气,补中。长时间食用使人发热,心烦,引发旧病,搅乱五脏,使人瞌睡,筋骨乏力。小儿不宜多吃,否则会使其行走能力延迟。小猫、小狗吃了,可使其脚弯曲。将黍米和葵菜、牛肉同食,易患寄生虫病。将它烧成灰后,用油调和,涂抹于棒伤处,可以止痛。还可以将它嚼成浓汁,涂治小孩的鹅口疮。
黍在东北,每年五月播种,八月即得,是播种最晚,收割最早的杂粮之一,俗称“六十日还家”。果实是淡黄色,粒呈圆状,小巧,是人们习惯吃的一种粮食,俗称黏谷,因为黏谷是贡品,亦为供品,要在冬月炕上(慢烘干),十月和腊月都不许炕。炕黏谷时,不许猫狗上炕。黏谷炕好了,用碾子轧。拉碾子的牲口不许偷嘴,看碾子的人不许出外解手。米轧好了,要媳妇来淘米。媳妇在淘米之前要净手净面。米淘几遍后,放进木槽里,插上筷子,盖上围裙,碾磨加工,将其粉碎成面状,加工成面的方法有二:一是干加工,二是水加工。干加工是指将米用水淘净控干,上碾子碾碎,用细箩筛,余渣再碾再筛,一直到剩少许为止。干面易于保管,在做黏食之前,将干面放在一容器里。然后用开水烫二分之一左右,边浇开水边用棍子搅拌,待凉后,将面和匀,盆置热处或热炕头,待其“发”后方能做饼,由此可见,东北人在制作黏饼时何等庄严肃穆,缅怀神灵祖宗,何等虔诚、仰慕。
抢莫蒜黏饼,是清明时节东北独具特色的食品。小根蒜即大脑瓜,学名薤白,又名薤根、野蒜、小独蒜,是一种蒜科野生植物,长二三寸,头大而圆,食之有清香辣味。因其根茎鳞茎球形而得名。东北方言,装大瓣蒜,意为摆架子,大瓣蒜即指似蒜非蒜,又是独头的抢莫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认为抢莫蒜温通心阳,以治胸痹。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在冰雪才融、苍苍茫茫的山间、田畴,稍显一线生机之时,抢莫蒜便以一丝微薄、孱弱之绿,创造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意诗情,以尖尖挺挺的臂骨,刺破寒风、冻土,把春消息快递给人间。清明前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是抢莫蒜的成熟期,东北农家,多起早下地采挖,并习惯于蘸酱而食。
“抢莫蒜,大脑瓜,又好吃,又好挖”,抢莫蒜饽饽的做法是,取黄米面二斤,用八九两清水和成面团后,稍饧,将一斤抢莫蒜洗净后剁烂,加入五两泡好并剁碎的粉丝和五两碎豆腐,用适量大酱、酱油、姜末、花椒面、味精、香油拌匀成馅;饧好的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半两一个的剂子,每个剂子擀成直径约四寸的圆薄片;先将一份馅料摊在一片圆薄片上,再用一片圆薄片盖在上面,周围捏紧拍匀,放在平锅内,放入适量油煎,煎熟成饼即清明饽饽:色黄如玉,味腻如脂,颇香洁。那才是一道世间无与伦比的食馔,慎终追远,推己及人。有点像立春,吃大萝卜“啃春”,解春困;有点像立春吃春饼,“春到人间一卷之”。 抢莫蒜黏饼,咬住春天不撒口。一张大饼,一幅大幕,拉开了初芒、辛辣、鲜活的春天。
(作者:施立学,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吴亚楠,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